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質量發展 「縣」在進行時|鳳城何以飛躍——慶城縣加速縣域經濟高質量發展觀察
鳳城何以飛躍
——慶城縣加速縣域經濟高質量發展觀察
慶城,因三面環山,兩水繞城,形似「飛鳳」,又稱鳳城。
形似「飛鳳」,更要神如「鳳飛」,今年以來,慶城縣縣域經濟數據再迎飛躍。據統計,前三季度,全縣地區生產總值完成94.07億元,增長12.1%;固定資產投資完成56.27億元,增長15.2%;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增長17.9%……
「實現兩位數增長」,慶城何以為?
初冬時節,本刊記者踏上這座千年古城,在田間地頭、羊舍菌棚、項目生產一線,尋找慶城加速縣域經濟高質量發展的「源動力」。
提質增效穩農業 鄉村振興基礎實
十月,是慶城果農的豐收季。
白馬鋪鎮顧旗村西莊組的黎治謀算了筆帳,27畝喬化果園,套了53萬果袋,收穫蘋果22萬斤,按當前蘋果市場價,預計收益在70萬元左右。同村村民李彥舉的17畝喬化果園,收穫蘋果15萬斤,預計收益50萬元左右。
蘋果成為當地百姓的「致富果」,離不開西北農林科技大學甘肅慶城蘋果試驗示範站的技術支持。「我們站現有科研團隊39人,主要開展蘋果產業發展前沿技術攻關,蘋果新優品種雜交選育、引進與推廣,科技人才培養等工作。像『瑞雪』『瑞陽』『瑞香紅』就是研發的新品種。」該站站長陳應智介紹,新品種皮薄肉厚、甜蜜多汁,不僅改善了口感,而且大大提高了產量。
「以往1畝地套5000~6000個果袋,現在1畝地能套1萬~1.2萬個果袋,成活率還高。」陳應智坦言,和過去辛苦推廣新品種不同,現在群眾栽種新品種的積極性很高,因為收益是看得見的。今年,慶城啟動了現代農業產業園(蘋果)建設項目,完成老果園間伐改造1.02萬畝,推廣種植新品種「瑞陽」「瑞雪」1100畝,申報了甘味企業品牌「籬原紅」。
除了全國蘋果生產重點縣,慶城還是養羊大縣。為破解肉羊品種競爭優勢不強、羔羊成活率下降等瓶頸問題,2022年,在天津市南開區東西部協作對口幫扶下,慶城縣引進了國家肉羊核心育種場——天津奧群牧業有限公司,成立了慶城奧群牧業有限公司,在高樓鎮楊塬村合作共建現代肉羊「育繁推」一體化產業園,目的是通過推行「育繁推」一體化模式,帶動全縣肉羊產業增量提質。
育,即培育新品種肉羊——「奧白綿羊」,繁,即開展新品種繁育,推,即推廣新品種養殖,推動肉羊產業規模化、商品化發展。
產業園的羊舍里,成群的「奧白綿羊」正在進食。「這種羊繁殖性能強、生長速度快、尾脂沉澱少,1隻羊能多賣380元。」慶城縣動物疫病預防控制中心主任馬偉斌表示,目前的聯農機制,讓農戶可以以羊換種、以羊換料、以草換羊,企業可以享受訂單回收、技術服務、讓利供羊等優惠,通過合作發展共同受益。
縣政府還出台了政策「大禮包」,以良種補貼、機械補貼、以借代補、以獎代補、貸款貼息等方式強化政策扶持。慶城奧群牧業有限公司是貸款貼息政策的受益者。公司總經理申紀寶說:「政府對我們肉羊企業和合作社、養殖戶的貸款都給予了貼息。在多重保障之下,目前產業園羊只存欄達到了1.8萬隻,預計今年年底種群存欄達到3萬隻。」
據介紹,全縣肉羊存欄達到32.65萬隻,出欄達到10.8萬隻。此外,桐川鎮養牛特色小鎮建設也在加快推進,育肥基地基本建成,充分利用「一縣一品」產業金融扶持政策,貼息17.8萬元帶動67個養殖場(農戶)發展肉牛養殖產業,全縣肉牛存欄達到了4.4萬頭,出欄1.91萬頭。
在驛馬食用菌產業園的標準化菌棒生產車間,近十位工人正在忙碌,封口、搬運、存儲,一切有條不紊。培育成熟的菌棒會進入產業園的大棚,一年可以出6茬香菇,每個大棚可實現純收入2萬~3萬元。
慶城縣按照「保糧、擴畜、提果、增菜、養菌」的工作思路,圍繞「做大種植業基礎、做強養殖業牽引、做優菌業循環紐帶」三個關鍵環節,大力推行「三元雙向」綠色循環農業模式。持續擴大食用菌種植規模,建成市級農業科技示範點1個,全縣食用菌生產大棚達到239棟,生產菌棒160萬棒,生產鮮菇1279.9噸,實現產值1647.4萬元。
聚焦油氣強工業 經濟發展後勁強
慶城是長慶油田的發源地和原油主產區,自1970年鑽出第一口油井(慶一井)以來,經過50多年的發展壯大,長慶油田目前已成為全國第一大油氣田,油田作業區已遍布慶城縣。
來到縣內的驛馬、西川兩個工業園區,一批根植本地區域優勢的相關企業正「茁壯成長」。
慶陽華勝達化工助劑有限公司位於馬嶺鎮董家灘村,主要生產天然石英砂,這是一種石油天然氣深井開採時必不可少的石油壓裂支撐劑。2022年公司完成產值7661萬元,縣內納稅484萬元。「為了充分利用尾砂資源,提升經營效益,我們投資3410萬元新上海綿城市透水磚及集成包裝袋生產項目。目前,項目已全部建成,正在招工生產。」經理郭志龍介紹,正常生產運營後,預計可實現年產值5000萬元,提供就業崗位80個。
慶陽長榮機械設備製造有限公司的生產車間裡,工人正在維修油田專用的壓力容器。去年,這家公司創造產值9467萬元,縣內納稅924萬元,目前是全市特種設備製造行業資質等級最高的企業。
甘肅智侖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專注於油田助劑和新型功能性助劑的「研發+生產+應用」,是具有專精特新特點的科技創新型企業。自2019年10月入駐西川工業園區以來,三年累計產值2.5億元,累計納稅1044萬元。
前三季度,縣域2個園區企業完成總產值22.81億元。
「強縣域必須強工業」,慶城縣在招商引資和優化營商環境上下足功夫,強服務、優平台,引頭部、聚集群,推動全縣工業經濟呈現持續向好態勢。
今年7月3日上午,津慶產業園揭牌暨重大項目開工奠基儀式在慶陽超芯電線電纜生產項目現場舉行。作為慶城縣在第29屆蘭洽會上的簽約項目,慶陽超芯電線電纜生產項目總投資10.4億元,主要從事鋁合金電纜、數據電纜、特種電纜及其他各種型號動力電纜的生產和銷售。
「項目能落地慶城縣,主要還是縣上做了很多工作,提供了很多幫助,確實是『保姆式』服務!」公司董事長錢光明最有發言權。項目簽約後,慶城縣落實「一個項目、一個領導、一套班子、一套方案、一抓到底」的「五個一」跟蹤式工作機制,成立了項目陪跑專班,銜接商務、自然資源、住建、稅務、市場監管等部門,幫助企業辦理相關手續,僅用兩個月的時間就實現了項目落地。
「縣領導非常重視,企業遇到問題或困難,他們都會親自協調解決。確實讓我們感受到了政府親商助商的力度和溫度。」錢光明忍不住稱讚。作為全市首家電線電纜生產項目,他也非常看好未來的發展,項目滿負荷生產後,可年產各種型號、各種規格鋁杆5萬噸、絞線7000噸、電線電纜9000萬米,年產值約20億元、稅收近1億元,帶動就業500多人。
據悉,今年以來,慶城縣堅持把招商引資作為擴大有效投資、助力縣域發展最直接、最有效的抓手,成立招商引資工作領導小組,制定招商引資工作方案和成效評價辦法,聘任招商大使,建立「重點客商信息庫」「慶城籍在外創業成功人士名錄」「省外商協會名錄」等,積極「走出去、請進來」,縱深推進「引大引強引頭部」行動。截至目前,完成簽約額120.51億元,省外到位資金66.13億元,新簽約項目開工率達到99.05%。
不僅如此,慶城還擦亮營商環境金字招牌,聚焦企業難點、痛點、堵點問題,紮實開展「千名幹部幫千企」行動,確定102名領導幹部包抓102戶企業,從要素保障、減稅降費、金融服務等方面實行「清單式」幫扶,摸排梳理問題156條,助企解決問題141個。
因地制宜活三產 千年鳳城展新顏
雖已進入初冬,還是有不少人來到柔遠河畔的藥王洞養生小鎮遊玩。
遊客沿著灰色城牆,踩著青石道路,一路上行就能看到錯落有致的古建築群和精心打造的農家樂。山水、綠植、建築交相輝映,讓人仿佛置身山水畫之中。
講解員告訴記者,整個藥王洞養生小鎮景區南北長3.2公里,包含美食街、影視基地、民俗風情廣場、遊樂園、康養院等功能區,是集文化交流展示、特色餐飲、中醫養生、民宿體驗、風土演繹等於一體的隴東黃土民俗文化養生小鎮,2018年獲批國家4A級旅遊景區。
今年10月19日,2023年甘肅省「非遺進景區」示範性活動在藥王洞養生小鎮正式開幕。活動期間,舉行了非遺展演、非遺智慧財產權普法等8項活動。
「展演的非遺項目包括慶陽香包繡制技藝、慶陽剪紙、編席等,吸引了廣大群眾前來參觀遊玩。」慶城縣委宣傳部副部長時聰表示,經過多年的精心打造和傾力推介,初步形成了以城帶鄉、以鄉促城、城鄉融合發展的全域旅遊格局。2021年藥王洞村被評為全國鄉村旅遊重點村、中國美麗休閒鄉村,2022年藥王洞村被文旅部確定為全國夜間經濟消費集聚重點培育區。
今年以來,慶城縣堅持多措並舉激活第三產業,充分激發市場消費活力。積極推進岐黃周祖文化旅遊區5A級景區創建,基本建成高標準遊客服務中心及相關配套設施;完成黑河峽谷景區國家3A級旅遊景區創建方案;承辦了「我和四季有個約會——車窗外的春天」等系列文旅推廣活動,積極推介研學游、鄉村游、黃土大塬深度游等旅遊方式,截至9月底,全縣共接待遊客239.8萬人次,實現旅遊綜合收入6.64億元。
縣域經濟是民生經濟,縣域經濟高質量發展的落腳點在於不斷增進民生福祉。慶城縣按照「小切口、廣受益」的原則,加快補齊基礎設施短板,持續改善生態環境,讓群眾幸福指數更高,讓民生答卷更有溫度。
——啟動了國家衛生縣創建,加快北五里坡等9條市政巷道維修改造;實施了新區城市燃氣管道等老化更新改造、天然氣綜合管網建設工程等基礎設施建設項目,提升城區市政基礎設施服務能力。
——完成自然村(組)通硬化路項目100公里,招聘農村公路養護員1386名,做到了全縣所有農村公路養管的全覆蓋;縣域南區供水水源改造保障工程完成施工,慶城縣西川供水水源保障工程正在進行基礎施工,農網升級改造項目順利完成,群眾用水用電問題得到有效改善。
——實施塬面保護工程3處,新建淤地壩4座,黃土高原水土流失綜合治理、森林植被恢復等重點項目順利推進,人工造林2.78萬畝,義務植樹60萬株,森林覆蓋率達到16.62%。
——截至8月底,全縣優良天數比例達到78.3%,同比上升10.3%,優良天氣比率明顯增加,改善幅度位居全市第一。
「前三季度,第三產業增加值完成20.6億元,增長10.7%。增速位列全市第1。第三季度,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完成9499.7元,增長8.8%,增速位列全市第1。」
一項項務實的舉措,一組組亮眼的數據。千年鳳城勇立潮頭,用實幹擔當書寫了「實現兩位數增長」的精彩答卷,證明了「慶城可以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