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故事搞懂「ERP」
一天中午,丈夫在外給家裡打電話:「親愛的老婆,晚上我想帶幾個同事回家吃飯可以嗎?」(訂貨意向)
妻子:「當然可以,來幾個人,幾點來,想吃什麼菜?」
丈夫:「6個人,我們7點左右回來,準備些酒、烤鴨、番茄炒蛋、涼菜、蛋花湯......,你看可以嗎?」(商務溝通)
妻子:「沒問題,我會準備好的。」(訂單確認)
妻子記錄下需要做的菜單(MPS計劃),具體要準備的菜:鴨、酒、番茄、雞蛋、作油......(BOM物料清單),發現需要:1隻鴨、5瓶酒、4個番茄......(BOM展開),炒蛋需要6個雞蛋,蛋花湯需要4個雞蛋(共用物料)。
打開冰箱一看(庫房),只剩下2個雞蛋(缺料)。
來到自由市場
妻子:「請問雞蛋怎麼賣?」(採購詢價)
小販:「1個1元,半打5元,1打9.5元。」
妻子:「我只需要8個,但這次買1打。」(經濟批量採購)
妻子:「這有一個壞的,換一個。」(驗收、退料、換料)
回到家中
準備洗菜、切菜、炒菜......(工藝路線),廚房中有燃氣灶、微波爐、電飯煲......(工作中心)。妻子發現拔鴨毛最費時間(瓶頸工序,關鍵工藝路線),用微波爐自己做烤鴨可能就來不及(產能不足),於是決定在樓下的餐廳里買現成的(產品委外)。
下午4點,電話鈴又響:「媽媽,晚上幾個同學想來家裡吃飯,你幫準備一下。」(緊急訂單)
「好的,兒子,你們想吃什麼,爸爸晚上也有客人,你願意和他們一起吃嗎?」
「菜你看著辦吧,但一定要有番茄炒雞蛋。我們不和大人一起吃,6:30左右回來。」(呵呵,不能並單處理)
「好的,肯定讓你們滿意。」(訂單確認)
雞蛋又不夠了,打電話叫小販送來。(緊急採購)
6:30,一切準備就緒
可烤鴨還沒送來,急忙打電話詢問:「我是李太太,怎麼訂的烤鴨還沒送來。」(採購 委外單跟催)
「不好意思,送貨的人已經走了,可能是堵車吧,馬上就會到的。」
門鈴響了,「李太太,這是您要的烤鴨。請在單上籤一個字。」(驗收、入庫、轉應付帳款)
6:45,女兒的電話:「媽媽,我想現在帶幾個朋友回家吃飯可以嗎?」(呵呵,又是緊急訂購意向,要求現貨)
「不行呀,女兒,今天媽媽已經需要準備兩桌飯了,時間實在是來不及,真的非常抱歉,下次早點說,一定給你們準備好。」(哈哈,這就是ERP的使用局限,要有穩定的外部環境,要有一個起碼的提前期)
送走了所有客人,疲憊的妻子坐在沙發上對丈夫說:「親愛的,現在咱們家請客的頻率非常高,應該要買些廚房用品了(設備採購),最好能再雇個小保姆。」(連人力資源系統也有接口了)
丈夫:「家裡你做主,需要什麼你就去辦吧。」(通過審核)
妻子:「還有,最近家裡花銷太大,用你的私房錢來補貼一下,好嗎?」(哈哈哈哈,最後就是應收貨款的催要)
小結
現在還有人不理解ERP嗎?記住,每一個合格的家庭主婦都是生產廠長的有力競爭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