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何算命先生和你不熟,卻能知道你家有多少人呢?背後有什麼秘密

2023-06-02     雲夕客

原標題:為何算命先生和你不熟,卻能知道你家有多少人呢?背後有什麼秘密

人類在經歷一代又一代的繁衍生息後,和大自然和諧共處的無數個日日夜夜後,聰慧的古人為後人總結出了這樣的人生箴言:一命二運三風水四積功德五讀書。即便放在封建保守的過去,除掉那些我們後人難以改變的外界因素外,我們的先輩們依舊懂得讀書學習的關鍵。

命運是一個很虛幻的詞彙,即便是在全民信仰共產主義、唯物主義的時代,依舊沒有對算命等一些傳統傳下來的占卜方式進行全面的抨擊否定。

追溯到過去,我們的先輩們也對奇門遁甲十分熱衷,即便是在今天,《易經》這一類書籍依舊作為古代經典在青少年中廣為流傳。民間老百姓更是喜歡津津樂道的談論命運的奇妙之處,訴說著那些算命先生的厲害之處。

那些算命先生的獨特之處甚至在古代被用在軍事上,成為帝王們爭奪權勢的關鍵人物。在三國時期的曾聞名於世的謀士-諸葛亮,憑藉自己的聰明才智以及超乎尋常的遠見備受各方權勢的熱衷。諸葛亮並無心加入天下任何一方的權勢之爭,對功名利祿也無動於衷。

但是架不住劉備的三次登門拜訪,也便有了後來的成語「三顧茅廬」,劉備的真誠最終還是打動了諸葛亮,在他的輔佐幫助下劉備建功立業,在當時紛爭混亂的時局下,創造下一次又一次的偉大創舉,幫助劉備打下了屬於自己的一片天,形成了三足鼎立的局面。

無獨有偶,在朱元璋揭竿而起帶領農民起義元朝時期,身邊也同樣存在著一位重要的謀士。這個人就是劉伯溫,後人常常將其與諸葛亮相提並論,甚至將比做成第二個諸葛亮來讚譽他的聰明才智。但是劉伯溫卻不以為然,他認為自己對於朱元璋建立明朝所做出的貢獻是巨大的,甚至遠遠超過朱元璋,對於大家的這份評價內心也是極其不舒服,因此對諸葛亮產生了很大的情緒。

據民間所傳,在諸葛亮去世之後,劉伯溫曾帶人來到他的墓地,並將其打開。但是挖到一半的時候,有一塊石碑出現在大家的視線中,上面還赫然寫著「僅伯溫到此」。眾人看到此情景,面面相覷,不敢跟隨劉伯溫的吩咐繼續下到墓室中。劉伯溫不得不故作鎮靜的一人前往墓室一探究竟。但是進去之後卻被嚇得大驚失色,迅速逃離墓室。原來是墓室之內還有一盞燈,牆上寫著:「小劉,、小劉,快來添油」。

對於這一現象大家都倍感奇妙,深深感嘆諸葛亮的神機妙算。至於此傳說是否屬實也不得而知,在一些權威的史書上並未找到相應的記載,但是依舊在老百姓中人人傳送。

對於很多看過命相的人都十分好奇,為什麼算命先生與自己沒有任何干係,卻能清楚地說出自己的個人情況以及家庭成員的大概信息呢?其實除掉部分玄妙的地方外,大部分的算命先生的工作流程都是有跡可循的。

算命先生和一些心理學家有著相似之處,大家都是在尋常的聊天之中根據一個人的言行舉止、穿衣打扮等外界所能傳遞出來的最直接的信息,對一個人進行更深層次的剖析。

用中醫看病時需要的途徑望、聞、問、切的手段來對病人的情況進行初步了解,再具體對症下藥。同樣的道理依舊適用在算命先生的身上。

當一個人主動去看命時,可見他在生活中之重也定是遭遇了一些問題,面對無法解決的窘況,渴望通過命運這條途徑給自己內心一些慰藉。算命先生正是把握住人的這些心理特點,在閱歷無數人之後,他們更是胸有成竹。這些人痛苦、畏懼的根本都可以歸納總結為滿足不了的慾望。

當在算命先生口中聽到那些自己最熟悉了解不過的人生失意時,便仿佛找到了一個志同道合的知音,對於無法滿足的慾望不再歸咎於自己自身的原因,而是放在命運這條枷鎖上,內心也得到了極大的慰藉。

人們開始學會放棄無謂的掙扎,不再苦苦地追尋自己需要付出巨大努力的東西。沒有希望的路程才不會倍感人生的失望。但是殊不知道,在人生的道路上,其實自己才是最大的阻礙,當學會與自己友善相處後,才會真正地把握住自己的命運。

算命先生在如今社會已然發展成為了一門特定的職業群體,在各大城市的街邊、天橋下都能隨處可見他們的身影。曾經有一部名叫《算命》的紀錄片特地記錄了這群人的生活寫照。揭露了底層群體為了生存所面臨的心酸歷程。

知天命卻難違天命可能才是人間的最大悲哀,那些算命先生可能每天接觸過形形色色的客戶,在描繪分析別人的一生時,可曾感嘆過自己命運的悽慘,沒有一個人是希望過著到處飄零的日子,如果說真的是命運的安排,那麼這些人早早算出這些後也只能默默接受這些安排。

人最可怕的是將自己的命運寄托在他人身上,人生是一個看似漫長卻很短暫的過程。在這樣一段為人的體驗中,更多的時懂得將自己看的平凡普通,接納自己的所有不完美,不是每一個人都要成為玫瑰的,這世界上千千萬萬鍾花朵,只要你願意,你可以成為其中的任何一種。

至於算命這一行業,我們不接受也無需全盤否定。當成長以後會發現這個世界上的任何事情不再是單純的非黑即白,任何存在的事情都有一定的道理,存在即合理透露出來的是哲學的智慧。

此外算命這一行業作為最古老的中國傳統,終究是經歷過先輩們一代又一代的經驗教訓的總結與積累,最終流傳至今。所以我們需要保護這份傳統,宇宙的盡頭終究是無窮無盡的,也許若干年的以後,科學又會有全新的發現。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21c035165d718c9c0ebc9ffe3eb146e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