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友六一節未收到男友紅包怒提分手:有些人,根本不配談愛情

2023-06-06     精讀君

原標題:女友六一節未收到男友紅包怒提分手:有些人,根本不配談愛情

1

在知乎看到一個熱點話題,貼主十分困惑於自己所處的親密關係。

事件起因在於貼主的女友是一個比較在意節日氛圍的女生。早在六一兒童節之前,女友便隱隱約約地暗示過。

但貼主完全沒想到,六一節也是屬於女友的節日。

於是,貼主只是像對待任何一個日常的日子一樣對待這個節日。

但令他震驚的是,女友在六一零點沒有收到貼主的紅包後,和貼主大吵了一架,甚至直接提出了分手。

對於這段感情,貼主很珍惜,卻又不知如何做。

帖子在網上發酵了許久,讀友@一隻角的評論可謂直戳問題的關鍵。

「你女友到底是比較在意節日,還是比較在意節日的紅包?

比較在意節日,忘了發紅包,完全可以帶她去遊樂場,去商場購物或帶她去吃一頓燭光晚餐。

比較在意紅包,就比較難辦了,除非辦個親情卡讓對方刷個痛快。

一段感情,關鍵是要搞清楚自己和對方想要的是什麼。

你女友既然有言在先,生氣也算情有可原,但提分手,有點小題大做。

哄一哄就好,是一個成年人的底線;哄一哄也不好,說明心智不成熟。

凡事都有個底線,畢竟一段感情要想持續下去,需要兩個人共同成長。」

任何一段親密關係,都不可能是一方對另一方無底線的索取。

愛情一方對另一方的遷就,但也需要另一方給予的理解與寬容。

如果一段親密關係的維持,只靠一方的努力與妥協,那終於會發現無法走下去。

2

去年初,河北唐山的劉小姐滿懷期待地等待著第二天的婚禮。

但令她措手不及的是,結婚當天一覺醒來的她,得知新郎家所在小區被封,只能進不能出。

許多人覺得這個婚肯定結不了了,但劉小姐並不這麼認為。

她心想既然辦不了婚禮了,那就直接去新郎家找他。

後來,新娘和家人簡單商量過後,便收拾了行李出發了。

沒有喜宴賓客,沒有接親隊伍,新娘一個人拎著行李徒步走到了新郎家。

到達新郎小區後,新郎一家人就站在門口迎接新娘的到來。兩人用這種特殊的形式,完成了人生中最重要的婚禮。

看完新娘的言行,不得不說真是太贊了。

看過太多步入婚姻的新人,或為了各自的利益斤斤計較,或為了面子互不退讓,最後的結局只會耗乾了感情。

而一段讓人安心的親密關係,就是你為我多想一點,我也為你多做一些。

舒婷在《致橡樹》里寫道:

我們分擔寒潮、風雷、霹靂;我們共享霧靄、流嵐、虹霓。仿佛永遠分離,卻又終身相依。

唯有共同承受命運,共同承擔未來,兩人的愛情才能在時間的醞釀下歷久彌香。

3

2條建議,願我們都能在親密關係中做一個心智成熟的人。

不被情緒裹挾

親密關係中不能好好說話的一個很重要原因就是,當事人被情緒裹挾住了。

當一個人情緒上頭,也就容易說出傷人的話。只是,惡語不僅傷人,也傷自己。

所以,學會管理情緒,是好好說話最重要的前提。

學會情緒ABC理論,可以有助於我們管理好自身情緒。

情緒ABC理論是心理學家埃利斯提出的情緒理論。ABC是3個英語單詞的首字母,指的是:

Activating event:激發事件

Belief:信念

Consequence:結果

簡單來說,情緒的ABC理論是指:A是C的間接原因,B是C的直接原因。

也就是說,激發事件本身並不會直接導致情緒後果,而是基於自身信念而產生的對激發事件的認知和評價,導致了情緒後果。

試想下,假設有一天你在路上偶遇領導,但領導並沒有和你打招呼,你會作何感想?

如果你覺得,領導可能正在想事情,沒注意到你,那麼這件事對你而言就毫無影響。

但是,如果你覺得,領導是因為上次你頂撞了他而故意不理你,你接下來極有可能憂心忡忡,終日難安。

說到底,事物的本身並不影響人,人們只受到事物看法的影響。

大多數情況下,如果你能發現自身錯誤的信念,就能很好緩解,甚至解決情緒困擾。

活出自己

許多人曾追問黃磊孫莉的婚姻幸福秘笈,黃磊曾公開給過答案:

「我們在一起的時候,很快樂;

不在一起時,兩個人也會過得很好,會找到各自的快樂。

我在外拍戲時,孫莉會把自己的生活安排得豐富多彩,我很放心。」

雖然黃磊比較忙,但黃磊外出拍戲時,孫莉同樣也有自己的生活,她會拾起自己的興趣,報了舞蹈班,還常常在微博上分享自己跳舞的視頻。

當兩人在一起時,他們又會一起做做飯、散散步、聊聊天。

愛默生曾說過:「親密的關係想要好好維繫,是需要合宜的分寸感拿捏的,做到不依附、不折騰,懂得讓步,自然而然。」

許多時候,當你一個人過得不好的時候,你滿眼看見的也是他人的缺點和短處;當你一個人活開了以後,你就會發現,許多東西,自然而然地就跟著你好了起來。

所以,活出自己是經營好婚姻的基調。

茲心說過這樣一段話:

「婚姻不是一個人的事,而是兩個人,一輩子的事。如果你希望對方滿足你的需求,你也要去滿足對方的需求。最好的婚姻,一定是彼此需要、彼此成就。」

美好的親密關係只屬於兩個共同成長的人。

共勉。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1a530923c2375bf854f35167b702328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