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品開發遇到技術難題怎麼辦?別急,搜索一下資料先

2019-12-07     降本設計

關注頭條號或微信公眾號降本設計,獲取更多原創產品設計知識和理念!

資料搜索能力對工程師的重要性。為何資料搜索能力這麼重要?這是因為我剛畢業時碰到的第一個技術難題就是通過資料搜索解決的。

1.技術難題

大學畢業後,我去了一家台資企業工作。工作後接到的第一個任務就是給日本客戶設計台式一體式計算機機箱的前面板。其中碰到的一個技術難題就是設計一個長條形的電源按鈕,並要求按鈕整個區域能夠均勻發光。


市面上的電腦機箱電源按鈕基本是圓形。對於圓形按鈕來說,均勻發光不是問題,因為圓形按鈕面積下,只需要在按鈕正下方放置LED燈即可。


但是對於長條形按鈕來說,這就是一個非常大的挑戰。因為LED燈是點光源,直接把LED等放在長條形按鈕中間,會出現中間光強,兩端光弱,不能滿足客戶要求。實物驗證證明了這一點。

2.頭腦風暴

碰到這樣的問題,對於初出茅廬的我來說,完全不知道如何下手。當時緊張的心情現在都還能感覺到,基本上幾天時間吃飯睡覺都在思考如何解決這個問題。


在這種情況下,項目團隊邀請了其它部門的資深工程師進行頭腦風暴。但是,大家都從未設計過、從未見過這樣的產品,沒有經驗可以借鑑。有的工程師說,在長條形按鈕下均勻放置多個LED燈,但是該區域空間有限,僅僅能夠放置一個LED燈,同時多個LED燈會帶漏光等其它問題。還有的工程師說,是不是說服客戶把按鈕還是改成常規的圓形?圓形按鈕使用起來用戶體驗更好,長條形按鈕如果按到一端說不定還會卡在面板中,動不了。


到最後,大家都無法提供實用的建議。不過,倒是達成了一個一致的結論:客戶要求太BT了。老闆也別無他法,只能讓我再回去仔細想想,如果實在不行,就告訴客戶我們滿足不了他們的要求。考慮到這個產品的年銷量以及公司高層的重視程度,告訴客戶達不到要求不是一個最佳選擇。


3.資料搜索

沒有辦法,我只好抱著試一試的運氣在網上搜索一下。在2003年,當時搜索還並沒有大規模流行開來。為什麼我當時會想到去搜索了?這是因為在大學4年研究生3年,特別是讀研3年,我在實驗室就以會搜索出名,大家需要看什麼電影,告訴我名字就行,我會翻遍學校的FTP和外網的FTP把電影找到。就是在日復一日的電影搜索中,我掌握了搜索的技巧,體驗到了搜索的力量,這是我7年時光的唯一收穫。


我在網上搜索任何與光有關的關鍵詞,例如光的原理、光的發射,光的折射,導光板、導光柱、均勻發光等,中英文網站均搜索,當時Google還能訪問。2003年網上的資源非常有限,搜索的難度可想而知。經過無數次的嘗試,無數次的資料下載與閱讀,終於在網上發現一篇文章「PMMA導光板在家用音響產品顯示系統中的應用」,講述的是導光板在家電產品上的應用。其中的一段話引起了我的極大興趣:



特別是這個圖形讓我靈光一現,以前的設計思路一直是把LED燈直接放在按鈕下面,讓燈光直接照射到長條形按鈕上。為何不類似於上面的應用,把LED燈放平,燈不直接照射到長條形按鈕。增加一個導光柱,通過導光柱改變光的方向。導光柱介面為弧形,在弧形導光面上咬花,導光面上就有無數個反射點,有更大的機會把LED燈的電光源均勻折射到電源按鈕上,如圖所示。

最後做出來的效果非常震撼,長條形電源按鈕上的光非常均勻,效果非常好,滿足客戶的要求,客戶很滿意。

這個解決方案申請專利並獲得授權(專利號:CN2771880Y)。同時因為該專利對產品順利生產的重要性,而這個產品是當年公司的第一重要的產品,因此獲得當年的「最佳專利獎」。


4.鍾工感悟

這是我第一次被資料搜索的魅力所折服。從此以後,一旦我碰到任何技術問題、或者感興趣的技術知識、或者開發一個新產品時,我首先想到的不是自己一個傻乎乎的絞盡腦汁的去思考、或者去尋求其他工程師的幫助,也不是馬上憑經驗得到解決方案,而是動手去網上搜索。把所有能夠搜索的資料閱讀、吸收和整理,最佳的解決方案自然就呈現在面前。


這個技術難題的解決過程還讓我產生了另外的兩個思考:

  • 我用家電產品的方案解決了電腦產品的技術難題。這說明,某些技術方案的原理是相通的。同樣的技術方案可以在這個行業應用,也可以在另一個行業應用。工程師應當具有一個開闊的視野。幾年以後,當我接觸到TRIZ之後,這個思考得到了驗證。TRIZ一個非常著名的論斷是:在這個世界上,99%以上的發明方法和解決方案都不是全新的,基本上都已經存在過,不是在這個行業,就是在另外一個行業;不是以這種形式,就是以另外一種形式。產品開發不是造原子彈,自然是屬於99%之內,那麼在產品開發中遇到的任何問題,那絕對不會是一個新問題,肯定在某個行業已經有人遇到過、研究過、並且有過解決方案。對於工程師來說,唯一要做的就是想辦法把這個解決方案找到、並為己用。這就更加堅定了我對資料搜索的看重。
  • 把LED燈從傳統的垂直放置改為水平放置、並引入第三個零件,這是解決這個難題的主要思路。顯然,這是一個非常規的方式。我剛好碰巧在資料搜索的過程中看到了類似的設計。但是,如果以後碰到其它問題、而又找不到這方面類似資料給我靈感時,我是不是就傻眼了,沒有其它辦法?這也是TRIZ給我了答案。TRIZ的40個發明原理的第17個原理是維數變化(3)使物體傾斜或測向放置,把LED從垂直改為水平正是這一原理的體現。也就是說,即使沒有類似應用,僅僅是利用TRIZ的40個發明原理也可以給技術難題指明方向。

總而言之,DFMA-DFC、TRIZ和IPD(集成產品開發、以後會說)是我研究的三大興趣所在。我認為一個合格的工程師必須掌握這方面的基本知識。而要掌握好這三方面的知識、並應用到實際的產品開發過程中,強大的資料收集能力對工程師必不可少!
—END—


1. 免責聲明:部分圖片來源於網絡,僅供學習用,侵權刪。

2. 原創作品,歡迎轉載,抄襲必究。如需轉載,請聯繫作者,轉載要求不能修改內容和保留文末作者及公眾號信息。

關於作者:

鍾元,2011年出版書籍《面向製造和裝配的產品設計指南》(DFMA)。

2019年12月即將出版《面向成本的產品設計:降本設計之道》(DFC)。

歡迎關注「降本設計」公眾號或頭條號。「降本設計」專注於面向製造和裝配的產品設計(DFMA)、面向成本的產品設計(DFC)等產品設計知識和理念分享,幫助工程師成長和提高技能,幫助企業降低產品成本。如需加入微信討論群,請加鍾元微信3945996。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21Mo4m4BMH2_cNUg47PF.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