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向剛一改變,普京就在中美之間玩平衡!中俄還能背靠背了嗎?

2024-07-30     利刃號

俄羅斯是這個月安理會的輪值主席國,俄外長拉夫羅夫早早就趕到了美國,以便作為輪值主席國的代表,出面主持很多會議;此外,拉夫羅夫也有意藉此機會,向國際社會尤其是美國,發出一種委婉但明確的信號。在主持會議期間,拉夫羅夫談到了俄美關係,他表示,普京總統曾經說過,俄羅斯「願與任何美國領導人合作」,只要美方願意進行「平等且相互尊重」的對話。拉夫羅夫此言一出,立即就讓各國代表「嗅到了不一樣的味道」。

原因很簡單,一方面,在過去的幾年裡,美俄關係可謂「斷崖式下跌」,就差沒有直接開戰了,美國不僅將俄羅斯困在了戰爭陷阱里,還對俄羅斯實施了「前所未有」的經濟制裁,基本上可以說,如果沒有核武器,估計兩國早打得不可開交。另一方面,在擔任輪值主席國期間,拉夫羅夫曾公開指責美國及其盟友正在準備可能的長期戰爭,並企圖在東南亞打造四方或三方機制,以取代圍繞東協的各種包容性機制,言下之意,劍鋒指向中國。

既然美國還在打壓中俄,既然過去幾年大鵝吃夠了白頭鷹的虧,為何拉夫羅夫還要釋放「美俄可能合作」的信號,而且還是在聯合國這樣的場合與平台?原因其實很簡單,因為「風向變了」,俄羅斯的苦日子可能就要「到頭了」,「國運」要到了。就在不久前,特朗普在賓州參加競選活動時遭遇槍擊,不但僥倖逃過一劫,而且還被塑造為「美國英雄」,目前特朗普領跑總統大選民調,在7個搖擺州與全美的支持率,都壓倒了拜登,拜登首次表示,可能退選。

眾所周知,特朗普是美國極其罕見的「親俄」總統,其本人在經商時期就是普京的粉絲,曾經親自寫信給普京表達自己的敬意,並強調「隨時聽候召見」,稱這是他的「榮幸」。特朗普在2016年的勝選,與俄羅斯的幫助息息相關,是俄羅斯向其提供了希拉蕊的黑料,從而逆轉了選情,用美國的民主制打敗了美國,這讓美國精英與建制派好像吃了蒼蠅一樣難受,但卻「啞巴吃黃連——有苦說不出」,而勝選後的特朗普立馬投桃報李,建議「聯俄制華」。

雖然受制於民主黨和美國根深蒂固的反俄傳統,特朗普未能成功實現「美俄結盟」,但畢竟在兩件事情上,給予了普京「實打實」的好處。第一件事,正是特朗普首次將中國樹立為美國的「頭號挑戰者」,從而將戰略槍口從俄羅斯的身上挪開,對準了紅色中國;第二件事,就是為了拉攏俄羅斯,允許普京發動解放敘利亞南部的德拉戰役,這才有了目前阿薩德政權的「半壁江山」,俄軍才得以體面風光地從敘利亞撤軍,基本完成其戰略任務。

賓州槍擊之後,特朗普及其副手也紛紛呼籲要「放開俄羅斯,集火中國」,特朗普在與烏克蘭總統澤連斯基通話時也表示,他將結束俄烏衝突。由此可見,美國大機率迎來一位「親俄」總統,特朗普上台的日子,就是普京的「幸運日」,烏克蘭除了「割地賠款」之外,似乎別無他路。如此「良辰美景」就在目前,普京焉能不心動,所以,拉夫羅夫在聯大釋放了俄羅斯願意與美國進行合作的願望,只要美國尊重俄羅斯,對俄羅斯「平等相待」。

特朗普尚未上台,俄羅斯已經開始「拋媚眼」了,這對中國也是一個啟示,那就是「沒有永恆的敵人或朋友,只有永恆的利益」,就算美俄和解之後,俄羅斯不會對中國不利,但這一全球戰略巨變,勢必影響中美博弈的方方面面。咱們就舉個簡單的例子,特朗普上台,普京贏得俄烏衝突勝利,戰略壓力陡然減少,對華依賴與需求勢必也就會減弱,那麼中吉烏鐵路還有戲嗎?中哈共同建立的繞過俄羅斯的跨裏海走廊還能走嗎?

這些都是其次,再說點重要的,在俄朝結盟,美俄和解的情況下,一旦台海有事,美日韓聯合出兵的時候,朝鮮這張牌還能打嗎?平壤都換用俄羅斯衛星了,還會聽老大哥嗎?再說一個更重要的,俄羅斯曾經表示,支持中國為了維護統一而採取的一切措施,隨著美俄的和解,這一承諾還會兌現嗎?所以,一旦美俄和解,很多東西都會發生改變,就算普京「念舊」,沒有與美國一道「趁火打劫」,但那種「中立」的態度,也會讓中國「吃不消」。

比如說,2021年台海危機程度「前所未有」之際,普京表示「中俄不是軍事同盟,也沒有這個打算」,這不等於告訴美國「你隨便,與我無關」嗎?中國立馬進行回應稱「中俄不是盟友,勝似盟友」,這就是趕緊拉住俄羅斯,「兄弟別走啊」。由此可見,普京看待中美博弈,就像當年美國看待蘇德戰爭一樣,當德國入侵蘇聯時,時任參議員的杜魯門就表示,「若德國正在取勝,我們就幫助俄國;如果俄國正在取勝,我們就幫助德國,讓他們儘量互相殘殺。」

最後需要補充的是,各國都是為自己的利益而戰,就像大家玩的「多人跳棋」,還不是互相借勢、互相挖坑、互相利用?普京捍衛的是俄羅斯的利益,這無可厚非,他支持中國、保持中立亦或是與美國「分一杯羹」,都是出於本國利益考慮,沒有其他,否則他就不是一個合格的俄羅斯總統。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0eaeab0e4011c26168d494f20754edda.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