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浩克》:漫威風格的又一嘗試,這次真的口碑兩極分化嚴重

2022-08-24   未來電影局

原標題:《女浩克》:漫威風格的又一嘗試,這次真的口碑兩極分化嚴重

最近漫威劇集上映的非常頻繁,《驚奇少女》完結不久,《女浩克》就迅速補上。

自從漫威影業宣布旗下的自製劇和電影處於同一宇宙後,漫威電視劇就擁有了不遜於電影的熱度,只不過,儘管總體把控穩定,但說起讓人留下深刻印象的作品,也就剩下《旺達與幻視》和《洛基》兩部,其他作品均屬雷聲大,雨點小。

一、女權or女拳?

《女浩克》在宣傳時號稱主打輕鬆律政劇,不過由於第一集主要是講述英雄起源,因此在律政方面的展現並不多。

和其他起源劇相比,本片主角珍妮弗.沃特斯成為超級英雄的過程可謂既簡單又粗暴,短短几分鐘就把前因後果交代清楚。

珍妮弗.沃特斯是綠巨人班納的表妹,一次車禍意外致使伽馬射線進入珍妮弗體內,和班納一樣,珍妮弗也有吸收射線並且為己所用的能力,於是,這位從未想過自己也會擁有超能力的職場女性立刻搖身一變成為女浩克。

然而,這位新出現的超級英雄卻和之前所有的其他英雄完全不同。

作為一位新時代女性,珍妮弗有著自己的穩定職業,從事律師的她,一直以自己職業為榮,並準備在這行大展拳腳。可她突然發現,擁有超能力卻成為自己的負擔,在班納身上,珍妮弗只看到與世隔絕、不能談戀愛等負面影響,而班納所謂的拯救世界更是和自己的理想、世界觀背道而馳,所以她抗拒成為超級英雄。

或許是為了製造反差,漫威賦予這位討厭超能力的女性更強的戰鬥能力和自我修復能力。和班納相比,珍妮弗不僅可以隨意控制自己的情緒並在兩種不同狀態下切換,其學習技能更是讓班納望塵莫及,它就像一位讓這位新英雄仿佛成為堪稱浩克的全方位加強版。

對於漫威來說,塑造珍妮弗這個角色除了接替班納、完成新老交替外,還有一個重要原因,即在如今女權運動高漲的當下,需要一位擁有獨立思想、不被超級英雄枷鎖套牢、勇敢追求自己事業的女性代表,來滿足女性觀眾對自己完美人生的遐想。

只不過,本劇的女權有些過猶不及。珍妮弗對班納的嘲諷,充滿了各種想當然和自以為是,她對班納毫不客氣,對班納的好言相勸也總喜歡反唇相譏,觀眾可以理解為珍妮弗不被環境左右、想做什麼就做什麼,但也可以理解為突出女性的優越性而去強行貶低男性。

實際上,在一部影視作品中體現女權思想,本身就容易走極端,在不同人群中,更可能引發抵制和無休止的粉黑大戰,目前該片在imdb網站上的評分僅僅只有5分,與影評人為主的爛番茄新鮮度差距甚大,其分布形狀更呈現C字型,即1分和5分占據絕大多數,明眼人一看就極不合理。

可見,一部作品一旦觸及某些敏感話題,觀眾評價就會變得很不客觀,也會影響到路人對作品的好感度。

二、過度消費or情懷?

漫威影視劇由於聯動過多,總容易在新劇中出現讓人意想不到的彩蛋,本片最大的彩蛋無疑是關於美國隊長史蒂夫.羅傑斯。

除了片中多次提到史蒂夫是美國軍隊招兵活廣告這個老梗,用於鋪墊珍妮弗日後也會成為律師事務所的吸睛王牌,第一集最後珍妮弗和班納聊天的內容,更是掀起網絡討論的熱潮,極大滿足廣大吃瓜群眾的好奇心。

事情起因是珍妮弗對美國隊長史蒂夫.羅傑斯念念不忘,更遺憾他還是一個處男,結果班納告訴她,早在1943年聯合勞軍組織巡演時,史蒂夫就已經不是處男。此彩蛋太過勁爆,充滿著各種惡趣味,讓美隊的扮演者克里斯.埃文斯都坐坐立不安,連夜發文回應此事,雖然這種表達方式有些低級和譁眾取寵,但也透出漫威作品確實真正做到全方位的互動和呼應。

對於另外兩個和班納關係最好的超級英雄——「鋼鐵俠」托尼.斯塔克和「黑寡婦」娜塔莎.羅曼諾夫,本片也進行了多次致敬。

從托尼為班納搭建科學實驗室,到娜塔莎唱搖籃曲哄班納睡覺,點點滴滴中都充滿著初代復仇者之間的溫馨和甜蜜。雖然兩位角色在漫威主宇宙中已經死亡,卻不影響觀眾和班納還在懷念著他們。

不過,上述彩蛋的出現,也難免會讓人感覺漫威在消費情懷,畢竟,隨著史蒂夫.羅傑斯、托尼.斯塔克和娜塔莎.羅曼諾夫的隱退和犧牲,漫威已經通過不斷推出新英雄去取代他們的位置,可新作品卻總喜歡用他們去製造輿論焦點,在一些敏感者的心中,這就有點不尊重死者的意思。

影視作品中,情懷是把雙刃劍,用好了可以讓觀眾感同身受,並取得商業和口碑上的成功。《星球大戰7》《復仇者聯盟4》,無不是把情懷這張王牌用到極致,才不斷創造出一個又一個讓人瞠目結舌的票房成績。而反觀《速度與激情9》、《侏羅紀世界3》等,無休止的炒冷飯,最終連死忠觀眾都開始厭棄,票房更是看得到的大幅縮水。

三、製作精良or製作粗糙?

《女浩克》劇集的製作費用高達2億美元,平攤到每集也超過2000多萬,對於30分鐘的片長,這個投入可謂奢侈。所以在第一集漫威就安排了大量打戲,尤其變身後的浩克與女浩克之戰,更是不惜血本。

為阻止珍妮弗離開,班納使勁渾身解數,兩人在荒無人煙的小島上從樹林打到沙灘,中間更是巨石亂飛,山崩地裂,漫威運用自己成熟的特效製作體系,將一部普通電視劇拍出商業大片的質感,觀感上來說確實驚艷。

然而,如果細看本片建模,卻會發現人物之間有著巨大差別。浩克由於之前已經在多部電影中出現,其建模非常成熟,本劇無非是沿用技術,所以呈現出的效果基本沒有什麼退步,可反觀女浩克,變身之後的CG感不僅濃烈,且細節呈現極為粗糙,面部表情更是經常會出現不自然的情況,

那一頭大波浪,不僅沒有絲滑感,反而特別像小成本動畫片般廉價,全片特效最拉垮的一處當屬第一集結束時的打鬥戲,突然出現的那位高手,無論動作,亦或特效製作皆漏洞百出,放在這樣的大製作上面十分違和。可以理解漫威儘量把錢都花在刀刃上,但旁枝太過敷衍潦草,總讓人生出不夠用心的懷疑。

目前《女浩克》只推出了第一集,對於九集的體量來說,無論人物塑造,還是劇情的推進,現在只能說才剛剛開始,不能以一集的成敗,就輕易斷定劇集的品質,甚至否定後續發展的各種可能。

毋庸置疑,漫威在《女浩克》身上,還是投入了不少精力,並且儘可能進行多種嘗試,但從另外一個角度分析,漫威也沒有把重心放在這位註定無法挑起大梁的超級英雄身上。所以,劇集就呈現出這樣一種狀態,它允許《女浩克》主創們按照自己的思路去進行大膽而天馬行空的想像,同時漫威高層又牢牢守住迪士尼出品劇集的底線,絕不越雷池半步,將本片定格在老少咸宜的合家歡尺度,雖然有些保守,但可以理解。只不過對於普通觀眾來說,這樣的處理方式還是有些惆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