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千萬人退出,醫保「斷交潮」再次上演, 專家:別漲了!

2023-10-25     金投網

原標題:2千萬人退出,醫保「斷交潮」再次上演, 專家:別漲了!

在聊到躺平的時候,大家往往會想到兩個前提條件,首先,把房貸還了,無債一身輕,安安心心躺平,再就是養老金交夠15年,坐等領退休金。

其實,還有一個更重要的,那就是交夠醫保,畢竟年紀越大,身體上的毛病也慢慢變多了,這是正常的生老病死的規律,如果沒有醫保兜底,碰上大病,往年都白乾。而且,交夠年數,醫保可以做到終身保障,為老年看病減輕不少的壓力。

但是,有個現象很奇怪,去年醫保參保的人數,大規模下降了1700萬人,不是一個小數字,按理說醫保還是很實用的。原來,實際情況是,「職工醫保」參與人數增加了800多萬人,而「居民醫保」減少了2500多萬人。

那麼,「職工醫保」和「居民醫保」有什麼區別?

職工醫保是可以做到終身保障的,一般是企業員工繳納,而居民醫保保障會弱一點,交一年保障一年,很大一部分是農村的老人家、高校大學生、新生兒、或者城裡的低保人群繳納,也就是沒有在公司單位上班的那部分人。因此職工醫保繳納人數變多,居民醫保變少,也是可以理解的。

至於居民醫保人數為什麼大幅下降,官方並沒有解釋,但大致有這麼幾大原因:

1、新農合繳費成本年年漲,家庭承受不起

新農合是從2002年正式提出,2003年開始試行的一項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制度,一開始是每人每年10元,個人繳費是小頭,財政兜底是大頭,一直保持到2006年依舊是10元,但之後的18年,保費年年在漲。

像2007年是每人每年20元,2008年30元、2009年50元、2010年60元、2011年80元、2012年100元、2013年120元、2014年150元、2015年180元、2016年200元、2018年220元、2019年240元、2020年250元、2021年280元、2022年320元、2023年350元,最後2024年是每人380元。

22年,繳費成本漲了37倍,雖然每人每年380元乍一看不多,但是如果是一家五口,一年將交1900元,也是一筆不小的費用,要知道繳納對象是農村的農民。根據國家統計局公布的數據,2023年上半年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為10551元,1900元,占其18%。而且,大家也知道,平均數一般都不能作參考,因為有很多人都是被平均的。

而且,新農合是一年保,很多人一年到頭就是白交,對於經濟條件不好的農民來說,幾百塊不是小錢,所以省省就不交了,因此,在費用越來越高的情況下,棄繳的人也越來越多。

2、很多地方醫保聯網,重複交的不允許了

隨著就業形式的變化,很多人都在多個城市就業並參加醫保,可能會出現新農合醫保、城鄉住戶底子醫療保險和城鎮職員底子醫療保險的重疊參保, 為了避免大家資金浪費,國家規定清退重複的醫保繳納。

3、部分買居民醫保的人,轉成了職工醫保

畢竟,職工醫保交滿年限,就可以不用再交了,享受終身保障,還是很香的。一般繳納年限在25/30年,但是上海終身醫保是累計15年,為全國最低的一個城市,就是不知道以後會不會變了。

而職工醫保,交一年保一年,且報銷力度不如職工醫保,但勝在費用低,大頭是政府補貼,個人要掏的錢有限,且不像商業報銷那樣對投保人的健康狀況有要求。

不過,如果條件允許的話,小金還是更建議大家繳納職工醫保,最好是找個班上,讓公司幫承擔大頭,自己只需承擔工資的2%,這也是很多人寧願找個單位摸魚打卡,也不願意徹底辭掉工作的原因。如果實在條件有限,居民醫保還是可以的,總之,儘量別讓自己「裸奔」著

對於這個「斷交潮」,有專家開始呼籲暫停漲價,著名三農專家鄭風田教授就表示:新農合近年來每年漲價三四十元,對應的農民的好處並沒有相應增加,建議未來幾年新農合應該暫停漲價,讓農民得到更多的好處,而不是一味漲價

對此,小金想說,這才是一個專家該說的話,從問題的根本,從基層的角度來看待問題,來解決問題,而不是高高在上,「何不食肉糜」。最後,小金希望大家都能「老有所醫,老有所養」,幸福度過晚年生活。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0d39d3b6a8668905489ac79a0a4f15c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