陽澄湖、太湖大閘蟹同時開捕,蘇州或將成為"國慶最熱"旅遊地

2019-09-25     環球網旅遊

【環球網旅遊報道 記者黃菡】9月23日,農曆秋分。在昨日的陣陣秋風中,陽澄湖、太湖兩地的大閘蟹同時開捕。其中陽澄湖大閘蟹整體產量預計為1400噸,價格比去年增長約10%。隨著陽澄湖大閘蟹價格的持續升高,太湖地區的大閘蟹也逐漸崛起,成為了消費者的另一選擇。除了肥美的大閘蟹令遊客蠢蠢欲動,湖光瀲灩的陽澄湖、太湖秋季風光也吸引著遊客的目光。因「蟹」而動的秋季旅遊,使更多的遊客把更多目光移向蘇州陽澄湖以及太湖周邊。即將到來的國慶長假,蘇州或將再次延續今年「五一小長假」的輝煌,再次占據假期旅遊目的地榜單「高地」。



2019年「五一小長假」旅遊目的地榜單

某知名旅遊預訂平台去年發布的《國慶旅行餐飲總結報告》指出,美食是遊客出遊的重要目的之一。數據顯示,在2018年國慶長假期間,至少有三分之二的人把品嘗當地特色美食當作行程的必要條件。數據還表明,「十一假期」前通過該預訂平台預訂餐廳的總人次環比增長近300%,其中,90%的旅客都因擔心節假日導致餐廳位置緊張而提前預訂。在此報告中,去年國慶期間,蘇州陽澄湖大閘蟹的預定量,以及陽澄湖、太湖周邊景區的相關預訂在「國慶期間」達到全年峰值。究其原因,當季大閘蟹吸引了許多taotie的目光。



陽澄湖的秋日鮮蟹除了令國內遊客「食指大動」之外,於9月12日獲得「凡爾賽建築獎」的陽澄湖旅遊集散中心更是吸引了全世界的目光。據悉,此次全球共有10座建築入圍「客運站類別」凡爾賽建築獎評選,陽澄湖旅遊集散中心作為該類別唯一一個中國建築,贏得了全世界的掌聲。連接蓮花島陸路與水路的陽澄湖旅遊集散中心,是往來遊客的必經之地。設計靈感來源於蘇州傳統民居的集散中心,其建築材質如同枝葉一般,層疊「茂密」地聚攏,形成像「茅草屋」一樣的巨大三角面。隔湖而望,金屬質感的「茅草屋」融入周圍的綠植當中和湖畔綿延在一起,濃濃的東方韻味撲面而來。優美大氣的外形也讓陽澄湖集散中心成為了「網紅打卡地」。鮮美的秋蟹、新興旅遊點都令秋日的陽澄湖充滿魅力。



作為大閘蟹的另一大產區——蘇州的太湖東山,近年來也吸引了大量遊客。作為蘇州人的城市「後花園」,曾經的太湖東山常常被外地遊客忽略,只被當地居民獨寵。而在2016年,蘇州入選英國經濟學人集團年度「全球宜居城市榜單」以來,太湖東山也乘著這股「東風」,映入更多遊客眼中。「天天有魚蝦,季季有花果」的太湖東山不僅風景秀美,而且名勝古蹟甚眾。「萬頃湖光連天,漁帆鷗影點點」的綺麗太湖風光,也更容易滿足日漸挑剔的遊客需求。本月初,最新出爐的2019年年度《全球宜居指數報告》中,蘇州位列該榜單的第75位,超過北京、上海,成中國大陸最宜居城市。這是蘇州連續4年蟬聯中國大陸第一。這份榮耀的延續,或將為蘇州以及蘇州的周邊景區帶來更多遊客。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0gwlaW0BJleJMoPM0xeg.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