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姥姥把我帶大,憑什麼總讓我多孝敬奶奶」,奶奶的回答令人心寒

2023-08-05     空谷幽蘭育兒

原標題:「姥姥把我帶大,憑什麼總讓我多孝敬奶奶」,奶奶的回答令人心寒

閨蜜媛媛曾經跟我說,她做過得最後悔的事情,就是讓自己的媽媽幫忙帶孩子。現在,女兒萱萱已經11歲了,姥姥也已經回老家了,奶奶卻因為身體不好,住進了自己的家。

五一小長假,媽媽打算要回姥姥家去看姥姥和姥爺,爸爸開車,萱萱當然想要和爸爸媽媽一起去看姥姥。

當她開始興沖沖地收拾東西的時候,爸爸說:「萱萱,不如你留在家裡陪奶奶吧!奶奶不太會用家裡的廚具,又不會點外賣,出門不認識路,你在家照顧奶奶,我和媽媽去看姥姥,好不好?」

萱萱一聽就哭了,她大聲喊:「我不好,我有多麼想念姥姥啊,憑什麼要我在家照顧奶奶,我就要去看姥姥!」

爸爸說:「可是,奶奶也需要人照顧啊,奶奶是爸爸的媽媽,我們孝敬奶奶不是應該的嗎?」

萱萱說:「那姥姥也應該孝敬啊,我們去看看姥姥就是孝敬她,姥姥把我帶大,你憑什麼總是讓我多孝敬奶奶?

童言無忌,爸爸被問得啞口無言。

奶奶卻在一邊開了口:「你孝敬奶奶不是應該的嗎?你是我的孫女,就是我們張家的人。你是你姥姥的外孫女,什麼叫外孫女啊?就是外人的意思啊。」

媽媽媛媛聽了婆婆的話,氣憤到了極點,自己的親媽辛苦七八年,把孩子帶到上小學才回家,帶孩子是那麼容易的嗎?

孩子不滿一周歲的時候,長在姥姥身上,做飯都要一隻手炒菜,一隻手抱娃,就為了女兒、女婿下班就吃上一口熱乎飯。

帶孩子老太太累得經常腰酸,退休金都花在給他們的小家庭買吃的、用的上了,現在孩子長大了,姥姥卻成了一個外人,怎麼不讓人心寒呢?

不要說兒媳婦對婆婆不好,這女婿對丈母娘也沒有什麼良心,居然教育孩子要多孝敬奶奶,不要管姥姥。

媛媛生氣地帶著女兒回去看姥姥了,爸爸留在家裡照顧奶奶!孝敬老人是應該的,但是,姥姥也同樣是應該孝敬的長輩,不能說是一個外人。

夫妻倆賭氣的樣子,把孩子看得也很懵,她狠狠地看了奶奶一眼,覺得她是惹起爸爸媽媽吵架的罪魁禍首,真希望她趕快搬走。

現在的小家庭很多都是姥姥幫忙帶孩子的,姥姥幫忙帶孩子可以減少婆媳矛盾,家庭和睦也更有利於孩子的健康成長。

很多家庭需要面對的現實是,雖然奶奶不幫忙帶孩子,等她老了,父母也依然需要贍養她,孫子、孫女也要孝敬爺爺奶奶。

像兩位爸爸、媽媽的言行,對孩子的影響就是很不好的,家庭之間的矛盾更容易會讓孩子建立錯誤的三觀。姥姥是外人的錯誤家庭觀念會讓孩子不懂感恩,而孩子對奶奶的壞印象也可能會延續到爸爸的身上。

沒有哪一個父母願意把自己的孩子養育成不懂感恩、沒有孝心的人,引導孩子尊重老人、孝敬父母,自己的家庭也才會更幸福。

如果孩子問你:「為什麼姥姥把我帶大,我卻要孝敬奶奶呢?」父母應該怎麼回答呢?

爸爸媽媽應該把姥姥和奶奶一視同仁,不管是誰回答這個問題,都應該告訴孩子:「奶奶和姥姥都是我們最親的人,姥姥養育了媽媽;又把你帶大,奶奶養育爸爸也很不容易,我們應該一樣孝敬她們」。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我們對待奶奶和姥姥的態度應該是一致的,而不是對一方老人感恩,對另一方老人的怨恨。這樣會讓孩子覺得親情沒有利益重要,影響孩子的心理健康成長與人交往能力的發展。

孝敬老人,父母都是孩子最好的老師

父母多抱怨,孩子有怨氣,父母多感恩,孩子有愛心。培養孩子成為一個孝敬父母的人,父母就是最好的老師,不管是公婆或者是自己的爸媽,都應該秉著一顆感恩的心去對待。

在生活中,我們關心老人,用行動孝敬老人,孩子就會以我們為榜樣,去學習如何對待自己的親人。

家庭之間的矛盾,最好不要在孩子面前爭吵

有些父母經常會問孩子這樣的話:你喜歡姥姥還是喜歡奶奶?感情是需要時間培養的,孩子跟誰在一起的時間長,當然就跟誰的感情更深一點。

婆媳也許會有矛盾,女婿也會會對岳母有不滿,但是我們和老人之間的矛盾不要牽扯到孩子。都是孩子的長輩,大人之間的矛盾、互相中傷會讓孩子左右為難,也會傷害他們幼小的心靈。

不管是姥姥帶孩子還是奶奶帶孩子,老人的幫助,我們都要心存感激,寬容讓家庭和睦,孩子健康成長,生活也會更幸福。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127a1a65fab6ea57800eaa613ba0ba4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