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當「霸總」,就愛燒菜!浙江「00後」做西餐奪世界冠軍

2024-09-18     山西新聞網

「中國選手,西餐烹飪冠軍!」北京時間9月16日凌晨,法國里昂第47屆世界職業技能大賽(下稱世賽)頒獎現場,響起熱烈掌聲,送給來自浙江寧波的00後小伙康邦成。

最近一周,法國里昂匯聚全球目光,全世界1400多名頂尖選手在此比拼職業技能。四天賽程,總計21小時比賽時長,22歲的康邦成用西餐征服48名評委,實現了中國選手世賽「烹飪(西餐)項目」金牌零的突破。

來自中國的「燒菜機器人」

10分鐘做6道菜

世賽烹飪(西餐)項目,需要選手依據比賽現場提供的設備材料、食物清單及比賽要求,完成菜單設計、菜品製作,考量選手場地適應能力、烹飪技巧、食品安全等綜合職業技能。每位參賽選手需要在4天時間內完成四個規定模塊的比賽內容。

「第一天比拼菜品精緻;第二天測試廚藝知識;第三天評比做菜速度和口味;第四天考驗西餐烹飪基本功……」康邦成說,這是自己6年比賽經歷中,難度最高、最磨人的一次烹飪挑戰—— 80%菜品需要選手純手工製作,比賽時間和需完成的菜品數量有嚴苛規定,難度頗高。

開賽首日,他接到一個題目,讓人覺得幾乎不可能完成:10分鐘內完成6道菜,包含兩份牛排、一份煎海魚、一份芝士火雞腿脆吐司三明治、一份素食三明治、一份雞胸肉法棍三明治。

「時間有限,我只能預估訂單內容,比如一般賽題里牛排需求大,我就提前把牛排煎至三分熟備著。」康邦成說,整場比賽非常考驗選手臨場應變能力。很多缺少經驗的選手手忙腳亂,導致多個比賽廚房變成「事故現場」,有的不慎引發廚房起火,多名選手切破了手指……這些都是比賽的嚴重扣分點。

康邦成在比賽中同樣坎坷。因為比賽的廚房距離「開賽」命令發出點較遠,他起初沒留意到開賽時間,動手足足比其他選手晚了25分鐘。他一再安慰自己不要著急,沉住氣,最終比規定時間提前了30分鐘完成菜品。

賽後,裁判們對康邦成的出菜速度、菜品質量十分驚訝,齊聲鼓掌,還稱他「Chinese Cookingrobot(中國燒菜機器人)」。

家有上市公司的「霸總」

當上了西餐「小廚神」

本來,在家人眼中,康邦成理應上大學、在國外讀研,再繼承家業,成為爸爸創辦的上市公司的「霸總」。

然而,康邦成堅定地選擇了自己的路。中考後,他放棄重高,選擇了寧波古林職業高級中學西餐烹飪專業。當時除了他媽媽以外的家人都極力反對,父子兩人甚至一度陷入冷戰。朋友們也不理解,「每天至少削40公斤土豆和胡蘿蔔,何必自討苦吃?」

面對質疑,康邦成沒有多解釋,而是用一次次的比賽成績回應。開學第二個月,康邦成參加寧波市青年廚師挑戰賽獲得銅牌,和爸爸的關係也開始緩和。

通過6年學習、訓練,康邦成在大賽中一路「過五關、斬六將」。他曾獲得第一屆全國職業技能大賽、中東歐國際美食邀請賽等多個賽事冠軍。今年3月,他在國家隊6進1選拔賽上獲得第一名,拿到了全國唯一一張直通第47屆世賽的「入場券」。

最近兩年,康邦成為了提升技能,學習足跡遍布七八個國家,還到北京、上海、山東、重慶、吉林多省市拉練。在朋友們的眼中,他是個沒有自己生活的人,每天24小時,除了6小時在宿舍外,其餘時間都在訓練或去訓練的路上。

如今,畢業後的康邦成已經成為寧波古林職業高級中學的西餐烹飪老師。他說,國內西餐烹飪職業技能人才普遍短缺,希望大家通過世賽看到職業教育同樣精彩,扭轉對職業教育的刻板印象。

世賽結束後,康邦成除了繼續鑽研西餐烹飪外,還有兩個心愿——培養西餐烹飪專業學生亮相世界舞台,推動浙江西餐烹飪人才培養;此外,他還計劃著實現小時候的夢想:「開一家西餐廳,把專業技能、比賽成果帶到百姓餐桌上。」

記者 吳越

(責編:王丹、劉洋)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1cef1286464148c889ad27de1a1717e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