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剛到武穴工作的女研究生之感悟—人生難得是澄明

2019-07-16     廣濟印象

人生,有時感覺歲月悠悠無盡漫長,仿佛能跟親朋好友對酒當歌、秉燭夜談、攜手同游、放肆歡樂到永久;可有時又會令人異常煩悶,當沉重的壓力、繁雜的工作、無盡的職責堆積著,好像一個人在孤立無援的深夜,看不見任何希望,不安情緒隨時將你拖向深淵。

歡聲笑語也好,孤獨無助也罷;美滿時光也好,意志消沉也罷,其實心情的好壞跟人的心境息息相關。人生最難得,不過清明二字。



何謂澄明,指的是一種澄凈的心態,任廟堂之上風起雲湧,任人生旅途艱難困苦,自是「竹杖芒鞋輕勝馬,一蓑煙雨任平生」;何謂澄明,指的是一種高貴的品德,縱是「千磨萬擊還堅韌」,卻依然「任爾東西南北風」;何謂澄明,指的是一種洒脫的情懷,「結廬在人境,而無車馬喧。問君何能爾,心遠地自偏」……

記得小時,在那扎著雙馬尾、捧一堆小零食,和好友嬉鬧著走在上學路上的時光中,總有那麼些令人開心或沮喪的時刻。隔壁的小破孩兒九九乘法表默寫全對,長著小虎牙的老師獎給了他一朵小紅花,可神氣了。我耷拉著小腦袋坐在他旁邊,看著自己本子上用鉛筆劃拉出一道很深痕跡的98分發獃,一邊用小胖手戳著自己腦門……

六一兒童節媽媽給我買了一條好好看的小裙子,上面還畫了小鳥兒和太陽,我開心的跟好朋友小麗一起玩遊戲,看著她們身上沒有圖案的小裙子可開心了,又吧唧撕下一塊兒手中的棉花糖,真甜……



童年的快樂或悲傷總是來的那麼突然又短暫,後來每每拿著日記本卻總是想不起來,那一天為什麼哭鼻子,又為什麼破涕為笑。那些好似巧克力蛋糕般甜蜜、微苦的時光,其實都是小孩子一時的爭強好勝罷了,以為一點兒小事兒天就要塌下來了,恐慌不已,擔心得手足無措,其實根本就沒什麼。

後來上大學時,我喜歡上了一個叫張愛玲的精妙絕倫女子,一身孤冷,卻又滿腹才華,孤傲的雙眼淡漠的看著人間世事,然後用她手中的筆織出一張堅韌的網,罩住人的愛恨交加,然後隨意往那回憶的角落裡一扔,任你在冰冷灰暗的角落裡惆悵不已。

可就是這樣一個聰明奇特的女子,卻也被命運開了個玩笑,將別人感情看得透徹的她卻在自己感情上迷糊。24歲的張愛玲因小說與大她十幾歲的胡蘭成相識、相知、相戀。對於這個知她懂她的溫暖的男子,張愛玲愛的卑微,低到泥土裡卻依然要把自己開出花,只為那心上之人的駐足回眸。



「雨聲潺潺,像住在溪邊,寧願天天下雨,以為你是因為下雨不來。」難以想像,這個曾經寫下「生命是一襲華美的袍,上面爬滿了虱子」的敏銳細膩的女子,這個涼薄淡然的女子,有一天竟然會自欺欺人到如斯地步。在潮濕陰暗的下雨天,呆坐在窗邊,卻還為久不出現的人找原因,說他是因為天氣因此無法前來。

當然,與胡蘭成短暫婚姻生活,尤其是倉促收尾的結局就是後話了。不知道在後來與第二任丈夫賴雅的陪伴中,她是否後悔過當初飛蛾撲火般的感情。如果不曾後悔,又是否時至後來,心中有了更加澄明的心境:長的是磨難,短的是人生,我們都只是人生列車上的過客,又何必揪著瓜子殼般的回憶,抱著鏡花水月的虛無情感度日,不如清明些,看淡些。

現在的我,剛剛步入工作崗位不久。從一個無憂無慮不知天高地厚的學生,到一個忙忙碌碌想方設法適應工作、順應生活的社會人,最大的轉變應該就是心境了。不同於踏著朝陽、聽著鳥叫聲優哉游哉、不急不躁去上課的學生,工作中的人似乎都愈發急躁,這種急躁不僅表現在工作上的急功近利,迫不及待的向他人證明表現自己,好像一隻開屏的孔雀兀自散發著光輝,更表現在生活上,快節奏的社會給我們的生活按下了快進符,從早到晚,睡眼朦朧的早班到披星戴月的加班。



我們在匆匆忙忙的快捷號列車上,馬不停蹄的前進著,奔跑著,好像被時間的怪獸追著跑,生怕稍不留神便會被其吞入腹中。我們不斷被催促著長大,被催促著走上人生一個又一個旅程。心甘情願也好,迫不得已也罷,卻忘記了最初我們也都是一顆草莓味的棉花糖就能滿足的孩子。

身邊越來越多的朋友隔三差五的辭職、換工作,一邊抱怨著工作忙加班多,一邊感嘆著初中同桌誰誰誰又換了份收入頗豐的工作……996icu已經成為不少年輕人工作的常態時,可否有人想過慢下來。當越來越多人告訴我們你不是個孩子,你應該儘快尋找人生另一半,儘快組建自己家庭的時候,很多人信了。於是快節奏的生活又催生出快節奏的感情。

為什麼不換一種心態呢?生活和工作本來就是一個不斷積累的過程,剛剛踏入職場的我們縱使在學校學習了再多的知識,但是理論和實踐始終存在差距,我們與職場有經驗的人比更是缺了十幾年甚至幾十年的積累,為何不慢下來,留有一絲清明?當展現自己鋒芒畢露的時候,可曾看過自己的缺點和不足?當你走馬觀花消費感情的時候,是否想過你的生活愈發空洞,最終摧毀的是對一個人基本了解的興趣和信任。既然如此,倒不如看淡些,澄明些!



「莫聽穿林打葉聲,何方呼嘯且徐行」這是我比較偏愛的一首蘇東坡的詞。歷經烏台詩案,幾經貶謫的東坡少了許多凌雲壯志,卻多了幾分看淡世事的智慧。少了廟堂之上爾虞我詐的互相算計,多了些面對人生的豁達與澄明,這不正是我們所缺少的麼?

無需湖心亭看雪,也不用登危乎高哉的蜀道,只需在面對平常事時抱有平常心,留一絲清歡,留一絲澄明即可!



消息來源:廣濟文化 作者:徐捷

版權歸原作者所有 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1-3xRWwB8g2yegNDYFMs.html



雨後小山村

2019-08-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