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知道中國第一位麻醉學博士是誰嗎?

2023-04-05     麻醉MedicalGroup

原標題:你知道中國第一位麻醉學博士是誰嗎?

近日,參加同學聚會,酒過三巡,大家天南海北開始侃侃而談。從天文到地理,從歷史到現代,從理想到現實,從青春往事到中年生活,從工作到家庭,從美國到中國,從俄羅斯到烏克蘭,無邊無際……

畢竟都是同窗,難得一聚,相互之間顯得尤為親切,毫無距離感。大家漫無目的的聊,想到哪兒聊到哪兒,無拘無束……

都說三句不離本行,的確不假。大家都是醫學出身,雖然有人剛剛畢業就已經改行不從事醫療行業,但對醫療還是會有很深的感情。聊著聊著,所有人不由自主的最後統一都把話題回歸到了醫學領域這個專業話題上。聊到醫學的迅猛發展,聊到最近幾年紅遍大江南北的人工智慧,聊到達文西機器人,聊到各種先進檢查機器的更新換代,聊到從醫生涯中遇到的那些令人難忘的患者,聊到醫患矛盾,聊到是否願意子女將來子承父業繼續學醫。

大家不由得感慨,醫學行業真是人才濟濟,畢業到現在短短二十年不到,隨著高等教育的擴招,學歷的迅速貶值,無不令人驚嘆。各大醫院從20年前幾乎清一色的本科生到現在大型三甲醫院沒有博士學歷真是寸步難行。除了科研機構,高校以外,可能其它大多數行業只要有博士學歷基本都能算得上是佼佼者,高學歷人才。

縱觀全國各大三甲醫院,博士學歷可能只是最基本的敲門磚。還要看海外留學經歷,科研,論文,課題等等。聊著聊著,話題聊到了臨床各學科第一個博士,內外婦兒科都有人知道。因為全班就我一人從事麻醉工作,有同學問我"中國第一位麻醉學博士是誰"?

你可別說,一下子把我問懵了。從事麻醉雖然已經十餘年了,但中國第一位麻醉學博士是誰?我真的不知道。後來問了很多麻醉同行,無一例外,均表示不知道。

一下子提起了我的好奇心,遂決定必須搞清楚這個問題。聚會結束,我詳細查閱了相關資料終於找到了答案。中國第一位麻醉學博士原來是苗寧,師從我國著名麻醉學家金士翱教授。苗寧博士畢業後曾在華中科技大學同濟醫學院附屬同濟醫院麻醉科工作過幾年,後來定居美國。

關於金士翱教授

1984年上半年,國務院學位委員會批准金士翱和尚德延教授獲得麻醉學博士生招生資格。

同年,金士翱教授開始招收我國第一位麻醉學博士。苗寧作為金教授大弟子,於1987年順利完成博士論文答辯,拿到博士學位證書,成為新我國第一位麻醉專業博士。

尚德延教授因病於1985年10月在北京逝世。

1987年5月苗寧(左)完成博士論文答辯後與吳珏教授(中)和金士翱(右)教授合影留念

前排從左向右第四位是金士翱教授,金教授後面的女生就是苗寧(紅色圓圈標記)

很多剛剛入行的麻醉醫生對金教授可能並不是太熟悉。金士翱教授是我國著名的麻醉學先驅、醫學教育家、麻醉學終身成就獎獲得者,華中科技大學同濟醫學院附屬同濟醫院麻醉學教研室創始人。

1981-1996年金教授累計培養了16名麻醉學研究生。如今,這些學生已是國內外麻醉學界的精英,活躍在中國乃至世界麻醉醫學教學和研究舞台

金教授不但為中國麻醉界培養了一大批麻醉專家教授,還為推動中國麻醉學發展做出了突出貢獻。

(點擊連結閱讀【懷念恩師金士翱教授: 中國麻醉的先驅】

金教授發表的我國麻醉學第一篇SCI論文

關於吳鈺教授

說完金士翱教授對我國麻醉教育事業做出的突出貢獻,那麼接下來不得不介紹金教授的恩師吳珏教授。

金士翱師承我國現代麻醉學奠基人吳珏教授。

1951年,吳珏教授在上海醫學院附屬中山醫院(今復旦大學醫學院附屬中山醫院)創建了新中國第一個麻醉科並擔任科主任,同時創建了中國第一個血庫,為中國外科手術的順利開展做出了重要的貢獻。此後,大量進修醫生跟隨吳教授學習麻醉,使得中國南方各省相繼開展了現代麻醉的工作。

1956年,吳珏教授被衛生部評聘為我國第一位麻醉學教授。在長達62年的從醫、執教生涯中,吳珏教授把畢生的智慧和精力都奉獻給了祖國的醫藥衛生事業。

吳鈺教授在中國研製開發了第一台國產麻醉機,是他引進連續硬脊膜麻醉技術,是他創導長效和短效局麻藥混合應用於硬脊膜阻滯中,是他發現並研究了肌肉鬆弛藥與局麻藥的協同作用,也是他從中國國情出發,採用靜吸復合麻醉和單腔支氣管麻醉。

中國第一台國產麻醉機

吳珏教授還十分重視學科梯隊建設和人才培養,為全國各地培訓了大量的臨床麻醉工作者,桃李遍布全國及海內外。

在長達62年的從醫、執教生涯中,吳教授把他全身心的精力和才華傾注於我國的麻醉事業並做出貢獻,他的桃李也遍布全國及海內外。1993年1月16日,具有78年歷史的中華醫學會,正式宣布首批聘任41位在醫學上有重大成就、德高望重的內外科專家為中華醫學會資深會員。時任上海醫科大學臨床藥理研究所所長、臨床麻醉學專家委員會委員的吳珏教授獲得這一榮譽。

簡單介紹完吳鈺教授,還有兩位麻醉老前輩不得不提,那就是尚德延教授和謝榮教授。

【因為1949年新中國成立,中國麻醉醫療事業真正開始萌芽。吳珏(上海)、尚德延(蘭州、北京)、謝榮(北京)先後從國外完成麻醉學習回國,三位麻醉老前輩是新中國麻醉醫療事業的開拓者和奠基人。】

此後,還有李杏芳(上海)、譚蕙英(北京)、王源昶(天津)等也相繼回國開始從事麻醉醫療工作。在前輩們的不斷開拓下,建立了一個又一個麻醉科(專業組),培養了一批又一批麻醉學人才。

關於尚德延教授

麻醉科專家,中國現代麻醉學的奠基人之一,對低溫麻醉及體外循環各方面的研究有卓越貢獻,推動了中國心血管外科的發展。還為新中國培養了大批麻醉專業人才。

尚德延教授

1949年,從美國回國的尚德延教授在蘭州中央醫院建立了中國第一個麻醉科。

1979年在哈爾濱召開的中國首屆麻醉學術會議暨中華醫學會麻醉學分會的成立大會上,尚德延教授被推選為中華麻醉學會首屆主任委員。

1956年,尚德延教授到解放軍胸科醫院工作後,便全身心投入到心血管麻醉的科研和臨床中。於1956年開展了中國首例低溫麻醉下的肺手術。

1957年開展體表冰浴低溫麻醉下的心內直視手術和大血管移植手術,進行了數百例均獲得成功。同年,尚德延領導研究人員在實驗室內首次研製成功國產氧化亞氮(笑氣)。

1958年,尚德延教授到阜外醫院麻醉科工作。除保留動物實驗室外,尚德延教授又在科內建立實驗室。麻醉科擁有動物實驗室和實驗室的,當時也是國內第一家。

1958年,他與阜外醫院外科及北京協和醫學院修理工廠合作研製體外循環。

1959年首次體外循環下心內直視手術成功。

尚德延教授同時進行麻醉下,特別是心臟手術下心律失常及其防治的研究,取得較多經驗。1965 年他自行設計試裝人工心肺機並開展了動物試驗,在人工肺的研製方面積累了豐富經驗,明確了國產人工肺的性能並將其應用於臨床。尚德延教授的這些實驗和臨床研究,對開展中國心臟直視手術起到了積極的推動作用。

尚德延教授非常重視麻醉專業人才的培養,從1949年回國到蘭州工作時,即編寫講義培養了西北地區的麻醉專業人才。

1956年到北京工作後,即在胸科醫院(今阜外醫院)成立麻醉進修班,每年一期,開始培養來自全國的進修醫生,又編寫了幾十萬字的麻醉、體外循環、心肺復甦等內容的講義。

從1964年起,共培養了7名研究生。他培養過的進修生和研究生結業後多數擔任各地各單位麻醉科的負責人及地區麻醉科學會的領導人,成為新一代麻醉學專家。

1988 年中華麻醉學雜誌編輯部出版的《中國當代麻醉學家》一書共收錄了195位麻醉學家簡歷,其中約40人曾在尚德延教授門下學習過。

關於謝榮教授

謝榮教授是中國現代麻醉學的開拓者和奠基人。

1950年,謝榮教授懷揣一顆拳拳報國之心,加入了我國政府自己創建的第一家國立醫院——北京大學第一醫院(簡稱北大醫院),1951年在北大醫院和北京協和醫院率先組建了麻醉科。

謝榮教授創造了中國麻醉的諸多第一,是中國麻醉學科的先驅、著名的醫學教育家、臨床麻醉學家和醫學科學家。

謝榮教授

1951年,首創了普魯卡因靜脈點滴全麻方法,開創了中國靜脈麻醉先河;

1953年,首創小兒肌注硫苯妥鈉基礎麻醉,使兒童病人可以安靜地與父母分離,並使小兒全麻更容易施行;

1961年,籌建了我國第一個麻醉學研究室。

1979年謝榮教授與尚德延教授、吳珏教授、譚蕙英教授等老一輩麻醉專家積極籌備成立了中華醫學會麻醉學分會(中華麻醉學會),並連續擔任了第二屆、第三屆、第四屆麻醉學分會的主任委員。

在謝榮教授的支持下,曾因明教授創辦了中國第一個麻醉學本科專業。

1985年,創辦了第一個由麻醉科管理的ICU。

主辦了1986年世界麻醉學會聯盟年會的北京衛星會,標誌著中國麻醉學科開始對世界打開了大門。

【1989年在李樹人和羅愛倫等教授的協助下,促成了國家衛生部1989年12號文件的發布,明確麻醉學科經過多年的發展,已經由醫技科室轉變為臨床二級學科,真正實現了學科獨立】,業務範疇涵蓋臨床麻醉,急救復甦,重症監測治療以及疼痛診療,為麻醉學科的第一次騰飛打下了法理基礎。

1990 年,謝榮教授被英國皇家麻醉學院授予名譽院士(FRCA) 稱號,這是中國大陸第一位獲此殊榮的麻醉學家。

此外,還有很多麻醉老前輩為我國麻醉學科發展和壯大做出了卓越貢獻,這裡暫不一一列舉。如今,麻醉學科正朝著【舒適化醫療】的方向大步邁進。

清明雨紛紛,相思又一年。讓我們一起深切緬懷各位麻醉先輩,共同學習和發揚他們對麻醉事業的執著和奉獻精神!

麻醉先輩們,光輝永存!

聲明:因作者認知有限,文中觀點難免有錯誤之處,希望各位老師及時給予批評指正,謝謝!

江蘇省中西醫結合醫院 麻醉科 張力

【溫馨提示】點個關注,這裡有大量專業的醫學科普,為您揭秘手術麻醉的那些事兒~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16c0c4e9a5f3db3deb8599f93d14085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