准清華生報一本院校,招生辦納悶:咋不去清華?一看檔案全明白了

2024-01-19     古今記實1

原標題:准清華生報一本院校,招生辦納悶:咋不去清華?一看檔案全明白了

1965年,北京石油學院招生辦的老師,在查看成績單的時候,發現了一張可以報考清華的成績單。

看到這個成績,老師驚呼了一聲,周圍的同事都被吸引了過去,在看到那張成績單的時候,大家都是和那名老師的反應一樣。

而大家在看到這張成績單的主人的檔案時,瞬間明白了一切。也是在看了檔案後,招生辦老師臉色凝重起來,連夜趕回北京,向校領導報告了這件事。

那麼,招生辦老師到底從檔案中看到了什麼呢?

這份成績單的主人的名字叫做劉鐵騎,而他的父親則是在新中國歷史上的一個大「名人」——劉青山。

劉青山的事跡大家應該都十分清楚,他是可以說是一名老革命了,在河北地區長期鬥爭,革命經驗豐富,為我黨的革命做出過不少貢獻。

也正是因為如此,黨中央給予了劉青山充分的信任,在新中國成立之後,直接任命他為天津市的地委書記。然而,劉青山卻辜負了黨的信任,手握權利的劉青山逐漸被金錢和利益所腐蝕,一心貪圖享樂,為人民服務早就被他丟在一邊了。

貪污受賄、非法經營,到最後,無論是什麼款目,就算是人民群眾的賑災救命款,劉青山都要吃一口。而劉青山有了錢之後,也開始不斷地在物質上滿足自己。眼見劉青山愈發墮落,他的老戰友也開始勸他。

但是,劉青山卻根本不把戰友的勸告放在心裡,還理所應當地說道:「我為革命付出了這麼多,現在和平了,我也該好好地享受一下了。」

劉青山被處以死刑的時候,他的三個孩子:劉鐵騎、劉鐵甲、劉鐵兵,年紀都不大。最大的劉鐵騎才6歲,最小的劉鐵兵才出生幾個月,所以他們對於父親劉青山的事情,都不太清楚。

只有最大的劉鐵騎隱約感覺到,家裡的氛圍不太對勁,母親范勇總是時不時就偷偷躲在房間裡哭,父親也不見了蹤影,而周圍的鄰居經過他們家的時候,也總是一副退避三舍的樣子。

劉鐵騎曾經問過母親,爸爸去哪裡了,但是母親只說爸爸去出差了,隨即便岔開了這個話題。雖然還是有不解,但是劉鐵騎年歲尚小,所以也就相信了。

而范勇每每看到兒子清澈的眼神,心裡就不免泛起疼痛,她恨自己的丈夫貪污,就是他貪污才把家裡搞得一團糟。但除了憤恨,范勇還告訴自己要堅強,要努力把幾個孩子拉扯大。

一個女人帶著三個孩子,再加上財產也被全部沒收了,生活有多艱難可想而知,好在國家念在三個孩子是無辜的份上,提供了每人每月15元(1952年的15元,基本滿足普通人家的生活費用)的生活費,不然范勇就在真的要被壓垮了。

范勇不說,自有別人告訴劉鐵騎。在學校同學同學們的排擠聲中,劉鐵騎逐漸得知,原來自己的爸爸是個大貪污犯。一開始,劉鐵騎怎麼也不願意相信,但是時間長了,他也開始懷疑了。

於是,為了得到答案,劉鐵騎去詢問了自己的母親,他相信母親是不會騙自己的。范勇聽了劉鐵騎的詢問後沉默了,看到母親的反應,劉鐵騎還有什麼不明白的呢?而得知真相以後,劉鐵騎大哭一場。

而從這以後,劉鐵騎也開始變得沉默寡言起來。母親也看到了劉鐵騎的變化,心裡十分心疼,只能不斷開導孩子,他和他的父親是不一樣的,父親犯了錯,他要引以為戒,好好讀書,不要給國家添麻煩了。

劉鐵騎覺得自己就像個外人,久而久之他便受不了這種令人尷尬的日子了,於是便來到了叔叔劉恆山的老家南章村,住在了叔叔家中。不過,叔叔終究不是劉鐵騎的血濃於水的家人,他總有種寄人籬下的感覺。

在最關鍵的成長期,劉鐵騎卻沒有父母的關愛,還要因為父親背負罵名,實在是造孽。在這樣一種情況下,劉鐵騎只能努力學習,通過讀書來改變自己的命運。正是因為如此,劉鐵騎的成績一直都很好,在高考時取得了優異的成績。

劉鐵騎回家想了很久,最終還是沒有選擇清華,而是報考了北京石油學院。招生辦的老師一看那成績,心裡那叫一個驚喜,也疑惑為什麼劉鐵騎要放棄清華大學,於是又看了看劉鐵騎的檔案,發現他竟是大貪污犯劉青山的兒子!

這下,招生辦的老師全都明白了。而對於收不收劉鐵騎,招生辦的老師也無法決定,因此便決定上報校領導。當時北京石油學院的招生辦,開設在南開大學,於是老師連夜趕回北京。

北京石油學院的黨委得知消息後,也吃了一驚,隨即便召開了一個會議,對此事進行討論。最後經過研究,學校黨委決定讓劉鐵騎入學。

另一邊,劉鐵騎正焦急地等待著石油學院的答覆,他心中惴惴不安,考慮著最壞的結果,要是學校沒有同意,他要去做些什麼。好在結果是好的,劉鐵騎被錄取了,拿到錄取通知書的那一刻,他高興極了。

上了大學以後,劉鐵騎就很少回家了,基本上就是在學校讀書。1970年,劉鐵騎大學畢業了,畢業之後便被分配到了撫順石油一廠。也是在此期間,劉鐵騎與自己的一生摯愛劉繼先結了婚。

如此一來,劉鐵騎便慢慢地對劉繼先產生了好感,而劉繼先也是一樣的,兩人戀愛了,不過此時,雙方都以學業為重,約定畢業工作之後再談婚論嫁。

約定的時間到了之後,劉繼先便將自己的終生大事告訴了父母。起先,劉繼先的父母有些顧慮,但劉繼先說:「我不相信『血統論』能統治人們一輩子!」見女兒這樣說,父母也就同意了。就這樣,在1972年,劉鐵騎和劉繼先結婚了。婚後,夫妻二人的感情非常好,很少有吵架的時候。

從此以後,夫妻二人便定居在了廊坊,一家四口住在一個小三室一廳,感情非常好的他們,在此孕育了一雙兒女,家庭幸福美滿。

要問劉鐵騎有沒有因為父親自卑過,那肯定是有的,但隨著時間的流逝,劉鐵騎也坦然接受了父親是個大貪污犯的事實。

之所以會這樣,一是因為生活的閱歷能夠讓他放下很多事;二是因為同事、朋友都都很平常心地對待他,劉鐵騎與他們相處得很好、很自在。

不過雖然劉鐵騎已經不再糾結父親的事,但不代表他不以為然,他時刻引以為戒,並教導自己的孩子們不要犯錯,在他的教導下,孩子們都很本分守則。

現在,劉鐵騎的生活過得很舒心,有優秀的兒女,有溫柔的妻子,有要好的朋友,有穩定的收入,他還有什麼不知足呢?

劉鐵騎曾因為自己的父親受到過影響,但他卻並沒有因此而自暴自棄,而是努力生活,勇往直前,最後有了美滿的家庭,這種向上的精神值得所有人學習!

另外,劉青山的例子也告訴我們,做人要遵紀守法,對得起自己的良心,不然害人終害己,甚至於還會連累到自己的家人,使他們長久生活在陰影中。

參考資料:

《劉青山的後人們》;鄭亞非

《「建國第一貪」後人今安在》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15ff88592f3aabe78c234713dd71287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