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新口服靶向藥物國內外同步上市,開啟特應性皮炎的慢病管理時代

2023-12-11     健康報

原標題:創新口服靶向藥物國內外同步上市,開啟特應性皮炎的慢病管理時代

「近年來,我國皮膚科的研究發展迅速,尤其在特應性皮炎治療方面,越來越多參與到全球多中心臨床研究中,使得不少創新藥物,如JAK1抑制劑烏帕替尼等能夠與國際同步上市,給患者帶來更多的新選擇。」12月7日,由中國醫師協會、中國醫師協會皮膚科醫師分會主辦的2023年「第十八屆中國醫師協會皮膚科醫師年會暨全國美容皮膚科學大會」在上海市舉辦。上海市皮膚病醫院副院長、同濟大學醫學院銀屑病研究所所長史玉玲教授介紹了特應性皮炎最新的研究進展。她也呼籲,加強國際科研合作,共享信息、經驗,鼓勵年輕醫生打開視野,拓展思路,開展創新的高水平研究。

特應性皮炎是一種常見的慢性、復發性、炎症性皮膚病,主要症狀是皮膚乾燥,慢性濕疹樣皮損和明顯瘙癢等。在我國,特應性皮炎的患者人數已超過7000萬。因瘙癢導致的睡眠質量下降、社交受限等,也為患者帶來了沉重的身心負擔。

上海市皮膚病醫院副院長、同濟大學醫學院銀屑病研究所所長史玉玲教授

「近幾年,基於對免疫學機制的不斷探索,特應性皮炎的臨床研究進展非常快。隨著JAK1抑制劑這類口服靶向小分子藥物的上市,臨床治療有了更多選擇,比如在2022年2月獲批的JAK1抑制劑烏帕替尼。」史玉玲介紹,過去,特應性皮炎的治療藥物以激素、傳統免疫抑制劑為主,而新上市的小分子藥物,安全性好於傳統免疫抑制劑,可以長期使用。儘管停藥後不能控制復發,但在保證規範化隨訪的前提下,可以長期維持患者的皮膚狀態,使特應性皮炎可以像高血壓、糖尿病等慢病一樣進行長期管理。時下,針對患者的不同情況而採取的個性化管理策略,也將成為特應性皮炎疾病管理的新趨勢。

據悉,在上海市皮膚病醫院特應性皮炎診療中心,臨床醫生團隊會為患者制定「診前、診中、診後」的整套方案,搭建慢病管理系統,開展線上隨訪,並通過微信公眾號推送相關健康知識。此外,科研團隊也在不斷加快基礎研究,進一步探索特應性皮炎的發病機制,以期為新藥研發提供思路。同時,該中心還不斷強化臨床研究,牽頭多個中心共同開展基於真實世界的前瞻性隊列研究,以評估傳統藥物和創新藥物的臨床效果,收集中國人群的循證依據,指導完成相關指南和共識,規範、優化臨床診療策略。此外,研究團隊與澳大利亞團隊合作,嘗試將納米藥物遞送系統引入外用劑型,通過納米微針提高藥物的滲透性,以獲得更好的療效。

「近兩年來,我國治療特應性皮炎的創新藥物與歐美國家近乎同步上市,這預示著我國特應性皮炎的治療水平已與國際接軌,同時也啟示我們需要更積極地開展國際合作。」作為國際銀屑病協會理事,史玉玲表示,「在國際合作中,我國的基層研究平台和條件並不比國外差,甚至在某些方面更優,但英語水平和打開國際視野是科研工作者仍需要提高的地方。中國的年輕學者應更加主動地開拓國際視野和參與高水平的研究平台工作。」在史玉玲看來,培養年輕醫生,不僅要根據他們各自的特點和優勢來搭建舞台和設定計劃,也要為他們提供更多參加國際會議的機會,鼓勵醫生與國際專家交流。

今年5月,五年一次的國際皮膚病研究學術會議在日本東京召開。史玉玲帶領團隊成員參會,希望年輕醫生了解最頂尖學者的研究方向。史玉玲很早就開始重視國際合作,鼓勵年輕醫生出國參加學術會,並為他們提供科研經費,並與美國、澳大利亞等國際先進團隊聯合培養博士,為他們搭建與國外教授溝通的橋樑。「這些長期合作對於團隊的發展非常重要。」史玉玲說。

文:王瀟雨

編輯:連漪

審核:孫夢

喜歡就告訴我們您「在看」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1cf0a5957346d6a8204b808ad38afe5c.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