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把梁山泊看作一家公司的話,其發展歷程也是一部不折不扣的企業史,有著創業期、成長期、成熟期等特點鮮明的階段劃分。宋江是怎麼廢除排名制度的?
由"白衣秀士"王倫開辦的創業型企業梁山泊,早期最為核心的組織管理制度是排名制。初創時期的第一把交椅自然是王倫來坐,然後依次是杜遷、宋萬、朱貴;林沖幾經周折上了梁山之後,排在朱貴前面,坐了第四把交椅。後來,晁蓋帶著吳用等六人進入梁山泊之後,雖然發生了火併王倫等大變故,但依然沿用了這種排名制。
在"江州事變"發生後,宋江帶著二十餘位新頭領投奔了梁山泊,"把了接風酒,都到聚義廳上",晁蓋便請宋江為山寨之主。場中人"及時雨"顯然不敢當真,再三推晁蓋坐了第一位,自己坐了第二位,吳學究坐了第三位,公孫勝坐了第四位。
此時,初來乍到的宋江展現了其領導者本色,看似不經意地說了一句足以改變梁山泊激勵體制方向的話:"休分功勞高下,梁山泊一行舊頭領去左邊主位上坐,新到頭領去右邊客位上坐,待日後出力多寡,那時另行定奪。"
雖然在董事會裡宋江位在晁蓋之下,但是,宋江一句"休分功勞高下"就已經將梁山泊改姓為"宋":不管以前功勞、資歷如何,對於董事會之外的人來說,以前的排名統統不算,以後按照功勞重新考核,再評定座次。在三十六個頭領組成的中層領導團隊中,梁山泊舊將有九名,隨宋江新入伙者則多達二十七名,在數量上占據了絕對的優勢。
宋江這道廢除排名制的"一號命令"可謂公私兼顧。於私來說,為宋系人馬立足梁山打下了堅實的基礎;於公而言,這個根據"日後出力多寡"再定座次的"一號命令"就相當於企業管理中常用的"鲶魚效應",有效地激發了員工的工作熱情。
在一個團隊中,時間久了,內部成員由於互相熟悉,就會缺乏活力與新鮮感,從而產生惰性。當把"鲶魚"放到一個老團隊裡面的時候,那些已經變得有點懶散的老隊員迫於對自己能力的證明和對尊嚴的追求,不得不再次努力工作,以免自己在業績上被新來的隊員趕超。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1bPLJXAB3uTiws8KGDEp.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