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州又名漢地、中土、神州、十二州 ,最早出現先秦時期典籍《尚書·禹貢》中,是中國漢族先民自古以來的民族地域概念。九州一詞起源於上古時期,傳說大禹治水之後,他勘察全國地理人文,根據山川河流將中國劃分為九個州,並鑄造九鼎以作為國家象徵。這九州分別是冀州、青州、兗州、徐州、豫州、雍州、梁州、揚州、荊州。考慮到當時版圖與今天的差異,小編就為大家大致的分析一下,九州究竟對應了今天的哪些地方。
冀州
冀州的範圍基本上是今天河北省北部,直到今天河北省都以冀為簡稱。一般認為太行山以東、海河以南的地方稱為冀州。境內多平原,適合農耕生產,是古代重要的糧食產地。冀州在先秦時代就是中原王朝的主要賦稅來源,直到宋朝時才因戰爭原因地位逐漸下降。
青州
青州大部分位於今天的山東省境內,將黃河以南、渤海以西的地方統稱為青州。在商周時期,青州多為東夷所占據,直到齊國後來收服才完全納入國家管理。由於靠近海岸,加之境內多衝積平原,農漁業非常發達。青州也出產許多勇猛之士,先秦時代的孫武、吳起等人都出生於此。
兗州
《尚書》記載,兗州盛產漆、絲和彩綢,但農業不發達,耕作了十三年才與其它八個州相同。兗州相對狹小,僅包含今天山東之菏澤、濟寧,河南之商丘,安徽之淮北、宿州、亳州,共六市。
徐州
徐州主要包括今天的江蘇北部、安徽東部地區。南北接通長江、淮河,水運發達,土地肥沃,交通便利。自古以來,徐州就是淮河、長江一線的兵家必爭之地。在歷史上,齊楚兩大國幾百年的爭奪,以及解放戰爭時期徐蚌會戰的激烈,都體現了徐州地區的重要軍事價值。
豫州
豫州基本上就是今天的河南地區。在上古時代,這裡是重要的森林地帶,擁有許多大象,甚至在象棋中的象也來源於此。豫州位於九州之中,一直以來都是人口、農業的重要地區,地理位置的重要性在逐鹿中原的比喻中,得到了生動的體現。
雍州
雍州指代西北地區,大致包括今天的陝西中部、甘肅南部地區。在秦漢時期,雍州逐漸擴大到整個河西走廊地區。雍州以牧業發達而著稱,一直是中原王朝的騎兵產地和西北屏障。唐代以後政治中心的南移,很大程度上就是因為雍州地區的丟失,使得北方少數民族可以迅速進入關中平原地區。
梁州
梁州大致相當於今天的陝西南部漢中、四川、湖北省西北部等地區。境內秦嶺橫穿而過,因多山多河而得名梁州。戰國時期,秦國向南拓展開發了程度平原,漢代劉邦也以梁州為基地爭奪天下。
荊州
荊州歷史悠久,現在的荊州是一座古老與現代結合的城市。從公元前700年左右楚國建都紀南城建立了荊州。荊州培養了許多宰相,像愛國主義詩人屈原李白杜甫許多文人都在這裡吟詩作賦,自公元前689年楚國建都紀南城,先後有6個朝代、34位帝王在此建都,由此可見他政治經濟中心的重要地位。
揚州
九州之一的揚州,管轄範圍主要在長江流域和嶺南地區。如今的揚州也被很多人所熟知,作為江蘇省的一個地級市,揚州在古代和現代都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揚州不僅風景秀麗,還有很多文化遺產,因為揚州的地理位置非常特殊,所以除了經濟發達以外,揚州的文化也非常興旺。
寫到最後
夏啟即位之後,令九州牧鑄造九州鼎,把各州的山水形勢刻於九鼎之身,以一鼎象徵一州,反映了全國的統一和王權的高度集中。遺憾的是,九州鼎已經找不到了,我們只能從保存下來的后母戊鼎等古代青銅器,來想像九州鼎的雄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