妻子被刑拘他花90萬「撈人」,結果妻子被判刑,「人脈王」也被提起公訴

2024-09-18   瀟湘晨報

2021年1月,許某的妻子因涉嫌犯罪被刑事拘留。在得知妻子被拘的消息後,許某心情十分焦急,四處尋找幫助,希望能夠讓妻子早日重獲自由。

這時,一位朋友向他介紹了林某,據說林某人脈廣泛,可以幫助「撈人」。急於「救妻」的許某沒有多想,便跟隨朋友去見了林某。見面時,林某向許某保證,只要支付90萬元人民幣作為辦事費用,就能確保許某的妻子得到取保候審,並最終判處緩刑。許某雖然心中有所疑慮,但考慮到妻子的處境,還是決定相信林某。於是,許某分三次向林某交付了總計90萬元的現金。然而,隨著時間的推移,許某發現妻子的案件並沒有任何實質性的進展。

2023年3月,二審維持原判,許某的妻子被判處有期徒刑四年。此時,許某意識到自己可能被騙了。於是,許某要求林某退還之前支付的90萬元費用,但林某拒絕退還,並堅稱這筆錢已經被用於辦理許某妻子的案件。許某決定不再沉默,於是在2023年12月向公安機關報案。經過警方的調查,發現林某並未如其所述那樣幫助許某的妻子,而是將90萬元非法占為己有。最終,林某因涉嫌詐騙罪被檢察機關提起公訴。

檢察官提醒

司法機關是維護社會公平正義的最後一道防線。司法辦案具有嚴格的程序要求,特別是涉及到追究公民刑事責任問題,無論是公安的立案偵查、檢察院的逮捕起訴,還是法院的審判,都必須堅持以事實為依據、以法律為準繩,而不可能因為某些人情關係或者金錢關係而罔顧客觀事實和法律要求。

作為普通公民,在面臨司法訴訟時一定要保持冷靜,不要盲目輕信他人承諾,尤其是涉及金錢交易而不考慮客觀事實的承諾,更不能參與或幫助實施相關違法行為。在遇到困難需要法律支援時,一定要選擇正規、權威、專業的渠道,而不能輕信所謂的「能人」,給本就困難的處境帶來更大的損失。

瀟湘晨報綜合深圳市羅湖區人民檢察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