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估核污水排放後果,連鎖反應已來,日本或付出沉重代價

2023-08-25     王新喜

原標題:低估核污水排放後果,連鎖反應已來,日本或付出沉重代價

日本很可能低估了核污水排放後果,在接下來的時間,日本如果仍然執意妄為,可能將因此付出沉重的代價。

根據東京電力公司宣布,首次排海每天將排放約460噸,持續17天,合計排放約7800立方米核污染水。

日本做出這樣的決定,是因為美國的支持與默許,國際原子能機構放行了日本的決定,認為排放核污水不會對人類健康和環境造成重大影響。從歐洲主流國家的態度來看,英國相信安全,法國只是關注,德國沉默,加拿大理解。

簡單來說,這個時候,刁難中國環保的西方組織基本都閉嘴了,這就是西方世界現有秩序最虛偽的一面。美國默許,日本收到信號,開始大膽排放。

中國生態環境部核與輻射安全中心首席專家劉新華表示:由於福島第一核電站退役需要數十年,這個過程中還會持續產生大量核污染水,排放時間可能遠超30年,核污染水排海將會對海洋生態產生長期影響。

從目前來看,日本低估了這一行動的後果,目前連鎖反應正在到來,日本要承受的還有更多。

中國暫停進口日本水產品,未來還會有更多國家加入

首先是中國已經暫停進口日本水產品。此前,中國是對來自福島等受污染嚴重的多個縣實施了食品禁入政策,而對其他來自日本的海產品嚴格實施查驗,這一次將實施禁入措施的海產品擴大到日本全境。中國一直是日本水產品的主要出口目的地。

根據相關數據,今年上半年,日本海產品對大陸出口額約為69億人民幣,對香港為57億人民幣,目前中國大陸與中國香港暫停進口之後,未來可能在更多與之相關的領域,採取相關的制裁措施。

然後是韓國科學家們探查了沿海地區的海洋生態系統,卻發現了一幕令人心碎的景象。眾多魚類離奇死亡,而此事與日本核污水排放事件密切相關。

也就是說,韓國政府迫於美國的壓力,對日本也是默許的姿態,但事實上,日本核污水引發海洋生態災難,比預想中的要早,由於地理位置,韓國是受影響最大的國家之一。

畢竟,韓國是離日本最近的,地方小,三面環海,很多靠海吃飯的,他們還需要用海鹽腌制泡菜,日本這樣一搞,韓國的漁業水產業將遭受沉重打擊。

連鎖反應已來

日本排核污水入海,很可能將引發連鎖反應,日前,由於韓國首先受到影響,韓國民眾在大使館前集會,強烈抗議日本核污染水排海,要求日本撤回排海計劃。

接下來,馬來西亞衛生部23日表示,從日本進口的食品將被認為是高風險食品,並將接受放射性物質的檢測。報道稱,馬來西亞從日本進口最多的食品是水產品和相關加工食品,此外還有水果、蔬菜和飲料等。

《莫斯科共青團員報》22日援引專家觀點報道說,日本政府「做出了錯誤決定」,將核污染水排海是令人憤慨的行為,是對整個亞太地區人民人權的侵犯。

在目前國際社會眾多國家都在強烈反對日本福島核污染水排海,菲律賓專家指出:這是對全人類的罪行。

從目前的這個趨勢來看,中國對日本水產品暫停進口之後,越來越多的國家將加入抵制行業。從目前來看,禁止進口日本海產品國家在中國之外,還包括東南亞國家、俄羅斯、美國、韓國。

從這裡看,美國等國依然是利益最大化的做派,一方面,基於政治目的,明面上支持日本,但私下卻禁止進口日本海產品。

從未來的發展走勢看,目前很多國家其實低估了日本排污入海帶來的傷害,這與日本的誤導有關,根據中國海洋法學會會長、國際海洋法法庭前法官高之國此前的分析:「日本一直在誤導核污染水中只存在氚元素的危害,但世界上很多科學家都有一個共識,就是核污染水裡含高達64种放射性元素,並且七成以上均超標,且難以被處理。」

一旦日本核污水在未來幾個月對相關國家帶來真實的傷害的時候,包括曝出相關的食品污染以及疾病產生的時候,這對日本的打擊才會真正到來,這不僅對日本水產業將形成沉重打擊,事實上,福島核泄漏後,當地的動物、植物和人都出現過變異的案例。

而早在6月5日,東京電力公司所發布報告顯示,福島核電站港灣內捕獲的海魚體內所含放射性元素銫,超過日本食品衛生法法定標準180倍。

向海洋排放核污水,未來受影響的地區會發生什麼,難以預料,中國作為水產品出口大國會受到影響,而日本的蔬菜、肉類、以及食品相關行業都將遭受沉重打擊,而更嚴重的打擊還在後頭。

日本或將付出沉重代價

如果未來核污水逐漸對美國以及歐洲產生影響的時候,日本很可能因為排污入海這一舉動,付出真正的代價。

首先,美國的支持,其實某種程度上是給日本挖了一個坑,先拿捏日本,因為日本此舉在道義上已經站不住腳,這個美國是非常清楚的,日本如果在未來有損日利益的事情上違背美國意願,美國的態度可能隨時轉變。

美國低估了日本核污水對它的影響,從排放之日起57天內,放射性物質將擴散至太平洋大半區域,3年後太平洋另一端的美國和加拿大將遭到核污染影響,10年後蔓延全球海域。

簡單來說,日本核污水遲早會影響到美國、歐洲海域,美歐民眾未來也將因此抗議日本的行為,市場上將出現大量的防輻射和抗輻射保健品和用品。同時,醫院也會出現大量因輻射而引起的新型疾病,相應國家很可能會視嚴重情況對日本進行相關的制裁。包括不限於限制日本食品、海產品等相關產品的進口。

其次,日本也將因此在國際上的形象嚴重受損,其國家自私、不負責任的國際形象將因此而建立。因為日本有太多技術資金可行的辦法處理污水,比如把污水蒸餾濃縮。把濃縮液深埋。這是最典型的污染物處理方法。可是日本就是不用。第二,可以把污水儲存起來。這個需要的資金更少。大型儲水罐,一個才1萬多美元。如果批量定製,花費更少。

日本把本來就有能力處理好的事情拿出來禍害全世界,必然被他國長期譴責,未來不排除越來越多的國家會採取相應的行動對日本進行抵制,不僅僅局限於漁業、甚至有可能會擴大到經濟領域。

此外,日本排污入海帶來的不僅是明面上的隱患,而是日本將因此成為未來幾年、幾十年海洋污染的第一責任國。在未來的幾年甚至十幾年,各國因海洋污染導致的魚類海鮮導致的相關疾病等問題一旦出現,國際社會首先聯想的是日本。甚至,未來幾年因為海洋污染產生的任何問題,日本都逃不開要要被追責。

也就是說,日本將為未來幾年、十幾年海洋污染而產生的各種問題買單,人們都會將它歸結到日本的頭上,日本排污入海給日本國際信譽與形象帶來的打擊與經濟傷害、政治損害是長期的,日本的行為與未來海洋污染產生的各種問題發生了捆綁,簡單來說,日本此舉為未來幾年乃至更長的時間埋下了隱患。

日本的漁業、水產品出口以及與之關聯的日料餐飲業將很快迎來寒冬。全球消費者對日本食品的將保持一種更加謹慎的姿態,畢竟,國際政治是一回事,但是各國公民肯定也不會拿自己健康開玩笑,其國家在政治層面與日本保持結盟與友好,不代表這個國家的公民會拿自己的身體健康去支持該國的官方態度。

其四,未來因為越來越多的國家因為沿海漁業的污染,而遷怒日本,日本公民在海外將遭受歧視,禁完產品就該禁人了,越來越多的國家可能會要求日本公民必須出示四十八小時內身體核輻射水平正常的檢測報告,民眾對日本的遷怒,這很可能影響日本公民在他國旅遊的安全性。

從目前的國際形勢來看,相關的連鎖反應未來將會一步步到來,日本此舉,對日本的各方面的影響與打擊還在後頭,日本將因此付出沉重的代價,我們拭目以待。

作者:王新喜 TMT資深評論人 本文未經許可謝絕轉載 作者微信公眾號:智能新連接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15aa5b32c992362270e8dc0ce592202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