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9月4日,第五屆中國國際智能產業博覽會在重慶國際博覽中心盛大開幕。本次智博會共設中央大廳和六個展館,吸引了物聯網、數字人、智能製造等多個領域的企業參展。
今年是「智博會時代」的第五個年頭。和往年不一樣的是,本次展會聚焦「智能網聯新能源汽車」和數字中國等年度主旨,讓大會的會、展、論、賽等系列活動更具「向心力」,更加專業化、市場化、國際化。
四大專業板塊助力高質量發展
重慶作為傳統的工業基地,工業資源一貫雄厚。以智博會為契機,廣大工業企業聚焦智能網聯新能源汽車、智能裝備及智能製造、新一代信息技術、智慧交通四大專業板塊,紛紛展示了智能轉型成果。
在智能網聯新能源汽車板塊,長安、塞力斯、弗迪電池、北鬥智能等領軍企業助陣,協同聚焦動力電池、電轉向、智能座艙、智能駕駛、車路網聯、晶片軟體等12個細分領域,產業鏈上的310家公司協同聯動,共同助力智能網聯新能源汽車產業的發展。
在智能裝備及智能製造等板塊,中國航天科工、中國電子科技、華中數控等69家龍頭骨幹企業圍繞自動化成套生產線、智能控制系統、關鍵基礎零部件及元器件、智能專用裝備等4個細分領域,重點展示智能機器人、自動化生產線、智能環控系統、高精度傳感器等核心零部件與智能專用裝備,為製造業賦能。
在新一代信息技術板塊,中國聯通、華為、阿里等43家高新企業全方位展示智慧城市、智慧交通、智慧教育、智慧醫療、智慧工廠、智慧文博、數字政府、數字鄉村等軟體和解決方案,從大數據、人工智慧、雲計算、區塊鏈、數字人等多個前沿細分領域發力,為數字中國的落地提供支撐點。
智慧交通板塊聚集了中機中聯工程、中建科技等龍頭企業,集中展示實時交通調度、智能停車管理等智能交通管理系統,展望了交通強國建設的未來。
七大展館展現數「智」化
本次智博會的展區涉及到重慶國際博覽中心北區的六個展館,以及中央大廳。
N1展館為區域合作展區,參展單位有28家。重慶大學、西南大學、重慶郵電大學等知名院校展示了科研成果,義大利、匈牙利等多國設立了國際合作展台,以「新加坡數字新紀元」為主題的新加坡諮詢通信媒體發展局展區重點展示了中新(重慶)戰略性互聯互通示範項目的成果,重慶的「朋友圈」正越來越大、越來越廣。
N2展館是智慧城市專題館,參展的企業共16家,以重慶本地國企為主。不論是重慶兩路果園港綜合保稅區展示的數字人「小蔡貼心辦」,還是公開展示的重慶手機新型數字交通物聯網大數據服務平台,都體現了科技讓生活越來越有「獲得感」,智能讓生活越來越「聰明」。
N3、N4展館重點關注了智能網聯新能源汽車,均為汽車零部件專題館,共有上百家企業參展。贛鋒鋰電、秦安股份等國內知名新能源汽車零部件生產商的展區均坐落於此,金脈汽車等整車製造企業也公開展示了產品,更有晶片展區,展示了在晶片領域的努力和突破,為打造高精尖「中國芯」注入信心。
N5展館是智能製造和新一代信息技術專題館,參展單位27家。展館中,機器人、自動化生產線等智能裝備展示著「絕活」,重慶市潼南區也在展廳中聲明要打造「中國第一汽車後市場基地」;數字人正掀起數字化潮流,京世等企業已經擁有了較為成熟的個人數字形象商業模式。
N6展館也是智能製造和新一代信息技術專題館,參展單位16家,集中了一些掌握核心技術的央企。國家電網布置了1100kV准東-皖南特高也直流輸電工程沙盤,展示了特高壓技術是如何實現從新疆到皖南的長距離輸電的;中國移動以「數智賦能,共享未來」為主題,向大眾揭示了數字重慶的各個應用場景,此外還有中國電子、中國石油等央企助陣,展現了數「智」化時代的央企擔當。
綜合展區布局在中央大廳,展覽面積1.68萬平方米,空間最大,參展單位共有27家,不僅聚集了華為、比亞迪、騰訊、阿里巴巴、長安等大型企業,也設有重慶和四川的官方展廳。其中,騰訊聚焦智能製造、智能網聯、鄉村振興等三大領域,展區內也有兩位主播正在休息;長安和嗶哩嗶哩「跨界」打造了「長安汽車星際旅行重慶站」,數名「太空人」擺出合影姿勢,引導參觀者前來合影,是本次智博會的一大看點。
來源:知識經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