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很多學校都已經放寒假了,
各種家長曬成績、曬獎狀
進行一些「凡爾賽」發言和舉動
比如,放出整面牆的獎狀視頻......
有網友調侃留言:
班級群里,家長會上,
學渣媽媽都很低調,
說話都非常謹慎小心哈哈哈,
扎心了。
前段時間,清華大學副教授劉瑜的演講
《不確定的時代,教育的價值》火了
她說「我女兒正在勢不可擋地成為一個普通人」
很多人認為她「何不食肉糜」,
站著說話不腰疼。
因為大家認為她之所以這樣說,
正是因為她清華教授,家庭本身就不平凡。
劉瑜教授說的平凡標準,
和我們多數人認為的平凡標準,
是一個平凡嗎?
顯然不是。
如果「平凡」是和她的家庭相比,
那你肯定認為她凡爾賽、何不食肉糜。
但這明顯誤解了她的本意,
她演講的原文是這樣說的:
「 其實,每個人都有自己的比較優勢。
所謂的比較優勢,不是說你一件事情乾的比所有人都好,
而是在你自己能幹的所有事情中,
哪件事情能夠乾的最好。哪怕是一件很普通的事,
比如做飯、化妝,你把它做到極致,
也可以成為你的亮點。」
一個山區的孩子,
可能沒有那麼多的選擇,
那麼劉瑜教授所說的那些選擇,
王菲家孩子的那些選擇,
就不應該是他們立足的當下。
劉瑜教授最後總結:
「我的教育觀是什麼?
說起來就是兩句話:認識自我、接納自我!」
我認為立足在這個教育觀,
相當重要,不管是出自何種家庭,
都非常重要!
所以,今天,我想談談什麼是
【平凡】【接受平凡】【不甘平凡】【超越】【卓越】
實際上,很多抑鬱症和焦慮症患者,
正是因為心中有一個相當卓越的目標,
但無法腳踏實地去實現超越。
這樣能給人帶來「我可以」「我行」「我能堅持」的能量,
引領一個人不斷前行!
特別提醒:沒問題的背後不是無所謂,
而是接受,並坦然地繼續努力!
可能有一些失落,也是ok的,
接受平凡的人,最大的特點就是:
我能接受、面對!並保持對生活的熱情!
記住,這是內心的潛意識,
但他們並不會這麼說,
那他們會怎麼說呢?
他們往往會把責任推脫給別人,
或者告訴別人自己有特別高遠的理想,
只是不屑於做眼前的小事,
甚至告訴別人,自己只是懶,
只是不想做而已。
何況清華教授的孩子,
他們的平凡本身就含義不同。
牛媽心語
世界上只有一種英雄主義,就是看清生活的真相之後依然熱愛生活。
我開通了視頻號,歡迎關注
【贈書活動】
生娃前豪言壯語,生娃後悔不當初?孩子總是不聽話,養娃不成變馴獸?時刻不給娃鬆綁,想娃成年又成人? 《媽媽的勇氣:引導孩子找到自己》寫給天下母親的0~18歲孩子系統養育指南!劍橋媽媽教你破解二寶、早教、擇校、寫作業、藝術教育、性教育、留學等諸多養育難題! 我會在後台數據分享榜中,挑選今日分享排名最高的兩位讀者,贈送此書,感謝大家分享
上期贈書活動結果:星期一分享榜第一( 溫柔的夜)、二( 熙岩)名的朋友,加助理貝貝丫(beibeiyabd)領獎歐~
我是牛媽彭小蹦,畫漫畫的心理諮詢師,出版書籍《成長,不慌張》,阿德勒學派心理諮詢師,8年專注家庭關係成長路,2年心理諮詢,1000多篇文章,和幾十萬媽媽的成長故事,歡迎關注!
推薦給更多人,來個三連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