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遊戲從此不再黑暗,致敬點亮方寸螢幕的「硬核」老男孩們

2019-12-26     低段位玩家

熊叔的話:本文獻給那些曾經熱愛遊戲,又因為工作和生活不得不遠離遊戲的中年老男孩們。本文內容全部取材自玩家真實經歷,以此銘記那段刻骨銘心的人生歲月。文中有人化名,有人實名,均與本人溝通經本人許可。

這是一群生於80年代90年代的特殊遊戲玩家群體,這個群體有一個共同點,他們都經歷了遊戲掌機螢幕沒有背光的特定歷史時期。多年以後,在全國各地工作和生活的老玩家們,為了同一個愛好和目標,自發聚集起來為掌機改裝螢幕,通過讓古董掌機「亮起來」的特殊方式來表達他們對遊戲的熱愛。他們人數不多,年紀均在30多歲,多數成家育兒育女,在忙忙碌碌的工作生活中仍就在心中保留了一份童趣,這是永遠難忘的遊戲回憶。

這樣的日子沒想到成了永遠的回憶,人生啊

歲月的蹉跎讓這群昔日的少年成為了人夫人父,日漸稀少的頭髮和挺起的肚腩讓人很難聯想起遊戲與這群社會中年人之間有什麼關聯。出於遊戲的熱愛和執著,他們在一起研究不同掌機適配螢幕的特點,研究排線的布局,研究顯示效果,研究螢幕驅動程序,而適配的機型也琳琅滿目,足以讓人瞠目結舌:從目前最火的GBA,到之前的GBC、GBP、GB,甚至到非常少眾的WS、WSC,或者少有涉及的NGP、GG,還有筆者聽都很少聽到上古神器級掌機GT,幾乎所有的古董掌機都在他們的研究之列,一句話,只要沒有背光的遊戲掌機都把他點亮。

能認真出這是哪款掌機的童鞋請舉手

黃小哥的點亮螢幕之路

一切的一切,都要從叫黃小哥的小伙子說起。筆者接觸他也是一個偶然。有一次閒暇之餘手機亂翻鹹魚,筆者發現了一台改裝過螢幕加了背光的GBP在販賣,懷著好奇的心態,就加上了黃小哥聊了聊。不同於一般鹹魚賣家話少嫌煩,不買拉倒,這位小哥非常熱情,聊了幾句後他就如數家珍的講起自己改機的細節:比如排線的布局啦,螢幕偏光如何處理啦,如何改機實現最佳顯示效果啦等等,隨後就把我拉進了他建立的微信群。

黃小哥本人欽定靚照

這一去不要緊,進入以後如同發現了另外一個世界,這個群里每天都很熱鬧,但不同於其他群雜七雜八的閒聊和亂髮發表情包,這個群里聚集了一群技術男,成天討論的就是用什麼螢幕,改裝什麼遊戲掌機。

在黃小哥的安利下,筆者就向他訂購了一台改裝的GBP,隨後等待的時間裡,黃小哥就隔三差五地向筆者介紹目前「改機界」的新進展,什麼TFT反射屏可以替代原裝屏了,又有新出的IPS屏了,雖然他非常熱情的向我介紹螢幕的各種技術細節和詳細參數,實際上我除了敬佩和驚訝,卻聽不大懂他講的東西,只是好奇在現在手機遊戲包打天下的今天,為什麼還有這樣一群人孜孜不倦的研究古董掌機。

黃小哥展示改機用的螢幕

時間一長,就和黃小哥熟悉了。

黃小哥是江西吉安人,在玩古董掌機的眾多老玩家裡,1991年出生的他絕對算得上的年輕人,即便如此他也已經是兩個孩子的父親。他的網名叫「漆黑的黎明」,網友稱他:黎明大神、黃大仙等,出於玩家的思維我以為他一定是《黃金太陽》的愛好者,也一定玩過《黃金太陽·漆黑的黎明》,但後來交流才知道,他雖然玩遊戲,但網名確實和《黃金太陽》沒有太大關係,後來才知道這和他的職業有關係。

本來想著黃小哥和黃金太陽有一些聯繫,現實卻沒有,那就是沒有

黃小哥雖然沒上過大學,但他卻是個不折不扣的技術男,靠著自學開始在業餘時間修修手機,改改電路板,用他的話說「周圍朋友的手機都是我修的」,用我的話說這就是媒體一直講的「工匠精神」現代版。

有著超強動手能力的黃小哥幾年前向來自四川的師傅學了一門手藝——給紅磚廠「看火」,靠著這門手藝,黃小哥攬下了兩個磚廠的「看火」工作,這份工作技術性強,老闆也不懂,因此只要管好,老闆也不怎麼管他上班時間,用他的話說比較自由,平時的業餘時間也就相應多了。

這個工作也有缺點,就是工作地點偏僻,磚廠一般建在深山裡,黃小哥起早貪黑,經常需要整晚看著磚廠守到天亮,網名「漆黑的黎明」就是這麼來的。工作雖然辛苦,還好收入還可以,黃小哥靠著兩份工資獨自支撐著自己的小家庭,養活著自己的老婆和兩個孩子。

閒暇之餘的黃小哥開始接觸起掌機螢幕來,這源於他少年時的一段經歷。少年時的黃小哥長在農村,在當時連隨身聽都罕見的年代裡,有一位高黃小哥兩個年級的土豪同學拿著GBA和GBP來學校,瞬間成為了同學們眼裡的紅人。相信這一幕,很多玩家看到後都有相同的感觸,多少小朋友都希望當時的自己能擁有一台GB,我也相信很多人當時都未能如願。

如果一個孩子的童年有這麼多寶貴,絕對會讓他瘋狂——張鵬個人收藏

黃小哥是幸運的孩子,他的老爸給了200塊錢讓他從那位土豪同學那裡買下了這台GBP,還是先拿機一個星期後再付款。多少年以後,黃小哥向筆者講起那段充滿了複雜感情的回憶,激動到溢於言表的心情讓同為那個階段走來的玩家感同身受。這是一台殘破不堪的GBP,「A」「B」兩個鍵因為過度使用導電膠已經老化失去了彈力,輕輕一碰就有了反饋,充滿劃痕的螢幕紀錄了他前主人奮戰的歲月,即便如此,拿到GBP的黃小哥還是異常的興奮,前主人隨機送的《口袋妖怪·紅》《拳皇99》成了小黃哥童年最初的遊戲記憶。

那個年代孩子們手上的GB卡大多數是這樣的

這段遊戲歲月中間還夾雜著許多趣事,一次小黃哥玩掌機入了迷上課被班主任歐陽老師發現了,於是自己心愛的掌機被老師收走了。拿到掌機的歐陽老師翻來覆去看不懂這是個什麼東西,恰巧被隔壁二班的蔡老師看到了,蔡老師是個剛畢業的年輕小伙子,對掌機有一定了解,很快「破解了謎題」拿著GB自己玩起來。小黃哥懷著忐忑不安心終於熬到了星期五下午,趕緊去找班主任要GB,沒想到GB被蔡老師拿走玩去了,此時黃小哥心中那份焦慮可想而知,幸好老師也沒有為難小黃哥,將GB還了回來,臨走時還聽到蔡老師說:「這個遊戲機很貴的,很有意思」,揣著GB往回走的黃小哥聽了心裡不禁暗自竊喜。美中不足的是,GBP的螢幕沒有背光,晚上只能在燈光下玩遊戲的經歷成為包括黃小哥在內眾多小夥伴們的遺憾。

當時僅有的背光GBL,因為價格昂貴也沒有幾個小朋友買

成年後的黃小哥一直沒有忘記GB帶來的美好回憶, 2005年,黃小哥到鎮上的手機店希望能為自己心愛的GBP加上個LED背光,無奈手機店師傅技術不過關,剛剛將GB螢幕背膜撕掉一個角,改裝工作就進行不下去了,後來師傅只好沿著螢幕的側沿勉強為GB加上了背光,雖然效果不佳但好歹可以用了。

從此,把曾經灰暗的GBP螢幕點亮,成了黃小哥生活的另一部分。

老男孩們的共同圓夢計劃

意猶未盡的黃小哥開始利用自己修手機的經驗給GBP加裝背光。但「點亮」一款古董液晶螢幕似乎並不如預想的那麼簡單,在改裝過程中黃小哥發現如果用燈箱板會壓到GB的螢幕,如果改用手機背光板,GB的電壓又不夠,經過攻關,愛琢磨的小黃哥終於在GB電路板VCC供電模塊上改裝,解決了這一問題,他常掛在嘴邊的一句話是「這樣的解決方案完美」。

黃小哥改機已經有多重完美方案,看你選擇

有了經驗的黃小哥試著把自己改裝但不是很完美的GBP掛在網上賣出,這樣可以回收一部分成本。這些改裝過的掌機也許存在螢幕邊緣漏液、接縫不齊,或者機子本身不夠新等不夠「完美」的地方,對於沒有強迫症的玩家來說,玩遊戲沒有問題。即便如此,有人買黃小哥的掌機,他也會不厭其煩的向買家指明該機存在的瑕疵,買家們還是趨之若鶩,甚至很多玩家會直接將自己的掌機寄給黃小哥,讓他幫忙改裝。

於是黃小哥就免費為這些玩家改裝螢幕,只收郵寄費用和用料成本。

黃小哥在為玩家改機

黃小哥沒想到,這一做法讓自己的業餘生活被填滿了,大量的玩家改機「訂單」讓他從早忙到晚,數次萌生這樣的念頭:收到一台成色好的改好背光收藏,然後改完手上幾台就不接了。後來還是經不住玩家的屢屢「勸告」,又開始一台又一台的改GB,網上收機子,改好又送走,到最後連原本準備留給自己收藏的也沒能留下來。

黃小哥的改機工作室

因為自己住在鄉下偏僻的地方,連快遞都沒有,黃小哥每天的生活緊張又忙亂,閒暇時改機,改好後就抽空將機器打包好再跑到8公里之外的地方儘快送出去。小黃哥每天除了改機,還要開車在兩個磚廠來回跑,為生活而奔忙。

就這樣,許多玩家的改機心愿都寄托在了黃小哥身上。

很多玩家在與小黃哥聯繫後,生活軌跡發生了變化。一個小群體圍繞共同的目標成立了,小黃哥成為這個群體的群主,而改機的範圍也不再局限於給GB加個背光。隨著眾多玩家的加入,多種螢幕的改機方案提上議事日程,單就GB來說,從剛開始簡單的給原裝螢幕加上背光,到後來開始研究哪種方案更合適,顯示效果更完美。有使用原版背光膜的黃屏,有使用藍色偏光的藍屏,再到後來乾脆開始替換原裝屏,用市場上能夠買到的TFT螢幕和彩虹屏,GB和GBP的改裝方案越來越多,顯示效果也越來越完美。

黃小哥在為玩家朋友改WS(神奇天鵝)

隨後關於GBC和GBA的改裝也納入了他們的研究範圍,據小黃哥介紹,僅GBC的適用螢幕有星河屏、TFT屏、B屏、和新出的IPS屏四種方案。GBA也有TFT屏、B屏和IPS屏三種方案。這些螢幕有的還原度高,有的顯示效果好,有的價格相對便宜,但不管怎麼改,改機付出的成本和付出的精力都遠遠超過買這些古董機的價格。

讓遊戲從此不再黑暗,致敬點亮方寸螢幕的「硬核」老男孩們

GBA該背光的螢幕已經有很多種,最為常見

雖然遊戲掌機種類繁多,但小黃哥似乎更衷情於改裝GB。為了取得最完美的效果,小黃哥與群里網名「余教授」和「作者」商量,出一款「個性」定製屏。三個人各有所長:「余教授」職業不詳,據小黃哥介紹「余教授」對螢幕色彩調整,畫面顯示色彩和區域有經驗;「作者」本身是做螢幕的,非常忙,經常神龍見首不見尾,他一個人完成了定製螢幕的電路設計和驅動編程;小黃哥動手能力強,可以對螢幕進行測試和改裝。

最終在三人合作下,IPS彩虹屏誕生了。畫面160×144點對點模擬輸出、菜單選擇、電量顯示、畫面色彩調節、亮度調節等諸多逆天功能,成為GB螢幕改裝的絕版「神器」。

全中國當時能玩過GT的也沒有幾個人

這批螢幕有多少?三個人僅僅定製了50片,小黃哥改機改上了癮,一個人就拿下了其中的30片。看到這裡我想很多老玩家會對這樣「完美」的童年神器垂涎不已。

長不大的老男孩們

通過黃小哥,我了解了這樣一群大男孩,他們既是黃小哥的客戶,也是彼此之間互相交流的摯友,有動手能力玩家的會和黃小哥互相交流改機經驗和心得,沒有動手能力的會向這些技術大咖們定製屬於自己特殊回憶的掌機。

謝墨鏡算是黃小哥定製掌機里比較特殊的一個,之所以叫他謝墨鏡,因為他微信頭像是戴著墨鏡,酷酷的樣子。之所以這裡提到他,是因為他居然向黃小哥定製了一台改裝的上古神器GT。這款掌機不要說不玩遊戲的人群,就是在掌機玩家核心群體里也鮮有人知,因為GT實在是太太太小眾了,小眾到在其發售的日本本土也是冷門貨。

酷酷的謝墨鏡怎麼看也不像拿著GBA的遊戲迷囧

這是一款1990年12月1日由日本NEC推出的一款掌機,GT最大的特點是可以直接運行PCE的遊戲,相當於PCE主機的便攜版。亮點是機能強大,完全等同於PCE家用主機的性能。缺點就太可怕,耗電量不僅遠遠超過GB不說,就是比電老虎GAMEGEAR也絕對碾壓,給這個怪物機器裝上6節五號電池也只能玩1小時的遊戲。再加上GT龐大的體積和高達44800日元的昂貴售價(那可是1990年),讓這部掌機從發售一開始就是屬於少數核心玩家的玩具。

GT掌機,咱是見都沒見過,效果怎麼樣,棒吧

1983年出生的謝墨鏡是上海人,生長在大城市有機會見到這部神器。當時還在上三、四年級的小屁孩謝墨鏡偶然在家門口的遊戲小店看到了老闆正在演示遊牧民和GT,好奇的謝墨鏡一下子記住了這個龐然大物,當然故事結尾謝墨鏡肯定沒有機會將其抱回家。

認識這個的來留個言

長不大的老男孩現在也近中年,謝墨鏡結了婚,生了孩子,愛好卻始終沒有變過。從事環境污水處理工作的謝墨鏡上班簡單而重複,他依舊保留著玩遊戲的習慣,最喜歡ACT清關類遊戲。可能是GT留下的印象太深刻,謝墨鏡衷情於掌機。謝墨鏡雖然外表粗獷,但實際上是典型的上海男人,下班後做飯燒菜洗碗,給小孩洗澡樣樣在行。每晚10點以後,謝墨鏡有了屬於自己的時間,他喜歡睡在書房,讓老婆和孩子睡房間,他的床一半用來睡覺,另一半用來放喜歡的掌機,用他的話來說,他是屬於比較隨意的那一類人,將掌機放在床邊拿著方便,反正怎麼舒服怎麼來。

自稱鍾馗對不起觀眾的謝墨鏡來了張玩PSP的自爆照

遇到黃小哥後,謝墨鏡的GT螢幕變亮了,童年的夢想實現了。謝墨鏡說:「實際上只要現在這個年紀還玩這種老遊戲機的,我們的心裡年齡都沒長大,遇到黃小哥,少走了很多彎路,能夠將復古的情懷實現非常有意義」。

張鵬,河南人,從事繪畫和設計類工作,說話十足的文藝范兒。個人感覺張鵬對遊戲的熱愛和情感與筆者非常類似,但當我了解了張鵬的故事以後,才知道與他相比,我就是個十足的業餘選手。

張鵬說他不上鏡頭,提供了一張側面玩遊戲的圖供大家交流

張鵬分享了一張他的繪畫作品,人物是街頭霸王里的桑吉爾夫。與謝墨鏡隨性隨意的性格不同,張鵬不抽煙不喝酒,也沒有太多的社會交際應酬,掙的錢除了給家裡一部分,剩下的都留一些用來買遊戲機,雖然現在玩的少了,但看到遊戲機就會非常開心。從張鵬的個人收藏里,能感受他對掌機主機遊戲執著和濃厚的感情。

張鵬親手繪製的大作——桑吉爾夫,我們那叫俄羅斯大塊,你們叫什麼

以下的幾張圖片我們能看到,他是一個骨灰級玩家,收藏品從最新的次世代主機到之前幾代的上古主機琳琅滿目,數量之多讓人吃驚,愛好也極為廣泛,從童年街機,到SONY的CRT電視,再到顯示老主機的神器索尼彩監,應有盡有。當然張鵬也是掌機迷,他也從別處定製了一台背光的GBP,可惜效果不是很理想,加上陳舊的外殼,讓一向視機如命的張鵬非常不滿意,只好自己動手另外買了外殼換上。

張鵬的個人收藏——你能認出多少神器

張鵬童年在一個小鎮上度過,因為封閉的環境,他接觸的也是一般那個年代小朋友通常接觸的FC和俄羅斯方塊機之類的東西。直到2001年上了初中,弟弟非常興奮告訴他一個驚人的消息,他發現了他發小有一台能打《拳皇》,據說能發出45連招的掌機。聽到這個消息的張鵬一下午上課都心神不寧,好不容易熬到下課張鵬找到發小借來叫GAMEBOY的掌機,於是拿著手電筒在被窩裡通宵玩《拳皇》成了張鵬永久的回憶。上了大學張鵬省吃儉用相繼入手了GBA、NDS,但卻拿不出更多的錢去買遊戲卡,為此張鵬想盡辦法利用周末時間給遊戲店老闆打工,只為能免費換一張自己喜歡的遊戲卡,這樣的生活張鵬過了大學整整四年。

張鵬的部分收藏

他說非常榮幸能夠在改機群里結實很多玩友。因為平時自己的愛好與周圍玩手游網遊的朋友不同,朋友看到這些遊戲機會感到一絲無聊和老土,張鵬只能回以默默的微笑,他喜歡老遊戲、喜歡老遊戲機,沒事時喜歡靜靜的看著自己的每台機器,感受他曾經的故事。張鵬講到這裡有種莫名的傷感,因為他只能眼睜睜看著這些機器成為歷史,離開曾經屬於自己的輝煌。

這個特殊的群體里,還蘊藏著太多太多的故事,有4歲就開始玩遊戲, GBASP出現後開始深夜打遊戲,來自新疆的朋友「卡普亞」,還有一言不發,上來就發無數掌機改機圖片的湖北人「葉孤城」

這麼多掌機!震撼

時代在進步,玩家們在變老,歷史卻不應該被湮沒,即便是微小的個人瞬間。人的出生是個偶然,走向終點則是必然,做好自己的本分是盡然,自在而為則是釋然。玩家們用自己特有的方式緬懷曾經的青春歲月,讓掌機從此不再黑暗,讓自己的人生不再遺憾,以上就是關於這群老玩家們的故事。(全文完)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1QBuQm8BMH2_cNUg8N0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