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過這篇文章你可以收穫
1. 引爆VR行業的現象級產品是什麼?
2. 中國XR行業為何滯後美國1-2年?
3. 科幻電影中的XR產品離我們還有多遠?
「人們總是高估了未來一年到兩年的變化,而低估了未來十年的變革。」比爾·蓋茨在聊到語音識別技術,曾說過這樣一句話。
事實上,不僅是語音識別技術,很多新的技術出現,都會很快地進入一個預期過高的階段,而它過了這段時間後,就會迅速地跌到谷底,之後才會有一個較為平緩的產品疊代和技術爬升。
VR,更是其中的代表。
2014年,Facebook花了20億美金,收購一家「小作坊」般的虛擬現實公司Oculus,一下子點燃了VR的市場。
所有的熱錢和資本都迅速湧入其中,一夜之間,衣食住行都能加上「VR」,「VR+」與「+VR」似乎成了所有行業未來發展的方向。
然而過度的宣傳過去,VR很快就進入一個低谷。甚至在資本圈裡,有了「聞R色變」的說法——投資者只要聽到「R」字,不管是AR還是VR,就直接不看了,因為投資失敗的案例比比皆是。
隨著技術的沉澱和發展,無論是VR還是AR、MR,都進入了穩步發展的階段。在新基建的推動之下,整個行業開始了復甦與爆發。
(本期內容出自造就x張江「新基建」系列直播第二期——視覺新視界)
孫立 影創科技集團創始人兼董事長
01 VR的復甦與爆發
2014年,Facebook花了20億美金,收購了虛擬現實公司Oculus,掀起了VR的巨潮;
2019年,Oculus Quest面市,以一體化的沉浸體驗和399美元的低價,成為了VR行業具有跨時代意義的產品。
而僅在一年之後,Quest第二代也登上市場,再度成為了引爆行業的現象級產品。
作為VR行業第一款真正意義上進入C端的產品,Quest在不到一年的時間裡,就已經賣出了百萬餘萬台,明年的預計銷量也達到了500萬台。
扎克伯格甚至在最近一次的FacebookConnect 大會上說,未來幾年內VR設備有希望每年賣到1000萬台。
千萬級的銷量,已經可以比肩任天堂switch等遊戲設備了,實際上已經讓VR設備進入到了電子消費品的領域。
Oculus Quest (左) ;OculusQuest 2 (右)
而除了銷量上的突破,這款產品還真正的留住了客戶。
Quest的開機率非常高,同時它的月活躍用戶量甚至達到了設備銷量的70%,再也不是過去我們認知里,看看電影體驗體驗「過山車」,就放到書架上吃灰的VR。
而高的活躍率也為它的內容生態帶來了非常好的營收——從一開始,開發者們只能公益性地做一些免費的APP;到現在,已經有20多個開發商,通過銷售VR軟體,達到了百萬美元級的營收。
這樣的數字給整個行業帶來了非常重要的強心針。
據Superdata統計數據顯示,2019年,VR頭顯全年出貨量為570萬台
從2018年到2019年,VR的市場從560萬增長到570萬,看似沒有很大的增長,但其中mobile VR 的數量下降了一倍多,這是一個非常重要的指標。
所謂Mobile VR就是市面上能買到的最劣質的盒子VR——一個塑料盒或者紙盒,你把手機插進去後就能體驗到VR。這種產品雖然稱為VR,但卻是我們行業內的「毒瘤」。
各式各樣的VR產品:從劣質的紙盒VR到一體式VR設備
它讓大家快速地認識到VR,卻也讓大家對VR的印象跌到谷底。人們覺得一個手機加兩個放大鏡就是VR,這樣的VR體驗既不沉浸,又非常眩暈。
相反,增長最快的就是Quest這類的一體化產品,從120萬增加到了280萬,翻了一番還多。
壞的產品在減少,好的產品在增加。所以IDC預計,VR頭顯出貨量有望在2021年增長46.2%,到2024年將以48%的復合增長率增長。
IDC對全球VR頭顯設備的預估
而市場的高速發展的背後,是技術的逐漸成熟。
從顯示上來看,解析度和視場角都得到了很大的提升。
VR的解析度從2016年的只能做到2K,到2019年的普遍4K,我們帶上VR眼鏡已經不會再有顆粒感和明顯的紗窗效應了。而未來,VR的解析度可能到12K以上,甚至可以實現視網膜般的體驗。
視場角也從原來的70度左右,到現在的100度以上,讓用戶體驗更具沉浸感。
從2016到2019到未來,VR技術不斷成熟
而更為重要的是交互體驗的提升——對於VR而言,一個小白用戶戴上設備之後,他看到3D的效果,第一反應就是伸手去摸它,因此交互體驗對於VR至關重要。
從2019年開始,得益於計算機視覺和人工智慧的發展,VR的追蹤方式和自由度得到了極大的改善。
VR的追蹤方式:Outside-in(左)與Inside-out(右)
以前VR設備採用的是 Outside-in 的追蹤方式(如圖)——它需要在外部環境中提前安裝好紅外或雷射的發射塔,才能檢測到你在房間中的位置。
這樣的配置會花費很多的時間,同時也會產生非常大的使用空間限制,對消費者非常不友好。
而現在已經可以使用 Inside-out 的追蹤技術——VR設備上的攝像頭會拍攝你所在的環境,當你移動時,它拍攝的內容就發生了變化,通過AI,就能反向計算出你在空間中的位置。
追蹤技術升級之後,隨之而來的便是自由度的提升。
三自由度(上)在XR世界中一般包含三個旋轉自由度;六自由度(下)包含三個位移自由度和三個旋轉自由度
以前的VR設備中,你只能體驗三自由度(3DoF)——只能旋轉,而不能前後移動。而現在的VR一體機已經可以實現六自由度(6DoF),你不僅可以旋轉,還可以走動,這更符合我們人在現實世界中的體驗。
而對於手部交互而言,六自由度可以讓我們做出更精準的動作,比如用槍瞄準,或者拿起刀劍在空中揮舞。
有了交互體驗的提升,VR行業才能開始真正意義上的內容開發,整個行業也因此迎來了一次爆發。
02 從VR到XR:中國的機遇與挑戰
那麼美國的VR市場已經被Quest所引爆,那麼中國呢?
從以往的市場表現來看,中國在這個領域一直跟隨著美國,比美國落後大概1-2年的時間。
所以中國的VR市場正在復甦,很有可能1-2年後國內相關的產品和遊戲的銷量,也會達到Quest如今在美國的表現。
而除了遮擋式、沉浸式的VR,整個XR行業都在復甦。
VR/AR/MR的概念區別
XR包括VR、AR、MR。相較於VR的頭盔設備,AR/MR的設備更接近普通眼鏡,使用者也是可以透過眼鏡看到外界的環境。
而AR與MR的區別則在於虛擬的內容是否能與現實環境融合。
舉個例子,AR中的明星產品GoogleGlass,它比較多的是顯示一些數據或者提示類信息,而這些信息是一直疊加在眼鏡之上的,是隨著人的位置來移動的,並不能讓我們觸摸和操作。
相比之下,MR的要求更高,它的虛擬內容和現實環境的位置有融合關係,比如你看到一個虛擬的杯子,你便可以把它放在現實的桌子上,杯子的位置是和現實世界相對的。
所以MR設備需要能認識環境,因此它對計算的要求也更高。
AR眼鏡(上)與MR眼鏡(下)的體驗區別
而正因為MR和AR可以看到現實的特性,它們便比VR更有可能成為,未來廣泛使用的通用平台。
我們可以想像下未來的生活,當我戴上這樣一副眼鏡,我又能看見外面,我又能看見虛擬世界。
那時候我可能就不再需要手機這類電子設備了,我可能手一伸出來,就出現一個虛擬的手機螢幕,我就可以在上面完成撥號。
甚至電腦也不用了,我在空中一划,出來一個虛擬的螢幕和鍵盤,我在空中就可以實現打字。
一切螢幕的載體也都可以不需要,因為一副眼鏡能夠在任何地方創造出一個螢幕。這樣,它便能在我們的生活、學習、工作中去更廣泛地使用。
因此所有的科技界的公司都認為,AR/MR在未來的增長中會超過VR。
MR/AR設備未來可能會替代智慧型手機
當然從人們目前所用的PC和移動終端,過渡到混合現實的終端,可能還需要很長的時間,因為一些硬性的技術壁壘還需要解決。
首先是光學顯示系統需要有革命性的變化,MR眼鏡設備才能做得更加輕巧。
同時,一些目前國內被卡脖子的技術也亟需突破,例如晶片,要實現混合現實的功能至少也需要10nm的移動端晶片。
而更為重要的是,目前我們一直都缺乏國產的作業系統和內容生態。
中國XR產業發展的局限
要做一個新的系統可能很簡單。但是既有的系統上,已經有數以萬計的開發者在上面開發內容,要把這些內容全移植到新的平台上去,工程難度和商業難度都是十分巨大的。所以新作業系統的形成更需要時間的機遇。
就像只有在PC高速發展的時代,才誕生出了Windows、Linux等作業系統,在智慧型手機快速發展的時候,出現了IOS和安卓系統。再往後想要顛覆它們就十分困難。
也正因如此,對於正在復甦的XR行業,作業系統大有可為。同時中國的XR行業,也需要基於國產的作業系統,與開發者一起建立起完整的內容生態。
03 新基建下的虛擬視界
XR行業正在「涅槃」,而結合新基建它也將煥發出更強的活力。5G,便是開啟虛擬視界的第一把鑰匙。
5G+雲遊戲,毫無疑問為MR的內容發展提供了極大助力。通過連接5G,MR就可以直接連接到雲端的電腦,讓消費者玩到更多的遊戲。
同時原來只能在手機上玩的遊戲,也能通過MR設備放大到任何螢幕,大大提升遊戲的體驗。
當然不僅如此,5G結合MR更酷的是,它還可以帶來全息的通話與會議。
《王牌特工》中的全息會議
戴上眼鏡,我們看到的不再是一個平面的視頻,而是一個立體的人,就像電影《王牌特工》里看到那樣——虛擬的人就出現在我們面前,然後我就可以跟他進行近距離的交流。
這樣一種全新的通訊方式,也會讓我們未來的生活更加得高效與便利。尤其像在新冠疫情這樣的特殊事件中,人們就可以通過這樣一種方式,拉近人與人之間的距離。
5G+XR的關鍵技術
而這都得益於5G的技術——高帶寬,能讓MR可以傳輸更加清晰的和更高解析度的畫面;雲渲染技術,可以讓虛擬人物模型的精度也大幅提高。
同時,通過5G的通訊通道,原本在終端的很多算力都可以搬到了雲端,而本地只保留通訊、計算機視覺、交互等非常必要的模塊,而本地的算力資源,還能夠讓眼鏡可以越來越小。
甚至人們可以錄一段全息的影像,把它永久地保存起來。在5G+MR的應用下,這些看似超越時空的存在,其實都不是科幻片,而已經實現了。
5G技術全面升級XR產業
此外,結合5G、大數據、人工智慧和工業網際網路等其他新基建的內容,XR還可以為在線金融、在線醫療、在線教育、在線購物等多個領域賦能,促進在線經濟的發展——
未來的展會,不用人擠人地跑到現場,一個VR的頭盔就可以沉浸地進入展覽之中;未來的購物,一定會讓你剁手剁得更快,因為所有能買的東西都看起來非常真實,你看到都想往自己購物車裡去塞……
未來的XR,一定是一項結合了大數據、人工智慧等的全新技術。它也將在消費、生活、教育等方方面面,為我們帶來質的改變。
(本文未經造就授權,禁止轉載。)
編輯 | 柴朝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