窮人與富人區別在哪?億萬富豪一夜變窮光蛋,用90天賺了75萬美元

2022-08-04     生活像爬山

原標題:窮人與富人區別在哪?億萬富豪一夜變窮光蛋,用90天賺了75萬美元

很多人經常說「窮人思維」與「富人思維」,事實上窮人與富人區別真的是因為思維不同嗎?如何證實這個想法呢?

如果一個富人在一夜之間變成窮光蛋,失去所有的資源與資金,他是從此永遠成為一個窮人,還是能馬上東山再起,再次成為一個富人呢?

一部名為《富豪谷底求翻身》的紀錄片,用3個月的真人實驗向世人展現了富豪成為窮人以後,會如何面對現實,如何開始新的事業之路。

為了考驗富豪的能力,節目組制定了苛刻的參加條件:

富豪必須交出身上所有的現金、銀行卡、信用卡、手機,不准利用之前一切的人脈、資金資源。

只能帶一些隨身衣物,和節目組提供的100美元、一輛舊皮卡、一部舊手機,空投到一個完全陌生的城市。

而富豪要在90天內,用這些資源在陌生的城市賺取100萬美元。

如果挑戰失敗,富豪則要拿出100萬美元來資助節目組,幫扶一些創業人士。

相信很多人看到這個條件都會大吃一驚,90天的時間,用100美元起步,要賺到100萬美元,足足翻了1萬倍,這怎麼可能做得到?

那我們就來看看參加節目的億萬富豪是如何應對這個挑戰的,他是否能達到這個目標?

相信你看完本文,看到3個月來,這位富豪所經歷的一切,一定會對你的人生與事業發展有所啟發,其中也有窮人與富人思維的區別所在。

一、億萬富豪參與挑戰

參加挑戰的富豪名叫格倫·史坦斯,他曾創建了全美第二大借貸銀行Steams,之後以22億美元的價格賣給了黑石集團。

除此之外,他名下還有數十家公司,私人莊園、島嶼、牧場等等,身家以億計算,是名副其實的億萬富豪。

格倫出生在一個非常普通,甚至可以說是貧困的家庭。父母的收入很低,算是社會的低收入者,格倫出生後還患上了先天閱讀障礙症,父母根本無力出錢為他治療。

因為這個病,格倫從小學習成績就不好,小學4年級就不得不因成績太差而留級,這樣的情況一直持續到高中。

所幸,既然格倫成績並不太好,但他知道要通過讀書改變命運,用盡全力,最終還是考入了一個普通的大學。

大學畢業後的格倫先是進入貸款行業工作了2年,也正是這2年的工作經歷,讓他像開掛一樣重啟了自己的人生。

工作2年了,格倫學會了貸款行業內部很多的東西,決定自己出來創業。

正是這個決定讓年僅28歲的他就賺到了人生第一個100萬美元,開始了富豪創業之路,最終成為了一個頂級富豪。

參加這個節目,格倫只想用自己的經歷向大家證明,一個普通人也能通過自己的努力成就一番事業,從窮人成為富豪,有時候差的只是後天的努力,及完全不同的思維模式。

每一個平凡的人,都能夠創造屬於自己的奇蹟。

他更想用這個節目來鼓勵年輕人、創業者,對生活永遠充滿希望。

格倫的想法是好的,可是當節目真正開始的時候,他才知道所要面對的困難比自己想得大得多。

2019年,格倫55歲,他開始了自己人生中一個全新的挑戰,他想證明自己寶刀未老,55歲還能書寫人生新奇蹟。

二、陌生的城市

格倫被節目組空投到了一個名為伊利(Erie)的地方,這是一個位於賓夕法尼州,人口只有9萬的小鎮。

在飛機沒有落地前,格倫根本不知道自己會從哪個城市開始這項挑戰任務。

下了飛機,一輛舊皮卡停在他的面前,接過節目組給的100美元,和舊手機,格倫從此刻開始可以說從億萬富豪變成了窮光蛋,而且在陌生的城市,沒有一個人認識他,一切只能靠自己。

雖然現在的伊利看上去很破敗,但在上個世紀70年代,伊利製造業很發達,曾經還獲得過「全美城市獎」,擁有過輝煌的過去。

只是隨著時代的發現,城市功能的變遷,伊利才漸漸走向了衰落。

在這樣一個經濟不算髮達的小城市想賺到100萬美元,無疑是給挑戰增加了相當大的難度。

伊利天氣非常寒冷,格倫緊緊了外套,開上皮卡,向伊利城市中心開去。

他要解決的第一個問題就是晚上的住宿問題。

如果住旅館,就等同於還沒賺錢就要花費一大筆錢,100美元根本不夠他住幾天的,更何況他還需要用這點錢支撐一日三餐的費用。

這樣一想,格倫就不敢隨便亂花錢了,他最終決定晚上就住在車裡,這樣能省一下筆住宿費用,哪怕伊利夜晚的氣溫低到零下8度。

住宿費可以省下來,吃得就不行。

格倫就到超市買了一些打折的泡麵,就著超市提供的免費水泡了一下就吃,還到超市的衛生間進行了簡單的梳洗,花費11美元。

吃住問題解決了,接下來就是要開始想賺錢的事了。

格倫是一個很標準的商人,多年的金融工作讓他學會了萬事事先進行數據分析計算。

他拿出手機查詢了一下伊利的物價情況,分析得出在這生活一個月至少需要1100美元,由此,格倫決定1周要賺到3300美元,也就是用一周時間賺夠3個月的生活費,除此之外賺到的錢就是盈利了。

那該如何開始賺錢呢?

如果是你,你會選擇如何開始?

也許很多人會選擇先找一份工作過度一下,積累一點獎金再開始創業。

可是在格倫的意識里就沒有「打工」這一詞,因為從他開始創業起,他就覺得打工永遠不可賺到大錢。

他的想法正應了那句網絡流行語:「打工影響賺錢。」

不打工,那要如何賺錢呢?

伊利,這個曾經製造業輝煌的城市,城市裡到處都有很多廢棄的材料,而這些就是格倫眼中的寶貝。

他先在網上查詢二手交易市場消息,看看有哪些東西是有人在收購,有需求去找貨源才是最快捷的變現方式。

他發現有人以400美元的價格收購大型車輛的舊輪胎。

看到這個商機後,他就馬上前往城市裡的垃圾站翻找舊輪胎。

可是一通翻找下,一無所獲,全是一些報廢完全無法再使用的輪胎。

翻了一天的垃圾,格倫累得不行,還把自己搞得臭烘烘的。

格倫不得不花費51美元在一個賓館住了一晚,洗了個澡,換上乾淨衣服,把自己收拾了一番,否則帶著一身臭味也會影響他接下來的工作。

翻找舊輪胎這條路目前來看是行不通,格倫只得重新想辦法賺錢。

他想到了自己的長處——推銷,要知道他可是乾了一輩子推銷員工作了,可謂是輕車熟路。

他在一家寵物玩具公司,找到了一份推銷寵物球的工作,賣掉一個寵物球他就能獲得1美元。

格倫信心十足地拿著球到寵物公園推銷,想著憑藉自己三寸不爛之舌,怎麼都能把球給賣出去。

結果沒想到他在公園裡忙了一早上,講得口乾舌燥,卻沒賣出去一個球,可謂是出師不利。

這時車子也報警沒油了,沒辦法,格倫又花了8美元給車子加油。

為了節省午飯錢,格倫中午找到一家社區收容所,幫他們給當地的窮人發放救濟餐,以此換取一份免費的午餐。

至此,格倫的賺錢之路,遭遇了兩次挫折。

可以說天無絕人之路,這時一家服裝店的老闆找到了格倫,需要一個臨時印刷工人,工作6個小時,格倫獲得了60美元,這也是他來到伊利後的第一筆收入。

之後,他應聘上了一份清潔工作,幫助一戶人家打掃房屋。

一個億萬富豪就這樣在一個普通人家裡幫別人刷起了馬桶,格倫自己都不記得上一次刷馬桶是什麼時候了。

這份工作讓他獲得了80美元的工資。

此時,格倫身上共有169.74美元。拿著這筆平時看不上的小錢,格倫卻覺得比自己以前拉到的巨額投資還有成就感。

三、小商機到來,自己病倒了

來到伊利的第六天,格倫發現街上出現了很多綠帽節的廣告,這是當地一個有名的節日。

別人眼中的熱鬧的節日,在格倫眼中卻是商機。

他二話沒說,拿上自己手裡所有的錢到超市購買了帽子、氣球、T恤等等和綠帽節有關的小商品,準備在節日當天售賣。

買完東西後,他手裡只有4.14美元了,可以說是孤注一擲,不成功則成仁。

結果如格倫所料,在節日當天,他發揮了自己的推銷能力,白天在街上售賣,晚上到酒吧推銷,所有產品銷售一空,連身上穿的衣服都被人買了。

這一單生意,他賺了414美元。

可此時他已經來到伊利7天了,離他最初定下的一周賺3300美元的目標還有很大的距離。

但格倫至少賺到了錢,他也看到了希望。

沒等格倫為這414美元高興多久,他就因為天天住在車裡,氣候又異常寒冷,直接病倒了,不停嘔吐。

再怎麼節省,看病的錢是沒辦法省的。

格倫去了趟醫院,看完病花費了250美元,幸好只是小病,無大障,身上的錢也只有164美元了。

出了醫院後,格倫腦子又開始轉動了,這幾天他也了解了伊利城市的大概情況,心裡還是記掛著那個400美元收舊輪胎的事。

他利用收集來的信息,放棄垃圾廠,開車沿著鐵路周圍尋找別人丟棄的輪胎。

這一次,因為尋找方向對了,格倫很快就找到了一大堆廢棄輪胎,從中翻出了5條能用的舊輪胎。

聯繫了網絡買家後,其中3條以1500美元的價格被收走了。

這樣的結果對格倫來說無疑是意外之喜,他激動地跳了起來。

有了這筆錢,格倫再也不用住在車裡了,他租了間沒有床的小公寓,直接處在地板上,也比睡車裡好。

交了租金、押金,身上又只剩794美元了。

四、真正的創業開始

吃到了倒賣廢舊輪胎的甜頭,格倫把眼光盯到了二車手買賣上,同樣都是變廢為寶,車子的利潤明顯要大得多。

他照慣例開始了解二車手市場行情,開始開車繞著全市尋找賣主。

功夫不負有心人,他從一個急售車的年輕人手裡以700美元的價格收購了一輛二手車。

一番清洗後,掛牌放在路邊出售,2天後就以3900美元的價格售出,凈賺3200美元。

有一就有二,格倫趁勝追擊,又以1500美元買出一輛二手凱迪拉克,仔細清洗後,又以7600美元售出,凈賺6100美元。

格倫手裡的錢從最初的100美元變成了9041.9美元。

還有啥比賣二手車更賺錢的?格倫馬上想到了房產。

同樣操作,他又挪移到了當地二手房市場上。

可是手裡不到1萬美元,怎麼夠買房呢?

格倫想到了銀行可以提供1萬美元的裝修貸款政策和首付政策完全成這波操作。

他選中一套4萬5千美元的雙層別墅,房屋僅空置了一個月,各方面情況良好。他覺得只要稍加重新裝修就能以8萬左右的價格出售,賺3萬多美元。

房子買下了,接下來就是裝修問題。

手裡沒錢,格倫卻沒有找最便宜的裝修公司來裝修,反而找到了當地知名的設計師,請她來幫自己裝修。

既然是知名設計師,費用肯定不便宜,格倫又沒錢,怎麼辦?

這時就顯示出格倫個人魅力的地方了,他居然用自己的口才展示了自己的創業理念,說服了這個設計師加入自己的創業團隊。

就這樣,他的房屋裝修用上了好的設計,還省下了設計費用,可謂是一舉兩得。

在這裡,不得不佩服格倫的口才能力,後面這個能力的運用更是達到巔峰。

可在裝修過程中,又出現問題了。

原本看著非常完好的房屋,等拆開房屋舊裝飾物後發現長滿了黴菌。需要支付5000美元請專業公司清除,格倫雖然心疼,但不得忍痛接受。

之後的裝修,他和設計師都親自參與進來,以便節省人工費。

最終煥然一新的房屋以75000美元的價格出售,凈賺3萬美元。

一套房轉手裝修就賺了3萬美元,可要賺夠100萬美元就意味著90天內要能找到、裝修、出售至少30套房子,3天的時間就要完成一套置換,時間明顯不夠。

格倫拿到這筆錢後,就放棄了繼續倒賣房子的想法。

為了尋找新的創業思路,他前往當地創業扶持中心進行創業諮詢,最後確實開一家啤酒精釀公司。

可要開公司自然就需要員工,要員工就得開工資。

格倫手裡就這點錢,還要開公司,拿什麼發工資啊?格倫的口才再次創造了奇蹟。

他尋找了一些人,告訴大家他找的不是員工,而是創業團隊合伙人,沒有工資,但一旦創業成功後,就能共享盈利。

就這樣,格倫找到了一批認同他的創業理念,願意跟隨他做事的夥伴。

一切準備就緒時,律師卻告訴他,現在辦一個精良啤酒的相關資質至少需要90天。

而這時格倫到達伊利已經18天了,他只剩72天時間了,明顯這條路又堵死了。

這時,團隊的成員開始進行頭腦風暴,有人提出可以開一個燒烤店,搭配啤酒,這在當地屬於空白領域。

自己不能做啤酒,就先賣別人的啤酒。

格倫一聽可行,開始在伊利有名的燒烤店踩點,去品嘗他們做的燒肉,發現伊利所有的燒肉店都不賣啤酒,當下決定聽從團隊的建議,開一家啤酒燒烤屋,取名為「UnderdogBBQ」(譯為:小卒燒烤)。

這個店名更代表著格倫想要帶領團員成員,從無名小卒成長為行業大咖的心愿。

說做就做,格倫開始根據團隊成員的能力,分派他們去做各自擅長的事情,有人聯繫啤酒商,有人研究新的燒烤配方,有人為小店開展宣傳,每個人都分工合作,有條不紊。

用格倫的話來說,他在團隊是服務型領導的定位,他的作用就是充分挖掘團隊成員的潛能,吸引大家為了共同的目標而努力。

五、籌備比賽

格倫團隊很快就找到合適的店鋪,而此時伊利要開始一年一度的肋排節,這是當地有名的節日,各大燒烤店都會參加。

在肋排節會進行燒肉比賽,每年贏得比賽的店鋪、攤位都會受到伊利當地人的熱捧,打出知名度,迎來銷售高峰。

這對於小卒燒燒這個新店來說,無疑是打響自己名氣的最好時機。

格倫非常興奮,告訴團隊成員,他們要參加,而且還要拿獎,同時也定了銷售額達25000美元的目標。

團隊成員卻不看好,畢竟自己只是一個新店,之前也沒有什麼經驗,怎麼可能贏得了其它參加了多年比賽的老店呢?

格倫卻一再保證我們可以贏,請相信我。

受到格倫的鼓舞,團隊成員開始找回了信心,鉚足了勁去拼這次比賽。

就在這時,之前找到的店鋪老闆臨時變卦,不願把店鋪租給他們了。

格倫在伊利創業期間,第一次感覺到了沮喪,為何總是波折不斷。

沒想到團隊成員得到這個消息後,大家紛紛行動起來去尋找新的店鋪,讓格倫瞬間打消了沮喪的心情,這就是團隊的力量。

很快,他們就找到一家比之前店鋪還好的新店鋪,位置更好,設備更齊全,正是格倫團隊需要的。

更重要的問題來了,大家都沒啥開辦燒烤店、參加比賽的經驗,要怎麼辦呢?

格倫說出了自己的格言:

我相信做好200%準備的外行,一定能勝過做好80%準備的內行。

他開始花錢請專業的人士來對團隊成員進行集訓,講解與燒烤店運營的相關知識。

可即使是這樣認真的準備,在燒烤節當天依然出問題了。

距離肋排節開始還有8小時,格倫他們攤位還沒搭建完畢,電沒拉通,所有食材都沒解凍,還因為沒有熱水進行清理,被主辦方相關管理部門叫停。

沒有辦法,大家只能通宵手忙腳亂一個個解決所有問題,所幸最終都搞定了。

肋排節開始,效果出奇的好,他們的團隊有個幽默的黑人小哥特別擅長與顧客開玩笑,調節攤位氣氛。

再加上格倫他們做的燒肉味道確實不錯,沒多久,攤位就排起了長隊。

第一天他們賺了3090美元。

第二天,當地的網紅都來光顧了格倫的攤店,拍攝視頻上傳到網上,越來越多的人來到攤位前購買烤肉,可是沒想到食材沒準備夠,不一會就賣光了。

即使如何,當天收入也有5178美元,團隊成員對這個結果都非常激動。

格倫卻知道不論是開業時沒準備開水,還是後面的食材不足,全是主廚的問題,她應該負這個責任。

可他並沒有責備主廚,只是提醒注意,讓她多準備2倍食材,鼓勵大家繼續加油。

主廚也表示一定會準備好,不再出現這樣的問題。

第三天,生意依然火爆,結果食材又沒了。

明顯主廚沒用心,根本沒按格倫的規定準備食材,這一次格倫沒有忍耐,直接批評了主廚。

沒想到對方不僅沒承認是自己的錯誤,而是當場摔了工具,拎起包就離開了攤位點。

沒了主廚,誰來烤肉?銷售肯定會受影響。

黑人小哥忙站出來當和事佬,勸大家都冷靜一點,格倫也壓下了火氣,和主廚進行溝通。

最終解決了這個問題。

這一天銷售額高達8337.5美元,看著直線上升的營業額,團隊成員開始對贏得比賽充滿了信心。

也就在這天,他們向主辦方提交了參賽的烤肉作品。

六、首戰告捷

第四天,天上開始下起了暴雨,很多攤位都選擇了不出攤,可是格倫卻堅持繼續開下去,他覺得遇到困難是正常的,只有迎難而上才能取得成功。

顯然格倫的堅持是正確的,雖然下著大雨,依然有很多顧客慕名而來。

晚上7點,比賽結果出來了,格倫的攤位獲得了「青少年評審獎」及「2019年全場最佳肋排獎」。

要知道一個新參賽的燒烤店能同時獲得這兩項大獎,意味著不再是無名小卒,而成為了伊利當地有名的燒烤品牌。

團隊成員激動得抱在了一起,他們這時才知道格倫當初說的一切不是畫大餅,而真正帶著大家實現了目標,大家對格倫的信任更是上了一層樓。

這一天,他們的收入為5042元,整個肋排節收入僅為21647美元,沒有達到格倫定的目標。

肋排節結束後,格倫找到主廚談話,把她開除了。

格倫這樣的做法無疑也顯示了一個領導者的果斷,雖然主廚在困難時候和大家一起努力,可是她就像一個不穩定的「炸彈」,不知何時會爆,容易引發團隊新的問題。

為了解決這個問題,格倫不得不做出這樣的決定,雖然看上去有點不盡人情,但卻是為了團隊發展的需要。

七、最終結果

肋排節結束後,格倫開始帶著團隊成員馬不停蹄裝修餐廳,大家很奇怪他為什麼看上去這麼著急,但只想著可能是想儘快開業,並沒有多想。

當餐廳裝修完畢時,第二天就要開業,格倫看著這一切露出了笑容。

因為第二天就是他挑戰的最後一天,他已經努力到這樣了,餐廳是否能達到100萬美元的估值,他不知道。

但此時的格倫覺得結果已經不重要了,他已經證明了自己。

他把團隊所有成員叫到了一起,告訴了大家真相,所有人都露出了無法置信的眼神,之後就是感動,感謝格倫帶領大家所做的一切。

第二天開業,餐廳來了很多人,包括評估師及夫人。

他們品嘗了格倫餐廳的燒烤,評估師聽取了格倫對餐廳發展的規劃,他想把小卒燒烤做成全國連鎖,開始自己的啤酒品牌。

最終評估師給出了75萬美元的估值結果。

這個結果一出,就意味著格倫挑戰失敗。

格倫對此卻淡然面對,他拿出了100萬成立了「Underdog」基金會,用來扶持伊利的創業者。

對於團隊成員,格倫給他們每個人10000-25000美元不等的獎勵金,包括那個被他開除的主廚都有。同時邀請他們成來基金會的董事,管理基金會。

挑戰到這就結束,表面上格倫失敗了。

但事實上,他卻是成功的,一個沒有任何人脈、資金的人,短短90天時間就開起了一家估計達75萬美元的燒烤店,這對於普通人來說已經是個奇蹟。

格倫整個創業過程有很多地方值得我們學習。

他早已是個億萬富豪,過著衣來伸手,飯來張口的生活,卻能在低谷時,放下手段給人印商標、刷馬桶、住冰凍的車裡,正應了那句:「吃得苦中苦,方為人上人。」

有人質疑節目的真實性,其實格倫在拍攝過程中一直和身邊的人說,他想拍一部55歲中年人重新創業的真實生活紀錄片,除了自己的成就,他向別人所講述的一切經歷都是真實的。

而在節目中未曾展現的是,格倫自己身患癌症,在拍攝過程中,他曾經無法進食,只能用一根外接管道,把食物送入體內,而這一切都是瞞著團隊其它成員的。

直到節目播出一年後,才公布了這個真相。

一個55歲身患癌症的億萬富豪,一夜之間變成窮光蛋,卻能在短短90天內再次創業成功,他的創業之路,值得我們每一個人思考與學習。

我們不可能看完格倫的經歷就能成為第二個格倫,但從他身上學到或者說領悟到一點屬於自己的東西,被其觸動,也足夠了。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1f15d38b0ae296d114b97ad6def8c60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