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三,糖瓜粘」,臘月二十三,是北方的「小年」。小年,又稱祭灶節、灶王節,是漢族民間傳統的節日。雖然現在「給灶王爺上供」這一風俗在城市不常見,但從這天開始,年味開始濃了,家家戶戶都開始了春節的採買及美食準備工作。
北方此時已進入「三九」,即冬季最寒冷的時刻,因此在飲食上要注意驅寒、暖身。今天我跟大家分享2道好吃不膩的靚湯,取材容易,用料簡單,口味清香,營養豐富,在此基礎上還可變化出多款好湯。用精美的器具裝點一下,做為年飯湯品也是極好的。
---【牛脖骨幹絲湯】---
牛脖骨,即牛的脖子,骨質緊硬,肉質細膩,隨便煮煮就是一鍋好湯。以此為湯底加一些食材,就是口感豐富的養生湯,就如這鍋牛脖骨幹絲湯,蛋白質和膳食纖維「噌噌」上漲,卻依然美味難擋。
【材料】 牛脖骨3斤,姜1塊,八角1顆,鹽3克,水適量;豆腐皮(千張)3張,黑木耳1碟,胡蘿蔔半根,油菜葉10片
【製作】
1. 牛脖骨沖洗乾淨;
2. 入涼水鍋,中火煮沸,及時撇去浮沫;
3. 薑片和八角入鍋;
4. 小火燜煮3-4小時,如果用高壓鍋40-60分鐘;
5. 豆腐皮、胡蘿蔔、水發黑木耳、油菜葉清洗乾淨;
6. 分別切細絲;
7. 豆腐絲入開水中焯燙2分鐘撈出;
8. 胡蘿蔔焯燙30秒;
9. 黑木耳絲焯煮2分鐘;
10. 待牛脖骨煮到軟爛時,先將豆腐絲入鍋煮2分鐘,再放入胡蘿蔔絲、木耳絲、油菜葉絲,撒鹽,混合均勻出鍋。
【蘋果私房話】
1. 牛脖骨可以用其它易取好吃的食材代替,比如牛棒骨、豬大骨、雞架等;
2. 豆腐絲焯水可去掉大部分豆腥氣,更能突出湯的清香;
3. 油菜葉是取其綠色,為此湯增色;
4. 如果有鹹肉可放一些,味道更加鮮美。
---【芋頭雞湯】---
冬季喝雞湯,不但能及時驅寒,更能補充優質蛋白質,強身健體。加幾顆小芋頭同燉營養更豐富。滑溜軟糯的芋頭一抿就碎,隨著鮮美雞湯滑入胃中,忽地一下,溫柔之感油然而生。
【材料】土雞1隻,小芋頭6顆,小人參1株,料酒20克,鹽少許,香蔥末少許,水適量
【製作】
1. 土雞清洗乾淨;
2. 剁大塊,再用涼水揉洗兩遍,去掉多餘的血水;
3. 入涼水鍋,中火煮開;
4. 撇去浮沫後,倒20克料酒,不要蓋蓋子,讓熱汽隨著酒精蒸髮帶走腥氣;
5. 小人參整根入湯中,沒有可不放;
6. 小火燜煮2小時;
7. 小芋頭削皮切塊,用量可隨喜歡增減;
8. 待雞塊煮到滿意口感時,加芋頭煮15分鐘,起鍋前撒鹽、香蔥末。
【蘋果私房話】
1. 及時撇去血沫可使湯汁清澈、湯味更濃香;
2. 土雞骨頭肉緊,煮的時間可根據其特點及個人喜好的口感來調整;
3. 芋頭可換成山藥、胡蘿蔔、甜玉米。
「用愛製作美食,用心記錄美好;用簡單的做法呈現食材的醇正味道」。我是Meggy跳舞的蘋果,曾經當了18年英語老師,現在是「為愛下廚房」的家庭煮婦、美食作家、多平台特約美食原創作者、健康管理師、ACI國際註冊營養師。美食著作《百萬點擊量的家常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