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慶 ,憑什麼緊隨北京、上海之後?

2022-08-02     品橙旅遊

原標題:重慶 ,憑什麼緊隨北京、上海之後?

【品橙旅遊】 「2022福布斯中國消費活力城市榜」中,重慶緊隨北京、上海之後位居第三名。不免令人好奇,重慶是如何超越其他一線城市,在新一線城市中脫穎而出的?

如何登上第三名?

據了解,城市榜是以消費活躍度、商業成熟度、政策支持度、交通便捷度和國際認可度等五大維度為核心洞察點。

其中涉及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城市GDP總量、城市消費者滿意指數、國家級夜間文化和旅遊消費集聚區數量、夜間消費地標數量、城市文化遺產數量等指標。

官方數據顯示,2021年,重慶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達13967.7億元,同比增長18.5%,在全國各省份中排名第三。2022上半年,重慶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達6966.33億元,同比增長1.1%,在同期全國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同比下降0.7%的情況下,仍舊保持了正增長。

值得注意的是,2021年十大消費城市中,城市社會品消費零售總超過萬億級的只有四家,除了上海、北京、重慶以外,還有一家是廣州。

城市榜評選維度及指標中關於政策支持度提出,政府在加快建設國際消費中心城市過程中的政策支持,相關規劃、目標及實際方案,部門協調機制、配套措施、資金投入等。而2021年公布的首批准國際消費中心城市是上海、北京、廣州、天津、重慶5座城市。如此一來,重慶的競爭對手大範圍縮小。

2017年—2021年重慶市社會消費品零售額

從以上表格可以看出,近五年來,重慶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呈現上升趨勢。從2018年起,幾乎每年都保持在萬億元以上。

中央財經大學文化經濟研究院副院長、教授戴俊騁表示,重慶之所以脫穎而出,從結構區位上看,重慶本就是西部國際綜合交通樞紐和國際門戶樞紐之一,具備支撐高等級商圈發展所需要的門檻人口,是爆火的基礎;其次是重慶市政府大力推動建設國際消費中心城市,加強了頂層設計,持續打造智慧商圈,聚力推進傳統商圈提質發展;最後是各類新媒體的造勢營銷為重慶建構消費活力城市添磚加瓦。

重慶奧陶紀操作中心總經理張藝飛也表示,重慶能夠超越脫穎而出,離不開成渝經濟圈消費升級的推動。成渝已經逐漸成為繼長三角、大灣區、京津冀三大城市群後的消費第四極,加上近幾年重慶市出台了一系列穩定市場主體和消費促進政策為提振市場信心,為穩定經濟增長帶來持續推動作用。

值得注意的是,本次磅單的第六名是緊鄰重慶,成渝經濟圈中的成都。兩地在商業、文旅方面等方面有著諸多相似之處,但成都2021年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為9251.8億元,與重慶仍有著較大的差距。

商圈經濟撐起消費半邊天

城市商圈一直都是承載消費的主要陣地。重慶在設立直轄市之初,便將「商圈建設」作為產業轉型和城市改造的突破口。數據顯示,重慶中央商務區及城市商圈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在全市占比超過60%。

《重慶市培育建設國際消費中心城市實施方案》中指出,建成2個世界級商圈、10個高品質商圈、100個特色名街名鎮和若干商文旅體融合發展集聚區。

攝圖網

而這兩個世界級商圈,一個是商業聚集地解放碑商圈,另一個是網紅打卡地觀音橋商圈。有數據指出,解放碑對外地遊客更有吸引力,而觀音橋商圈則更吸引重慶本地人。

其中,解放碑商圈已成為年均人流量破億的國內客流最集中的知名商圈。《中國城市商圈發展報告2021》中顯示,2020年解放碑以營業額172.2億元位列全國11條示範步行街之首。

隨著進一步發展,大坪商圈、嘉州商圈等新興商圈也開始強勢崛起。數據顯示,大坪石油路商圈的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從2013年的61億元,提升到了2020年的180億。

重慶本地人皮傑透露,重慶的商圈經濟效應非常明顯。每個區都有一個大型的商業中心地帶,多數都是步行街、大型商業綜合體組成,龍湖重慶時代天街在品牌、市場認可度方面都是比較傑出的代表。像重慶萬象城、IFS國金中心等中高端商業,不僅是外地遊客熱衷的網紅打卡地,也是重慶人會常去逛的地方。

據重慶市商務委統計,今年「五一」期間,以時代天街為「龍頭」的渝中區大坪——石油路商圈日均人流量達30萬人次。

戴俊騁認為,從空間的維度看,商圈是整合旅遊「食住行游購娛」六大要素的綜合遊憩承載地,是城市旅遊中除景區外,重要的旅遊目的地。從時間的維度看,各個城市往往通過推動商圈發展,來激活夜間旅遊,點亮城市經濟。同時國家從政策角度也在不斷推進旅遊商圈發展,特別是國家級/省級旅遊休閒街區認定工作對旅遊商圈發展起到了重要的促進作用。

值得注意的是,重慶商圈發展是通過建造新商圈和升級舊商圈兩種途徑,那麼不可避免的是,舊商圈需要解決基礎設施老化、交通擁堵問題以外,同時也面臨商業轉型疊代升級的嚴峻挑戰;而新的商圈則面臨著如何打開知名度等挑戰。

網紅經濟之後,再造不夜城

夜經濟無疑是延長商圈消費的最好方式,而商圈也是夜間經濟的主要載體。

自2019年以來,重慶連續三年榮登「中國城市夜經濟影響力十強城市」榜首。據調查,重慶城市消費60%發生在夜間,大商場晚上6點到10點的銷售額全天占比達60%左右。

攝圖網

截至目前,重慶全市夜間文化和旅遊消費以集聚區為陣地,已形成了「夜遊、夜景、夜秀、夜讀、夜市、夜娛、夜養」等「七個夜」的豐富產品體系。

夜間經濟對城市經濟的拉動作用逐年上升。全國153個城市夜經濟熱點商圈詞雲圖可以看出,觀音橋商圈以日均人流量49萬人次、人均消費100-150元,居於全國商圈之首。

南濱路是重慶各類新「夜」態的湧現地之一。2022年上半年,南濱路客流量達到868萬人次,銷售額達到3.6億元。藉助夜市集聚的人氣,南濱路客流同比上漲10%。

「這幾年重慶太火了,尤其在年輕人中深受歡迎。」 感受深刻的皮傑表示,行程碼取消星號後,重慶旅遊的熱度立馬上升,洪崖洞每天入夜後,人頭涌動,基本從那裡過的車輛要堵車10分鐘以上才能通過。遊客以年輕人為主,且大多是自由行的方式。令人振奮的遊客量,不僅拉動了住宿業、快消類食品、飲品等行業,同時也吸引了越來越多外地投資者來重慶投資民宿、餐飲等。

「在重慶政府放寬擺攤政策後,很多年輕人將汽車後備箱打造成微縮版的精緻商店,『後備箱夜市』也成了網紅重慶的一個符號。」皮傑說。

根據規劃,到2025年,重慶夜間經濟占城市消費比重逐年提高,基本形成商旅文體融合夜間經濟發展格局。如今因網紅出圈的重慶,正在被不夜城重慶所替代。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0e442eb8ed14352eb6ef397a662d2fe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