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旬老太心臟手術成功,切口小恢復快!這個科室憑本事天天「開心」

2023-08-24     四川名醫

原標題:八旬老太心臟手術成功,切口小恢復快!這個科室憑本事天天「開心」

都說心臟是人體非常重要的器官之一,它就像勤勞的鐘表一樣,有節奏地跳動,一旦停止跳動,便兇險萬分。

在成都市第五人民醫院(以下簡稱「市五醫院」)的心臟大血管外科/胸外科,這個科室的醫生天天和心臟打交道。一旦碰到與心臟有關的疾病,免不了將心臟「打開」,運用高超的手術技藝,還患者一顆健康的心臟,因此又被稱為「天天『開心』」的科室。

面臨棘手心臟疾病要開刀

術前兩套方案「優中取優」

近日,82歲的蔡婆婆(化名)走路時突覺渾身疲憊,還出現心累、氣促等症狀。一向身體硬朗的她可擔心壞了,立即到市五醫院心臟大血管外科/胸外科進行檢查。

檢查後,蔡婆婆被確診為二尖瓣重度反流,且伴有冠心病。科室主任賴前成表示,二尖瓣重度反流會使得血液從左心室反流回左心房,導致左心房壓力升高,使得心臟負擔加重,再加上蔡婆婆還有冠心病,一旦發作起來,嚴重可導致心力衰竭甚至死亡。

基於蔡婆婆的情況,賴主任決定要為她實施二尖瓣置換和冠脈搭橋手術。由於蔡婆婆年事已高,而心臟類手術實施起來風險相對較高,因此家屬擔心是否能夠順利手術。

面對家屬的疑惑,賴主任表示,隨著醫療技術的發展,老年人也能接受心臟手術,並且取得良好的手術效果。經過溝通,最終家屬選擇信任賴主任,而賴主任也為蔡婆婆量身定做兩套手術方案。

兩套手術方案,一是採取傳統的正中胸骨切開術,二是採用微創手段。兩種手段各有特點:傳統手術方案手術創口較大,但預後效果好,而微創手術方案則具有切口小、出血少、術後恢復快等優勢。

考慮到蔡婆婆的具體情況,賴主任最終決定採用微創手術,為其實施右側胸腔鏡二尖瓣置換和冠脈搭橋。

切口小,出血少,恢復快!

八旬老太「微創」心臟手術成功

實施微創手術對於蔡婆婆來說負擔較小,只需要在身上開一個三公分左右的口子,將胸腔鏡探入其中,用特殊的手術器械完成整個手術,但這非常考驗主刀醫生來的技藝。

如果把這場手術比喻為「挑豆子」,那麼傳統開胸手術對醫生來說,就像是直接用手揀出混雜在黃豆中的綠豆;而使用特殊手術器械的微創手術,則必須要求醫生手持筷子來進行挑選,無形中為醫生帶上一重「枷鎖」,兩者難度高下立現。

當胸腔鏡探入體內,賴主任發現蔡婆婆心臟表面脂肪很厚,其冠狀動脈血管隱藏很深,很難實行後續的冠脈搭橋,也為後續手術增加了難度。

通過鏡像觀察,賴主任操作著手術器械迎難而上,在蔡婆婆的心臟里尋找著冠狀動脈,以及其費力的「繡花」功夫,將冠狀動脈抽絲剝繭般地挑出來,再用比頭髮絲還細的線,在1到2毫米細的兩根血管上,進行血管吻合。

憑藉精湛的技藝和先進手術設備的支撐,賴主任終於順利完成了蔡婆婆的手術。後續,蔡婆婆只要積極配合後續恢復治療,身體就能夠逐漸康復。

當好一個天天「開心」的醫生

依舊要以患者利益最大化為前提

在心臟大血管外科/胸外科這樣一個「天天『開心』」的科室,卻少見醫生的笑容,更多的是對病人的擔憂與關切。只有當病人痊癒出院時,這個科室的醫生們才會發自內心地展露笑顏,變得開心起來。

心臟類疾病一直是困擾許多患者,尤其是高齡患者的疾病之一。而心臟類手術的高風險性,也讓不少高齡患者擔心自己達不到手術指征,即使勉強上了手術台,也有可能出現各種危險。

然而,天天和心臟打交道的賴主任認為,高齡患者並不是心臟手術的禁忌!賴主任和他帶領的團隊用高水平醫療能力和一個又一個成功案例證明,只要手術方法選擇得當,醫護人員將用高超的技術和溫馨的護理,以攻堅克難和以人為本的精神,還給所有患者一顆堅實有力跳動著的心臟。

據了解,市五醫院心臟大血管外科/胸外科成立於1981年,經過30餘年發展,已形成心臟大血管外科、大血管外科,微創心臟外科;普胸外科、胸腔鏡外科微創治療中心、胸部創傷治療急救中心等亞專業,微創手術率達到90%以上,許多微創技術能力達到省級先進水平,已成為醫院特色專科。

「隨著科技的不斷發展,我們的手術技術也在不斷更迭。但面臨新技術的發展,依舊要保持謹慎的態度。」在賴主任看來,手術只是手段,而醫生才是「掌舵人」。無論採取何種高精尖的手術方法,最終目的依舊是保證患者手術效果良好,且儘量減少創傷和術後併發症。

醫者重仁術,更需有仁心!以患者利益最大化為前提,市五醫院這群「心胸外」的醫生,用廣闊的心胸,切切實實地將每一個病人都裝進了「心裡」。

編輯 | 醒醒

監製 | 黃利琴

審核 | 藍嵐

圖片來源 | 攝圖網、市五醫院醫院提供

*封面圖片及文內圖片來自版權圖庫

圖片內容不授權轉載

需轉載請評論區留言或添加客服(scmy120)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176df9a1e971c5d34021bb55af4bcc6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