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我就這樣了

2019-10-23     過招123



圖片來源於網絡


01

前段時間一個二十四歲的姑娘說起自己的生活,畢業以後在一家公司做著廉價勞動力,工資不高,工作卻相對來說很忙,每天不但要做好本職工作,還要應付公司內部的各種人際矛盾。

她說自己厭煩了卻不知道怎麼辦,每一天都做著瑣碎而沒有技術含量的的工作,不知道如果離開之後自己可以去做什麼。

最後她的感慨是:本命年各種不順,或許就預示著我的一輩子就這樣了吧。

當這樣的話語從一個二十四歲的姑娘嘴裡說出來的時候,感覺似乎有一種涼氣升騰而起,不是因為能力,而是因為情緒。

二十多歲還是青春的日子,有著洋溢的熱情與充沛的活力,然而,卻有了沉沉的暮氣。本命年其實並不能代表什麼,不過就是一個尋常的年份而已,它並不昭示以後的路依舊坎坷。

生活本就是起起落落甚至起落落落的過程,大多數的我們都經歷過或者正在經歷低潮的時期,或許還有很長的路要走,但是並不代表這個時間是永恆。

當給自己灌輸「我一輩子就這樣了」的思想,我不知道潛移默化下會對思維產生多大的影響,不過我明白在這樣低迷的情緒下一個人是不會有大的改變的。

思維是可以固化的,在達到一定閾值的時候,這本身就是一件很可怕的事情。

02

如果我就這樣了,那麼努力還有什麼意義?這是不少人面對周圍環境會產生的心理,而這種心理也會反向誘導自身,從而形成一個惡性循環。

情緒越低沉,行動便會越怠惰,最終無非是徹底的毀掉可以存活的希望。

所謂命運,有人遷怒於命,有人謙之以運,亦會走向不同的結局。

幾年以前,面對各種灰頭土臉的碰壁,我也曾懷疑過自己,是不是百無一用,是不是就要一直以那樣的狀態生活下去,廉價而沒有發展空間。

很慶幸自己在持續碰壁的情況下堅持了下來,也得以從那樣的一種工作狀態下解脫出來。

我並不是牴觸那份工作,只是在公平嚴重失衡的情況下難免產生負面情緒,進而影響自身的成長。

事實上,任何一個單位都是一所學校,你可以學習好的管理模式,也可以杜絕不合理的規章制度,進而在與每個人的交往過程中都有可以學習以及摒棄的地方。

換而言之,如果你想要改變自己,在任何地方都可以,外在只能影響,而主導改變的還是你自身的意願。

03

自我改變與提升原本就是一個自律而持久的過程,在他律消失以後,才會更加呈現出不同人的發展狀態與發展速度。

有人會在短時間內被環境同化,環境優可喜,環境差便不是一件值得慶幸的事情。

有人會在各種環境下保持完整的人格與習慣,從優而變,持續的提升自身能力與格局。

生活原本就是存在的變數,這才是不變的規則。

04

如果「我」就這樣了,那麼就不需要談以後了。

如果「我」還有改變的可能,去嘗試不一樣的生活又有何妨?

36.5°的我,想給你100°的沸點。

文章首發微信公眾號:過招(jianghuguozhao),我在那裡等你。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1OTt-m0BMH2_cNUg0P6H.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