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明一碗水端平,孩子依然覺得偏心,2娃家庭到底父母該咋做

2023-04-17     陪寶寶寫日記

原標題:明明一碗水端平,孩子依然覺得偏心,2娃家庭到底父母該咋做

明明一碗水端平,孩子依然覺得偏心,2娃家庭到底父母該咋做?

最近,表弟媳對他兩個兒子的抱怨,幾乎到了眾所周知的地步。

弟媳家有兩個兒子,大的10歲,小的5歲半。老大性格比較內向,話很少,孝順懂事,平時放學都會幫著奶奶做點家務,對父母的要求也是全力做到,沒什麼怨言。

而老二的性格就截然不同,活潑好動,話很多,而且很自戀,那就是一個行走的表演大師,不管對誰,都能哄得別人很開心,深得長輩的喜愛。

在外人看來,兩個兒子,一個成熟穩重,一個活潑可愛,弟媳還有什麼好抱怨的呢?可恰恰就是這樣的性格,才讓弟媳頭疼不已。

老大現在脾氣很暴躁,壓根就沒法交流,總說爸媽都只疼弟弟,以前總和弟弟一起出去玩,現在變得愛搭不理的,甚至有時還會動手。

弟媳一直不明白問題出在哪,她堅稱自己一直都是一碗水端平,不管買禮物還是花錢,都儘可能地做到一模一樣,難道只是因為弟弟小一些,多陪了他一段時間,就讓哥哥吃醋了?

家裡有兩個孩子,明明自己已經儘量做到一碗水端平,為什麼還會讓孩子覺得你偏心?怎麼做才能讓他們感覺到公平?

這是很多二孩家庭都有的困擾,但這種想法本身就是錯的。

為什麼不能一碗水端平?

手心手背都是肉,做父母一定要一碗水端平,絕不能太偏向某個孩子,但你越是這樣做,越有可能讓每個孩子都覺得你對他不好。

1、老大會感覺被忽視,不公平。

當家裡只有老大時,所有的人都聚焦在他身上,照顧得無微不至,孩子也獲得了家人100%的呵護。

可一旦有了小的,家長的愛就會被分散了,哪怕父母仍然覺得自己還是很愛老大,但對孩子來說,他還是會感覺父母對自己的關心不夠了。

2、壓根做不到。

成為父母后,你就會發現,雖然你心裡上想要做到一碗水端平,但真的是心有餘而力不足,你不可能做到100%的公平。

尤其是當老二更小,需要花更多的時間來照顧時,你分給老大的時間就會相應減少,取捨也就成為常態。

其次,父母會下意識地對兩個孩子進行比較,有比較就會有差別,必然會有一個更容易得到父母的喜愛。

比如有些父親更喜歡女兒,有些母親更喜歡兒子,有些父母喜歡嘴巴甜,會哄他們開心的,有些父母會喜歡和自己性格更像的。

總之,不管父母偏向哪一個,另一個就很容易被忽視。

最後,人都有心疼弱者的心態。

在父母心裡,年齡小的孩子,理應接受的照顧更多一點,而年齡大的,就應該讓著小的,在他們看來這是常理,不需要解釋,可這樣的做法,只會讓父母內心的天平更偏向年齡小的孩子一些。

所以,對父母來說,內心裡都是疼愛每一個孩子的,但現實擺在眼前,沒有人能夠做到真正的一碗水端平。

正確對待兩個孩子的方法是什麼?

如果你懂的「不要一碗水端平」的道理,那可以試試以下這5個方法,可能會讓孩子變得更親密,也更和諧。

1、幫助老大樹立威信,成為弟妹依賴的人。

首先,父母可以通過繪本,動漫,身邊的故事等等方式,加上自己言語的引導,讓老大明白自己對弟弟妹妹是有照顧的責任,增強他的責任心。

其次,孩子們有了矛盾後,父母儘可能地可能地少參與,不要充當裁判的角色,而是要將主動權和決定權交給老大,引導他獨立思考,找到問題解決的方式。

處理的次數多了,就能讓孩子擁有更強烈的責任心,以及處事的公平,和對弟妹疼愛的觀念。

最後,當老大犯錯時,不要當著弟妹的面直接批評,甚至動手打罵,試著先肯定,然後找到機會,單獨和老大溝通,讓他知道自己錯在哪裡。

這樣,既能維護老大在弟妹面前的權威感,也能幫助他知道自己錯在哪裡,並及時改進。

2、公開表揚,單獨批評,注意方式。

這一點幾乎是所有溝通的鐵律,對於孩子也是這樣。

不要認為孩子年齡小,就可以肆無忌憚地忌憚地斥責打罵,相反,孩子的自尊心也很強,如果不注意方式方法,會引起他們激烈的反抗和逆反心理,適得其反。

表揚孩子,一定要當著大家的面,落到實處,而批評,則需要單獨,私密,用更加溫和的方式進行,只有這樣,才能讓孩子感受到父母的關愛,增加自信。

3、對2個孩子不比較,不下 定論。

每個孩子都具有唯一性,都有自己獨特的優勢和弊端,作為父母,一定要學會,不要抱著希望「孩子必須完美」的想法,而一味地去挑剔,去比較。

接受孩子的不完美,發揚他的長處,幫助孩子彌補自己的短板,才是幫助孩子健康成長的正確方式。

4、讓孩子感受到你對他的愛是獨一無二的。

生活中,我們會發現當媽媽督促老大寫作業時,老二就會認為,媽媽在陪姐姐而不陪我,內心就會覺得特別不平衡,會用摔東西,哭鬧等方式,試圖引起媽媽的注意,最終達到讓媽媽陪自己的目的。

遇到這種情況,媽媽可以試著告訴老二,我這會兒在陪姐姐寫作業,大概需要兩個小時,之後我就再過來陪你。

這樣提前告知的方式,會讓老二在覺得被尊重的同時,也能明白,媽媽對彼此都是公平的,更能讓他感受到父母對自己的愛護,也減少對老大的敵意。

5、教會孩子如何相處得更好。

父母的引導終究只是外力,只有讓孩子們內心真的接受彼此,相互愛護,才能從根本上解決問題。

比如老大可以把大的梨子留給老二,但是老二也需要把自己喜歡的小零食分享給老大,在交換的過程中,讓孩子們學會彼此分享,慢慢營造出溫馨的家庭氛圍,才是授人以漁的正確註解。

不管是出於人性還是現實,大部分的二孩家庭,父母都很難做到一碗水端平,你越是想做到公平,結果往往越糟。

試著從這一刻開始,放下一碗水端平的想法,給予每個孩子獨一無二的愛,也許,生活會出現另一番美好的景象。

作者:等風來
兩個孩子的職場媽媽,左手執筆右手帶娃,喜歡讀書、寫作、畫畫、堅信即便生活一地雞毛,內心也要擁有自己嚮往的詩和遠方,關注我,持續給您提供更多育兒乾貨。

(圖片來源於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1e4e9186f4052f8181d7c12fb067120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