螢火蟲,多麼美好詩意的名字。在一個人成長的過程中,那些簡單的詩意、美好仿佛在忽然間,就隨著時光像一隻脆弱的螢火蟲一樣悄悄飛走了。
《螢火蟲的歌》這本書以孩子的視角展現了孩子的內心世界和他們純粹勇敢的世界觀。那是孩子的世界,我們漸行漸遠,霧裡看花的純凈的世界。
只有孩子會為發現了一隻螢火蟲而激動得手舞足蹈,只有孩子會為失去生命的螢火蟲落淚,只有孩子才會堅定而執著地為了挽救一個小生命而千山萬水不辭勞苦。
該書不僅僅是一本讓孩子們跟著書中的描寫去旅行去放飛翅膀的書,更能讓孩子在一本書中找到屬於自己內心世界的那份堅定。
成人世界常以自己的眼光審視孩子:學習還不夠好,事情做得還不夠完美,思考問題還不夠「成熟」等等,我們常常去這樣打量或者評價我們的孩子。可是,我們不知道,其實孩子們就像世界上的螢火蟲、鳥兒、蝸牛一樣,有他們自己認識世界的方式,有他們看到的美好和不同於大人的思維方式。他們能做到的我們未必能,他們敢去做的我們未必敢做。他們想去做的也許才更有開創新世界的意義。
可是,被失敗和錯誤嚇怕的大人只會告訴孩子,哪些是不對的,哪些是不能的。收起你的不對和不能吧。讓孩子們在自己的世界裡慢慢成長,慢慢探索,慢慢落淚和歡笑吧。
這本書的作者無疑是幸福的,因為他和孩子們生活在一起,深諳孩子們的內心世界。所以這本書才能寫得貼切,就好像他以一隻隱形的螢火蟲的角色跟著那幾個孩子去了螢火蟲的世界一趟。在那個單獨屬於孩子的世界,他們可以獨立做自己,再也不用大人指指點點百般規劃。他們獨立做了一個小孩子想做也能做到的事。是的,其實我們的孩子真的能做到。
回到這本書本身。書中借用歌謠的形式表達情感,語言優美,言近意遠,更加貼合孩子們的閱讀理解。同時,美麗的想像中又把關於動物的科學知識,比如螢火蟲的成長經歷等巧妙穿插其中,把科普融匯於美麗故事中,讓孩子們輕鬆就能學到這些知識。在這本書中,沒有任何一個大人出場,我認為這是最難能可貴的地方。
大人們頭疼的問題——放手!我們都知道,放手了孩子才會成長和進步。可是,該怎麼放手,敢不敢放手?成績落下怎麼辦?不如別人怎麼辦?孩子受傷怎麼辦……這麼多的「怎麼辦」里,我們其實已經把自己的世界,自己對世界的認識強加給了孩子。孩子不應該以他人成長的代價來認識他們眼中的「新世界」。否則,創造力哪裡來?人類的進步哪裡來?我想,這本書會讓我們大人知道,我們的孩子真的可以。我們只需要鼓勵和相信。
閱讀這本書,我感覺被「善」和「暖」包圍著!善,是所有勇敢的力量之源;善,是指引所有遠行之路的啟明星。善是兒童眼中的光。
北河
(責編:溫文、馬雲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