小樓周刊(366):2023年第44期

2023-10-29     小樓聽雨詩軒

原標題:小樓周刊(366):2023年第44期

字數 | 7431字 閱讀時長 | 25分鐘

前 言

【小樓周刊】每期刊出的作品,由嘉賓自選數首點評入小樓【每周試玉】欄目,如有異議,可在投稿時註明「不參加點評」。敬請留意下周日刊發的【每周試玉】欄目,並自行查收。【先按體裁排序,再按作者姓氏首字母排序,原則上每人只限一首,特殊情況除外。】

【五 言】

癸卯重陽登馬賽La Garde山

吳瑾(法國)

誰削金芙蓉,拔地起高峰。

俯瞰浪千疊,觸破雲萬重。

仙氣凌絕頂,微風遊人跡。

折屐尋幽趣,山明邀逸客。

吾愛南法境,逢秋便停驂。

況是重陽日,呼朋相登探。

登高何限意,欣誦黃花句。

嵐光籠四野,極目知何處。

秋水長天遠,漁燈荻火明。

九日欣有約,忽生故園情。

重陽前一日登高

崔劍平(甘肅)

晴光無限好,打點我行囊。

但得來窺徑,何憂去履霜。

斑斕非是夢,浩蕩忽聞香。

世味還相左,今生不願嘗。

訪柏樹頭古村

池健(浙江)

山村今變樣,衢達傍清溪。

宅老青苔漫,庭空羽客啼。

群峰猶見彩,八景已成迷。

閒扯千年柏,曾同星漢齊。

癸卯中秋潛江姨父病重守護有感二首(其二)

陳竹松(甘肅)

回首當時路,猶如隔世塵。

心偏頻斥罵,年少也修真。

滴水何為報,浮雲無奈身。

月高風又起,圓缺不由人。

山寺聽禪

黃世雄(福建)

寺隱翠微深,疏鍾出梵林。

禪音清入耳,竹露冷侵襟。

石上茶煙細,風前鳥語吟。

悠然塵慮遠,此境有誰尋。

霜降日寄懷

盧賢德(青海)

入目多霜葉,歸鴻萬里遙。

殘山何寂寞,往事半勾銷。

空嘆秋將盡,誰憐鬢漸凋。

閒愁無處遣,白雪作花飄。

密雲長城

劉道平(四川)

誰言非好漢,老我上長城。

亂石懸崖勒,殘垣絕頂橫。

居安當禦敵,止戰務屯兵。

姜女尋夫婿,豈無一己情!

題樂石兄之延慶段長城九眼樓攝影作品

潘振華(黑龍江)

雄臨高峻處,美拍意悠悠。

歲月真堪老,山河未蓄愁。

固邊憑九眼,強本保千秋。

颯颯金風起,長歌亦不休。

時逢重九

袁紹藻(湖南)

病日重陽到,登高夢未來。

茱萸兄弟插,菡萏水村頹。

山隱南雲盡,煙寒北雁哀。

門前籬下菊,可恨雨風摧。

登華岳(新韻)

楊成東(廣東)

山狂何所擬,谷狠此朝宗。

湔雪蓮花麓,呼晴玉女峰。

商雲崖際白,秋葉日邊紅。

多少登臨客,徘徊半徑中。

紅 葉

楊曉霞(甘肅)

嶺樹紅如火,丹霞醉暮秋。

迎風凋歲月,逐水抱雲舟。

了卻山頭瑟,平添鏡里愁。

題詩人已遠,瓣瓣寄心頭。

秋 記

布汝奎(山東)

垂露蒹葭冷,風秋落葉頻。

目辭南去雁,誰記倚樓人。

西灘見鷺群起落

程永正(福建)

旋落半灘雪,遷飛一片雲。

清懷同戀水,可許我加群?

殘 荷

蔣昌典(湖南)

敗葉風揉碎,枯莖雨折橫。

一池餘寂影,繚亂聽愁聲。

韭菜蓮

李景慧(山東)

一點蓮花白,三分韭菜青。

可憐無水韻,枉自說空靈。

雨後游安居古城

李秋菊(四川)

青石凈無塵,縈街花氣新。

欲同城共老,長作畫中人。

重陽雜說之此刻

劉金平(湖北)

何處看天老,無言說地荒。

人勤心作鷺,我意已高揚。

步月得句

王玉英(河北)

浩浩天如水,纖纖月似鉤。

不知誰下就,一徑釣霜秋。

歸晚見婦人攜二子擺攤者

王建強(河北)

秋夜霜生樹,人稀大道邊。

兩兒偎凳坐,闊襖裹兒肩。

秋望(新韻)

岳松林(河北)

新霜釅如酒,一灑醉千林。

滿目斑斕色,怡然更勝春。

菊 展

張鳳軍(北京)

流香花圃里,冷艷著秋煙。

不共黎民賞,圈來賺客錢。

過大黑山玻璃棧道

章劍鈞(遼寧)

山雲連棧道,客至望皆驚。

非是懸崖險,人心怕透明。

【七 絕】

井研夜宿觀街景

安全東(四川)

老年行狀類孤僧,偶作良游亦太能。

夜雨如絲寒不覺,憑窗漫數一城燈。

秋堤行吟

曹憲閣(遼寧)

晴光閒履向湖東,楓柞沾霜葉染紅。

快嘴藍翎啼柳上,白頭搖起葦荻風。

午 寐

崔廣禮(黑龍江)

煦暖晞光灑倦身,鄰窗臥榻儼無塵。

何端夢入清涼境,山水相逢是故人。

秋楓(中華通韻)

褚寶增(北京)

欲與春光再一爭,何妨披甲上山峰。

唯覺紅色不單調,鼓舞人心共沸騰。

和少雲兄於太華古道上夜觀昆明

陳海洋(雲南)

浮生久覺路何艱,不意閒來夜入山。

大月高懸秋日晚,一城燈火暖塵寰。

一九七三年四月三十日

獨孤食肉獸(歐洲)

——是日,許姨離隨,陳叔來廠挈妻孥並奉陳母赴襄,先父等送於野。後五十年,陳叔在南昌作傳自述,悼亡及此。

圍廠諸村睡也濃,交談幾處稻田風。

火車開進日光暈,送別人留晨露中。

郊 游

付向陽(英山)

龍潭勝景未曾游,得暇此來銷舊憂。

飛瀑驚同僧灌頂,塵心一洗翠梢頭。

霜降日閒吟

范東學(湖南)

依舊溫高晴好天,已忘時至暮秋前。

無心一瞥鏡中我,但見清霜降鬢邊。

山行見野菊花

郭蕙(河南)

路轉夕陽山色幽,風回林壑暗香流。

叢叢野菊擎金盞,斜倚坡頭正飲秋。

見牛渡江

賈建明(四川)

仰鼻浮來日月邊,四蹄印出五銖錢。

湧來百萬粉絲後,今作吾村解說員。

詠哥舒翰

江合友(河北)

盡去西憂仗劍還,豈知東向敗潼關。

臨危掣肘悲無奈,廿萬徵人共一潸。

秋 傷

江農(天津)

盡瘁堪憐世路艱,燭光倏滅覺天寒。

一輪明月思棠芾,滿目秋山拭淚看。

棠芾:蔽芾甘棠,惠政之喻。典見《詩·召南·甘棠》。

登南京閱江樓感懷

蔣繼輝(江蘇)

一吊煤山帝業黃,閱江樓上說興亡。

官家不是欺民甚,天下何來李闖王。

北川九皇山辛夷花(通韻)

康永志(成都)

紫雲一片繞山腰,曲徑盤旋上碧霄。

耳畔不聞楊柳怨,羌笛吹醒萬枝嬌。

劉門山

李利忠(浙江)

萬感秋風掠鬢時,夢中燈下漸難支。

劉郎一去無消息,可是人間路百歧。

憑欄遠眺

李烈聲(澳門)

風掠樓前冷畫欄,遍山紅葉雨聲寒。

不知廣廈千間外,多少無家感萬端。

夢 後

呂龠(吉林)

等閒褪卻少年痴,夢裡逢君醒不知。

心事陳年渾似海,今番又是漲潮時。

癸卯九月四日登馬山

梁孝平(山東)

望里風煙處處幽,山坡流彩豁雙眸。

丹楓皤葦相輝映,白了霜天紅了秋。

偶 吟

馬星慧(南京)

微風過處桂香飄,蟲又彈琴月又邀。

契合詩心三摯友,悠然伴我醉深宵。

訪友(新韻)

孟慶武(河南)

結客攜觴訪逸才,推門不見問由來。

相答過午園中去,說是櫻桃熟可摘。

癸卯深秋遊山

齊蕊霞(河北)

王母打翻調色盤,嫩黃深紫染層巔。

尋詩老朽滿霜鬢,來為秋山添一顏。

中秋河干口占

孫臨清(遼寧)

秋色何須遠放眸,市橋小佇遣輕愁。

眼前無限蕭蕭意,一片蘆花盡白頭。

題古猗園不系舟

史濟民(上海)

天與多情缺自由,少年未必識風流。

如何暮歲尋詩日,更覺心同不系舟?

重陽夜

田瑞寶(四川)

窗下黃花今又開,伊人親手那年栽。

掐她幾朵月光泡,好讓相思漫出來。

樂至首屆書法節觀學生書法

唐巢中(四川)

霽色天青澄萬埃,向陽歌舞動高台。

秋香竟引尚書蝶,飛上孩童斑管來。

舊地重遊

吳爾暉(安徽)

舟車輾轉旅寧波,舊緒逢秋不奈何。

景色依然吳越地,惟吾綠鬢剩無多。

欒 樹

吳繼來(安徽)

欒樹霜降呈紫紅,寒風吹落小燈籠。

搖錢花果炫財富,夏有黃金秋有銅。

秋臨白水湖

溫亞東(四川)

遊船划過浪千重,湖面頻吹淡淡風。

一對鴛鴦剛入鏡,遠山便染夕陽紅。

詠白菊,時癸卯九月十四

汪亞麗(安徽)

花花世界不爭春,月欲圓時寒氣侵。

莫問三秋香幾許,一頭白髮見冰心。

秋 分

王十二(安徽)

一片秋聲萬樹中,梧桐雨里桂花風。

青山也愛做頭髮,半染金黃半染紅。

深秋即景

王貞友(四川)

路榕仍未改蔥蘢,江岸芙蓉盡興紅。

最是蘆花開似我,白頭昂首笑西風。

聞洪承疇故居被闢為愛國主義教育基地後戲作

尹長山(山東)

屈節偷生不必羞,顯功塑像立泉州。

千年若化遼東鶴,可落凌煙閣上頭。

註:遼東鶴句出自洪的《檻車過錦州》詩。

九月初五夜洪澤湖畔觀篝火晚會

印建生(江蘇)

山靜湖平夜籠雲,誰堆篝火舞歡欣?

原來人與蟲相似,為向光明不懼焚。

重陽登高二首(其一)

楊子怡(惠州)

不插茱萸獨上台,頭霜秋菊兩相開。

遙看嶺翠知人意,欲把殘陽托起來。

癸卯秋老同學聚登壹台山二首其二(新韻)

張東凱(黑龍江)

指點紅黃醉倒山,叢中偏有綠依然。

烏絲半賴白頭上,俱是青春猶不甘。

秋 懷

張明義(重慶)

露濕梧桐夜冷茶,西風吹瘦小黃花。

時光正釀夕陽酒,我與天香對月牙。

傍晚小學門前

張明新(山東)

一半翁婆一半童,背包牽手擠秋風。

傘如花落隨流水,飄散瀟瀟暮雨中。

游瀘州江岸

張煒(山東)

沿堤水闊輕雲步,別棧林疏高閣暮。

陣陣香風釀作波,隔江醉里難尋樹。

里耶秦簡

章育林(湖南)

同文同軌再擎杯,橫掃諸邦盪戰埃。

為有里耶新舉步,得聽寸簡釋風雷。

【七 律】

霜 葉

慈勤海(山東)

草木蕭然天氣涼,西風得勢漸猖狂。

何堪堤外千重翠,竟作河中萬點黃。

飄泊當知終自苦,棲遲莫問為誰忙。

漫嗟霜重皆瀟瑟,如火紅楓灼夕陽。

重九前夜

曹新頻(廣東)

時逢重九返家鄉,野草淒淒風露涼。

一片暮雲孤似鶴,半空秋月冷於霜。

看誰久坐悲春遠,有客難眠怨夜長。

欲把經年心檢點,檐燈高掛更茫茫。

秋夜雜思

段思境(河北)

西風蕭瑟夜增涼,斷續蛩音吟緒揚。

枕上蟾光憐素影,樓間桐葉落離傷。

浮生難解莊周夢,清韻還憑靖節觴。

俗事糾纏空自擾,菊茶一盞品秋霜。

秋日西湖

方振(寧波)

桕葉蘆花迤邐秋,波光萬頃盡優遊。

雲容舒捲三潭影,山色青黃四照樓。

時有新妝經眼底,豈無舊事上心頭。

停船借問閒鷗鷺,映日接天猶記否?

觀看小區重陽節演出

何正彪(浙江)

桂蕊才丹菊蕊黃,一年一度又重陽。

登台不比登高少,走步俱為走秀忙。

白髮從教霜上見,青春竟在酒渦藏。

曈瞳初日晴方好,樹影追隨舞影長。

暮秋遊富順西湖新建公園

何惠(四川)

西湖逸興洗塵心,步履輕輕碧水臨。

喜有紅楓霜色染,還欣錦閣瀑聲吟。

高懸巨石生煙樹,靜立長廊聽月琴。

翠竹初栽枝已展,春來再待意千尋。

游白洋淀

賈啟龍(河北)

重翠叢叢鋪茂葦,輕紅點點綻羞蓮。

暢遊野鴨呼閒伴,嬉戲翔魚追小船。

不盡鳥鳴瓊玉島,悠然人在碧雲天。

徜徉大淀忘煩事,我做塵間一日仙。

九 日

李家榮(廣東)

年年此日慣登臨,載酒西樓菊未簪。

飽劫山河供望眼,漫天風雨攪離心。

昔時落帽人何在,客路思蓴事可尋。

幾度懷歸終不得,畫欄高倚暮寒深。

一不小心成了陳廷佑先生長篇小說《龍脈》《桲欏山》中的女主角原型,奉命一律以記

劉如姬(福建)

筆底桲欏山又春,幾番開卷覓何人。

塵中我看書中我,客里身憐幻里身。

徒自蹉跎參世味,為誰風雨守天真。

清宵坐久還無寐,獨對芸窗月一輪。

游五台山

任福(黑龍江)

徜徉佛地欲何求,不問紅塵不問由。

晉嶺五台耽絕勝,清香一炷遠閒愁。

飄丹簌簌風中落,澗水潺潺谷底流。

天也高來雲也淡,開心莫負此番游。

辭鳳凰山游天姥山

孫寅(北京)

天姥登臨眺鳳凰,遼東紅葉浙東黃。

媼翁相伴八千里,勞燕分飛一瞬忘。

世上豈無霜與雪,山中自有草和桑。

舉眸疑是謫仙過,飲露餐霞謳月光。

註:今秋從遼寧鳳城至浙江新昌偕妻遠遊。

海邊觀日出

宋善嶺(江蘇)

悠遊何事更相牽,踏著晨風到海灣。

平步登臨礁石上,縱眸凝望水雲間。

十分紫氣從蓬島,一粒紅丸出雪山。

最喜空中幾鷗鷺,昂頭振翅欲追攀。

離京一年漫吟

宋彩霞(山東)

一從北海到黃海,一別高山情似海。

一片感恩流水心,一章搜句落雲海。

一池蓮有幾枝花,一碗米淘千學海。

一夢渾圓環作游,一年曲度那香海。

重陽隨題

沈曉明(浙江)

高林時見唱歡鴉,如畫殘荷倒影斜。

鏡里毋驚新雪鬢,夢中偶憶舊風華。

已知眠少不沾酒,為作詩奇也醉霞。

重九今無登頂念,但從屏上看黃花。

秋 情

吳靜靜(安徽)

極目天藍接水柔,詩心款款立清秋。

桂風拂過千重嶺,柳月招來一葉舟。

獨念伊人溫舊夢,重遊故地涌新愁。

殘荷深處鴛鴦語,聽取依依戀白頭。

龍社八周年奉和醉雲堂主人

萬德武(江西)

遍馳詩檄到同朋,何似燈燃無盡燈。

一竹一松凝古道,千山千水待新興。

茫茫大雅應能作,縷縷斯文此有憑。

知命知非浮世半,中宵猶望破玄冰。

瀘州館驛嘴拾得小雪浪石

王海亮(河北)

百轉清波到此身,幾多劫火夢成塵。

山中歲月封存久,水底生涯磨洗新。

堅似金剛撫猶潤,湛如星夜看還真。

團團掌上風雷動,再召坡仙一顯神。

重陽前日觀海棠山摩崖造像

王聰穎(遼寧)

閒坐崖龕不看人,金風恰許洗微塵。

松蔭雜沓遮雙頰,日影斑駁落一身。

有淺浮雕成壁畫,借深秋色養精神。

又逢明日重陽節,喚取輕霜染鬢新。

見人酒吧門口乞食麵帶難色,戲作(新韻)

王玉慶(河南)

連日謀食傍酒吧,須知咫尺遠天涯。

醪香沁肺應饞甚,釵影臨門必羨殺。

美女低眉求小費,嘉賓諂笑乞烏紗。

悲情窘事人人有,哥你無端羞個啥?

八卦台訪古(新韻)

王霞芝(河南)

嘗聞此跡矗千秋,時近重陽且恣游。

晴日擁雲初冉冉,閒花垂露自悠悠。

鼓鼙或使三軍勇,兵馬焉知百姓愁。

烽火長消休再起,高台塌盡不須修。

註:八卦台,上蔡古烽火台,位於上蔡縣古城牆北段,始建於漢朝,至今已兩千多年矣。

游廬陽三國遺址公園

王金送(安徽)

逐鹿中原遺故壘,時空遂道越千秋。

三分吳蜀名猶在,百戰江淮事不休。

魏武揮鞭臨碣石,雀台煮酒論曹劉。

是非成敗雲煙過,且看英雄今一流。

移居西柳岸五周年有寄

謝貽知(四川)

一自移居西柳岸,松風竹雨伴流年。

清茶半盞窺人境,濁酒三盅灌硯田。

偶爾神遊千載上,任由夢訪白雲邊。

何當了卻兒孫債,笑對斜陽弄管弦。

秋遊廟爾溝

薛維敏(新疆)

水自靈光雲自閒,老猶不改性愚頑。

日懸翠嶂峰千疊,溪下深溝路幾彎。

九陌黃塵迷古道,一川紅葉暖寒山。

清秋還是此中好,別樣鉛華敷美顏。

見慣名家

葉青才(安徽)

慣聽閒客許稱家,頂上虛冠遜落花。

實學百年輕易未,躁行三日透通啥?

田塍昂首多青稗,天際遮陽冷紫霞。

瓜果從來沉更下,牆頭堅瓠不堪夸。

題米友仁《瀟湘奇觀圖》

於文清(鎮江)

千古爭傳海岳庵,那年身影過江南。

簪花妙筆追龍象,拜石高風想翠嵐。

雲水一身原有道,林泉半日總回甘。

南山無盡瀟湘意,潑雨堆煙化境酣。

聽《朋友啊》緬懷谷村新司

楊計然(上海)

重聽舊曲韻悠悠,往事依稀似夢遊。

樂調猶存當日感,歌詞曾記少年愁。

知音已隔萬千里,回首難忘三十秋。

縹緲相思寄天際,靜看天際彩雲流。

游梅渚古村

趙建德(浙江)

千年梅渚我初來,夾道相迎三角梅。

街老庭幽環綠水,露濃客少厚蒼苔。

酒滋兩頰紅霞染,詩入重陽晚景催。

更有主人勤引路,名坊古宅任徘徊。

【詞 · 曲】

西江月·重到先慈故里瀘州

陳仁德(重慶)

雨過風涼衣潤,日斜雲黯天低。街頭舊景認依稀,可有先慈足跡。

彈指已成異代,憑軒遙想當時。幾曾歡笑幾悲啼。依舊生生不已。

水調歌頭·重陽節游寧波市中央公園

陳洪勛(浙江)

萬里雲天凈,秋日勝春陽。金輝萬道鋪地,一片暖洋洋。雖不登高懷遠,卻步河邊林畔,沒入桂花香。走到藍橋上,細細品滄桑。

殘荷墨,蘆荻白,赤松蒼。水中錦鯉,搖尾搶食正奔忙。遠處鶯歌燕舞,台榭霓裳霞裾,歡快俏徐娘。稚子童車睡,樂享好時光。

虞美人·離思

楚成(武漢)

白頭細把萍蹤繪,猶羨鱸魚膾。棲霞樓望楚天台,一夢黃州十五載重回。

幽幽竹徑無人到,剩有芙蕖俏。那年攜手柳如絲,好在東坡肉可慰離思。

風入松·重陽夜讀《燦宇吟稿》

方益洪(浙江)

晴峰在眼懶攀登,淡卻舊心情。朱萸黃菊仍安好,只霜桐、次第凋零。惆悵丹山萬里,空回老鳳吟聲。

遺編深惹淚縱橫,相與話秋燈。廿年交誼能無感,憶初逢、一見眸青。且酹重陽綠酒,夜台還續詩觥。

踏莎行·雨中校園

陸蔥(廣東)

——校慶118年之際,回母校廣東肇慶中學參觀有感。

石徑依稀,老榕未變。涼風引我閒遊轉。學堂揀拾舊時光,階前滴雨多留戀。

桂子飄香,綠雲奉硯。荔園碩果撩人羨。黌門炬筆向天揮,繪成異彩春秋炫。

注1:綠雲奉硯,指綠端硯台。

注2:炬筆,狀若火炬的毛筆雕像。

遐方怨·秋望

裴舒(江蘇)

聽鳥語,望雲飛。月季凌寒,菊黃荷殘人慾歸。

桂香還艷葉飄遲。眺丹楓疊嶂,似情痴。

風入松·種菊(龍譜)

肖芳珠(江蘇)

何如五柳隱雲鄉,菊種兩三行。千紅謝盡西風起,著寒蕊,飲露披霜。摺疊山中時日,裁成籬外秋光。

金絲裊裊試新妝,袂底暗流香。對茶對酒情同切。邀蟾桂,一醉疏狂。刪卻眉間紛擾,修來心上芬芳。

宴山亭

葉敏(新加坡)

松玉初勻,雲葉未開,淡落無涯迷霧。津渡曲亭,濁水深涼,新月素痕凝固。暗綠枝頭,忽風起,飛紅無數。離緒。問遠去征鴻,錦書難付。

何以情托邊關,念一種淒涼,十分攔阻。山外青山,遮掩雲孤,方知幾番酸苦。怎約伊來,只夢裡,依然相處。留住。天也老,無言淚注。

西江月·秋思

楊逸明(上海)

木葉匆匆搖落,庭園默默盤桓。秋山印象一林丹,塗抹深深淺淺。

往事幾行詩壘,離愁滿枕情牽。莊生蝴蝶兩難眠,把夢撕成碎片。

解語花·題高中同窗癸卯晚秋雅聚杭城三台山

張奕(美國)

青藤未老,白菊無霜,猶淺寒光迥。鶴閒幽徑。同心結、梅萼孤山堪證。綠蔭樓騁。繞婉約、投懷煙景。時有聲、翻過窗欞,震落林花靜。

拍案少年諸梗。對安期棗嚼,龍井茶請。開樽香永。元龍氣、托契三生何幸。懷思故影。嘆少了、綺筵完整。到醉時、雁杳如歸,共翥風流剩。

浣溪沙·癸卯九月十四集句

鄭虹霓(安徽)

搖落深知宋玉悲(唐·杜甫《詠懷古蹟》五首 其二),月寒驚鵲繞南枝(唐·方干《送葉秀才赴舉兼呈呂少監》)。不堪風雨峴山碑(唐·溫庭筠《贈袁司錄》)。

許國肺肝知激烈(宋·陸遊《過廣安吊張才叔諫議》),為言民力要扶持(宋·袁說友《送呂武仲司戶范純之司法赴南宮試》)。一生心事更誰知(宋·項安世《謝張直閣示南湖編》)。

組稿/王志偉 吳靜靜 空空法師

作者/小樓師友 編輯/章雪芳

審核/小樓聽雨 校對/馮 曉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28843b889f87e259b516cebf9b72004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