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孩子對生日都會有一種特殊的情節。
小孩子對生日都會有一種特殊的情節。
生日這種東西,只有小孩子才會在意過生日這種事情,一方面是過生日的時候可以吃到很多好吃的,奶油蛋糕簡直就是最大的誘惑。
另一方面是生日那天自己可以擁有某種特權,不管自己做了什麼惹父母生氣的事情,都能夠被「赦免」。
姑姑坐扁侄女蛋糕,一家人「群起攻之」
在大部分家庭中,孩子們的生日基本上可以成為長輩們團聚的理由,大家抽出時間歡聚在一起,熱鬧的氣氛不僅讓孩子們興奮不已,也讓家長們有了歡聚一堂的正當理由。
這不,在廣西梧州的一個家庭中,家裡最小的孩子要過生日了,媽媽就想著正好趁著這個機會把全家人叫到一起團聚一下,也算是讓小女孩感受一下大家庭的和睦和溫暖。
到了生日這天,家裡人都陸陸續續到場了,小女孩不愧是全家人的團寵,受到了親戚們送給自己的生日禮物,小姑娘也是開心得不成樣子,那種收禮物的開心感,我想沒有人能夠抗拒吧!
但就在大家其樂融融的時候,聽到了女孩姑姑的一聲尖叫。只見她像個彈簧一樣,從凳子上彈了起來,就像是遇到了什麼特別驚悚的事情一樣。當然也吸引了全家人的注意。
等到大家圍過來的時候,發現這個姑姑原來把大家為小女孩準備的蛋糕一屁股做壞了,整個場面那叫一個慘,根本辨別不出蛋糕原來的模樣了。小女孩就看這個場景,自然是難過到無法呼吸。
畢竟對於小姑娘來說,生日最重要的環節就是吃蛋糕,蛋糕不僅是生日的輔助,更是生日的主角。以至於其他的禮物和朋友,都是可有可無的。這蛋糕還沒吃就被毀掉了,換做是誰都無法接受吧!
姑姑發現自己的錯誤行為之後,第一時間就感到尷尬得不得了,恨不得馬上逃離現場,因為她完全能夠想到小女孩會變成什麼樣子,也知道蛋糕對於小女孩來說意味著什麼。
只是,自己太過於慌張,根本不知道該怎麼彌補才好,就楞在了原地,準備隨機應變。當其他長輩看見小女孩哭得這麼傷心,馬上就按捺不住內心的怒火,群起而攻之。
你一言我一語地對姑姑說著咒罵的話,讓一個成年人頓時感到無地自容,就好像自己做了十惡不赦的事情。原本內心的不安和慚愧全部消失了,對全家人都感到無比失望。
如此家庭叫人寒心
成人就是孩子行為的榜樣,如此過度懲罰的意義何在?
在孩子成長過程中,孩子大部分的行為習慣都是依靠模仿而來的,模仿身邊的成人,模仿自己的朋友,或是模仿路上的陌生人。模仿成為他們積累經驗的重要組成方式。
並且在模仿的過程中,孩子根本還無法準確地辨別成人行為的好壞,他們只會照抄照搬,這也就是孩子容易學習家長身上的不良惡習的主要原因。罵人、打人比比皆是。
那麼就像是這家人處理這個問題的方式,孩子會不會產生犯了錯誤就要接受最嚴厲懲罰的經驗積累呢? 不管這個錯誤有多大,都會變得非常了不得。那她以後在犯錯的時候,該如何自處呢?
正確引導孩子的情緒更為重要
雖然姑姑的行為讓孩子有了不好的情緒體驗,但這個麻煩真的是不可挽回的嗎?蛋糕那麼多。壞了一個再買一個不就好了嗎?現在最重要的不是解決問題嗎?
與其說惡語相向讓全家的氣氛變得尷尬,不如趕緊想到補救的措施將這個尷尬化解掉。小孩子的注意力是很好轉移的,現在如此處理勢必是趕鴨子上架,讓侄女更加記恨姑姑了。
今日小結:
如果你是這家人,你會怎麼處理呢?歡迎和我們一起分享你的想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