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是孩子的第一所學校,而家長則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好的家庭氛圍和好的教育,對孩子的影響意義深遠。
人民日報曾發表過一篇文章,叫做《教育改革要從家庭教育開始》。而在文章中,將家庭教育詳細的分為了5個層次。
第一層次:捨得給孩子花錢。
第二層次:捨得為孩子花時間。
第三層次:家長開始思考教育的目標問題。
第四層次:家長為了教育孩子而提升和完善自己。
最後一個層次:父母竭盡所能支持孩子成為最好的自己。
相信,身邊有不少家長會說,我一個都沒有達到,沒有捨得給孩子花錢,甚至連陪伴的時間也很少。不過,孩子很懂事,基本不用我操心。
聽到這裡,小編幾乎要為這些孩子心疼了。
也有家長說,只達到了兩三層,還有待提高。
日常生活中,有很多父母總是從小就在孩子耳邊念叨:你看某某家的誰誰誰,人家怎麼就比你聰明,人家怎麼就能考100分?而孩子往往就會懟一句:那你也不看看他們的父母是怎麼做的?
當很多家長在羨慕別人家孩子的同時,也應該要反思一下自己的行為,是否給孩子樹立起一個好的榜樣作用。
古人言:養不教父之過;有其父必有其子。
現代人也說,孩子是父母的影子;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
這些都反映了在孩子成長的過程中家庭教育的重要性,那麼家庭教育主要指什麼呢?
是家長對孩子的言傳身教。往往體現在非智力因素方面,比如感恩、誠信、善良、尊重他人、有禮貌等更多品質方面。通俗的說就是讓孩子成為一個合格的社會人。
孩子成為一個什麼樣的人,在某種程度上,最開始是取決於父母的。然而,很多家長並沒有對家庭教育給予足夠的重視。
且看一下,《教育改革要從家庭教育開始》中指出的五個層次,家長們究竟有達到了哪一個高度呢?
第一層次:捨得給孩子花錢(物質滿足)
現在的生活水平都在穩步提升,父母也捨得為孩子花錢了。比如,給孩子報補習班,報興趣班,買禮物獎勵,帶他們出去旅遊等。
第二層次:捨得為孩子花時間(情感滿足)
「你陪我長大,我陪你到老」網上不是一直流行這樣的一句嗎?
其中,對於為孩子花時間最深刻的是大家所熟知的明星——袁弘和張歆藝夫婦。他們的教育方式是怎麼樣的呢?當袁弘在橫店拍戲,掙奶粉錢的時候,張歆藝就在家帶孩子,他們之間的約定就是,總要有人在家陪著孩子,你出去工作,我就在家陪孩子,我出去工作的時候,你就回家帶孩子。
第三層次:家長開始思考教育的目標問題(追求卓越)
當孩子做錯事的時候,家長不要一味地責備他們,應該要認真思考,為什麼會犯錯,想要的是什麼?
教育的目標,是你想孩子成為什麼樣的人?你就要去往這方面去培養。
而制定專門目標的基礎在於,孩子真正的興趣,孩子想要學到什麼。
第四層次:家長為了教育孩子而提升和完善自己(知行合一)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是孩子開始學習和模仿的對象。
家長只有在提升自己的基礎上,對孩子言傳身教,用自己的行為去影響孩子,帶領孩子往好的方向發展。
第五層次:父母竭盡所能支持孩子成為最好的自己(更好的自己)
當孩子想要做一件事情的時候,家長首先要做的不是反對,相反而是支持他這種行為,再給他們做出分析,讓他們自己去抉擇。適當地時候,進行正確的引導,避免孩子誤入歧途。
恩諾教育指出,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如果父母都站得不高,孩子怎麼會看得更遠呢?每個孩子都是種子,只不過每個人的花期不同。如果在她們成長的過程中悉心地照料,那麼也將會開出不同的花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