猶太人和中國人的文化PK:祖先批判和祖先崇拜的迥然差異

2023-10-16     中外概覽

原標題:猶太人和中國人的文化PK:祖先批判和祖先崇拜的迥然差異

有人說猶太人最聰明,但很多中國網友認為中國人才最聰明,在網上有關評論里,經常能夠看到這種爭執。

辯論無法說服人,其實,事實也無法說服人。說服一個正常人很難,而想說服一個傻子更難。準確說不是難,是不可能的。

我個人認為,人類的天性應該是差不多的。不論是猶太人還是中國人,從先天角度看,他們在人性和聰明才智上不會有明顯區別。但是——問題有個但是,後天環境的不同,卻能形成這兩個民族和兩種人種在聰明智慧方面的巨大差異,這後天環境主要包括民族的文化傳統和觀念傳統,以及個人的品性品格和認知觀念等因素。

猶太民族和漢民族(中華民族)在傳統文化與認知觀念上有著截然不同的特點,這種差異表現在諸多方面,以下從他們對待祖先的態度為例,以展現兩個國家的區別,並希望能從這種差異里獲得一種反思和啟示。

一、罪感文化和自豪感文化

在討論兩個民族對於祖先、祖宗和祖輩的態度前(這裡可暫稱為祖宗文化),先從整體上看一下兩個民族的文化差異。

猶太文化和中國文化作為兩個獨特的文化體系,在對待自我認知和民族情感方面存在著顯著的差異。在整體上看,猶太文化主要以罪感文化為特徵,其根源可追溯至聖經傳統,而中國文化則主要以民族自豪感為核心,凸顯對傳統文明的自信與傳承。

猶太文化的罪感根源於聖經對人類原罪的闡述,使猶太人對自身的過錯常存有一種敏感和反省的態度。聖經《創世記》描繪了亞當與夏娃犯罪的故事,人類始祖的罪性植入了全人類之中,從而使每一代猶太人都帶著原罪的覺悟。這種教義使猶太人在面對過錯時更傾向於反省和懺悔,體現了猶太民族的民族的反省和懺悔精神。

與猶太文化不同,中國文化強調民族的自豪感,人普遍以自己的家庭和國家為自豪,包括對歷史、文化和成就的自豪感,這種觀念自古及今一以貫之,從「天朝上國」的自我認定到「四大文明古國」的教育宣傳,民族自豪感已經成為一種無意識深入到每個人心中。中國的自豪感文化還體現在家族觀念中,家族在中國傳統社會中占有重要地位,人們普遍以家族和祖先的榮譽為傲,雖然往往並不清楚這種榮譽是什麼。

二、祖先批判和祖先崇拜

1、猶太人的祖先批判

猶太人歷史上最偉大的君王大衛,在一次犯罪後(用計奪取了自己一名士兵的妻子),寫下一首痛悔詩,詩里有這樣的句子,他說,「我是在罪孽里生的。在我母親懷胎的時候,就有了罪。」連這樣一個歷史偉人都這樣公開地和無情地剖析自己、「忤逆」先人,這個民族的「不孝」精神和「叛逆」精神可見一斑。

猶太人從來不隱藏自己先祖的罪過、缺點乃至醜事。猶太人歷史有著幾個重要的人物——包括先祖亞伯拉罕、以撒、雅各,最偉大的先知摩西,最偉大的君王大衛——聖經對他們種種犯罪和不堪都一一記錄在案,沒有絲毫掩飾和避諱。這和許多的民族做法不同,其他民族、尤其是中華民族,其傳統是為尊者諱、為長者諱,在猶太人這裡,不存在這個現象。

猶太人的先知常常指出和批判其祖先的錯誤與過犯,並以此警示後人。例如在《以賽亞書》1:4先知對猶太民族整體進行了強烈地批判,文中說「嗐,犯罪的國民,擔著罪孽的百姓,行惡的種類,敗壞的兒女!「《耶利米書》隨處激發猶太民族對自己歷史的反思,耶利米作為先知,對祖先和以色列民眾的悖逆進行了警告和譴責,痛陳了當時社會的弊病,並呼籲人民要悔改。

此外,猶太人在漫長的兩千多年流浪歷程中,飽受流離和排擠之苦,但他們沒有怨天尤人或者抱怨命運不公,反而將這一切歸咎於自身犯罪(得罪神)所致。他們認為,這是他們的祖宗和先人因罪而受到的懲罰。時至今日,猶太教中的極端正統派哈瑞迪派仍然堅決反對猶太人復國,認為這違背了上帝的旨意,他們應當繼續流離失所。

猶太人這麼批評祖先,並不是他們的祖先比起別的民族更加道德敗壞,猶太人對祖先的態度更多帶有自我反思和批判性質。這種自我批評的精神,它激發和勉勵著猶太人時刻審視自己,避免重複祖先的錯誤和重蹈先輩的覆轍。

2、中國人的祖先崇拜

與以色列的反思精神不同,中國傳統文化深受祖宗崇拜的影響。在中國,祖先被視為至高無上的存在,家族中的長輩被視為充滿智慧和道德的典範。祭祖、宗族活動、家譜記錄等習俗,都體現了中國人對祖先的崇敬和尊重。

在中國歷史上,祖先崇拜成為華夏民族生活中一種強烈信仰,也是宗族結合的精神支柱。祖先崇拜是中國傳統文化中重要的一部分,它的主要內容是將祖先視為家族及宗族的守護神,並通過對祖先的祭祀、緬懷和傳頌來傳承和發揚家族及宗族的精神和文化傳統。

在中國古代社會中,祖先崇拜被視為一種宗教信仰。在家族及宗族中,祖先被視為守護神和英靈,被賦予了庇佑後代子孫、保護家族及宗族平安的神秘力量。因此,對祖先的祭祀和緬懷成為了人們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

在中國的傳統文化中,祖先崇拜還被賦予了重要的文化意義。在家族及宗族中,通過對祖先的祭祀和緬懷,傳承和發揚家族及宗族的文化傳統和精神。此外,祖先崇拜還被視為一種道德教育的方式,通過對祖先的崇敬和感激之情,激發人們的孝道、忠誠、感恩等美德。

總之,祖先崇拜是中國傳統文化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它代表了華夏民族對於祖先的崇敬和感激之情,也是對於家族及宗族的精神和文化傳統的傳承和發揚。

三、兩種祖先文化的對比反思

對待祖先,猶太民族的態度是把祖先當人看、當有缺點和錯誤的人看、當罪人看,並以此反省和警戒自己不要走祖輩的老路,不要犯罪,要懺悔歸正。中國人的態度,是把祖先當高人看、當完人看、當神人看,因而歌頌讚美,供奉敬拜,進而要學習先人,要光宗耀祖,要注重傳承,要發揚光大。

這兩個民族對於祖先迥然不同的態度,體現了兩種不同的民族性格,也造就了兩種不同的民族文化。一個民族要想進步,必須要看到別的民族身上的優點和長處。祖先批判表現出更多的批判性思考和反省精神,這為他們的文化帶來了持久的力量。而祖先崇拜則導致封建迷信,又導致盲目自大,自欺欺人,保守排外和固步自封。

因此,我們應當從兩種文化中吸取經驗教訓,勇於正視自己的問題,保持對於自身文化的蔑視性思考,保持批判精神,只有如此,我們才能更好地理解並推動民族文化的發展和進步,更好地適應現代社會的發展需求。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0f8a784812c544cec01789e7a3d91c2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