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類名為「炸包」的網紅玩具這兩年正在熱銷,非常受孩子的歡迎。
但據央視財經《經濟信息聯播》欄目報道,這類玩具是非常危險的,甚至含有劇毒。
從外觀看上去,這些「炸包」是一種印有卡通圖案的小塑料包,但用手揉捏過之後,裡面就會逐漸膨脹,脹到一定程度就會爆炸。
另外還有一種名為「臭包」的,是「炸包」的變種玩具,它除了會爆炸外,還會散發出惡臭的氣味,小孩子都感覺非常有趣。
節目報道,二者都沒有具體的廠名廠址、成分說明等關鍵信息,卻在小學附近的文具店也有售賣。
由於這些炸包價格低廉,1塊錢就能買4個,受到了眾多小學生們的歡迎。
文具店主對記者表示:
「兩三歲的孩子也能玩」、「小孩子都四五盒、十來盒地拿」。
小小塑料包不僅會爆炸,還會散發惡臭的味道,裡面是什麼東西呢?
這樣的三無玩具,又會對孩子帶來怎樣的危險?
記者對這些「炸包」進行了實驗:
3款不同的「炸包」,其中兩款先後爆炸,液體飛濺,將塑料碗高高炸起,另一款卻始終沒有爆炸。
將這些炸包剪開後,裡面是一些白色粉末和一小塑料袋透明液體。
幾經輾轉,記者終於找到了生產炸包的玩具廠家,車間裡堆放著幾十袋用來生產炸包的原料,正是炸包中的透明液體,名為一水檸檬酸。
車間門口還堆放著一些白色袋子,上面寫著碳酸氫鈉-小蘇打,也就是炸包中的白色粉末。
原來,這兩種原材料分屬酸性與鹼性,二者混合後就會產生氣體,進而引發爆炸。
但根據我國玩具安全強制性標準要求,玩具里不能含有混合後會發生化學反應爆炸的物質,炸包明顯不符合標準要求。
此外,臭包里除了含有以上兩種原材料外,工人還會在上面噴洒硫化鈉水溶液,至於噴多噴少全憑手感。
這種含有硫化鈉的臭包,被捏后里面的幾種化學物質產生連鎖反應,就會產生帶有惡臭味道的硫化氫。
而硫化氫是一種急性劇毒氣體,吸入少量高濃度硫化氫就可能中毒,導致中樞神經系統症狀和窒息,甚至有生命危險。
就算是低濃度的硫化氫,也會對眼、呼吸系統、中樞神經造成傷害。
這些既能爆炸還能散發出惡臭味道的臭包,迎合了孩子們的好奇心,憑藉價格低廉的優勢,迅速流向了校園周邊。
但看似新奇有趣的玩具,實際是具有潛在危險的劇毒物品,不經意間就會對孩子造成傷害!
孩子的天性愛玩,但面對市面上五花八門的玩具,缺乏基本的分辨能力。
我們作為家長,一定要把好關,幫娃把危險拒之門外,下面這些「毒玩具」務必讓孩子遠離。
「史萊姆」水晶泥
這也是一款曾被央視點名的「網紅玩具」,柔柔軟軟可以捏來捏去,隨處一個商店就能買到。
但央視檢測發現,市面上的水晶泥,幾乎都會添加有毒的硼砂。
武漢有名9歲的小女孩,不小心將一小塊水晶泥崩到了眼睛裡,本以為立即進行了清洗,不會有什麼問題。
可沒過多久,小女孩的視力就急速下降,即使後來做了手術,受傷的左眼視力也只能恢復到0.08,影響一輩子。
很多家長不知道,這種水晶泥中所添加的硼砂,是一種毒性極強的物質,2-3克就足以使嬰幼兒致死。
稍大一些的孩子,致死劑量也只有5克。
孩子在把玩水晶泥的過程中,不僅容易引發皮膚過敏,萬一手上有傷口,或者玩耍之後沒有洗手直接接觸食物,都容易引起中毒。
因此,水晶泥看似有趣,但我們千萬別給孩子買,也別讓孩子自己買來玩耍。
磁力球
磁力球又名磁力珠、巴克球等等,是一種具有磁力的小金屬球,色彩鮮艷。
這種玩具的危險之處在於,很容易會被孩子們當成糖豆吃下去。
一旦被吃進肚子裡,這些磁力球就會相互吸引,使腸道粘連在一起,引發腸梗阻、腸道穿孔,乃至於腸道壞死。
更可怕的是,很多時候孩子們吞下去都是無意識的,家長也很難察覺。
當孩子出現腹痛、發熱、嘔吐等症狀時,腸道大機率已經出現壞死、穿孔、梗阻等情況,後果已經相當嚴重了。
所以大家一定要認識到磁力球的危害,別再買給孩子了,家裡有的立即扔掉,別猶豫!
整人玩具
在中小學生間,這種電人的整蠱玩具已經流行多年。
它被做成了各種日常物品的形狀,只要觸動開關,就會使人觸電。
儘管這種玩具看似安全,但同時也有很多違規產品,電壓遠超人體的安全電壓36V。
而孩子的身體發育還不完全,一旦接觸非安全電壓刺激,很容易對身體健康造成傷害。
更嚴重的問題在於,有些不法商家為了提升銷量,會大幅度提高電壓,有些三無產品電壓甚至高達600V,比家用電壓220V還要高出3倍。
大家平時一定留個心眼,千萬別讓孩子購買。
老苗結語:
兒童玩具的安全問題不容小覷,大家千萬要多上心。
給娃購買玩具時要注意檢查外觀、氣味、材質等等,儘量避免踩坑,否則等孩子真的受到傷害時,就已經晚了!
今日話題:你給孩子買過這些「毒玩具」嗎?
我是老苗——一名80後超級奶爸,也是醫院裡最扎眼的男性護士長,歡迎一起討論孕育問題,也請你關注老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