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向什麼特點呢?就有一個不善交談的問題,不善表達,他跟人打交道很發怵,為什麼呢?他言語上,用詞上和張嘴這個問題上他都很困難。因此呢,他有時候寧願動手,他不願意動嘴,那麼這個往往造就了這些人的一些,你看他做的一些行為和其他人不一樣,那麼這又一個什麼問題呢?就是那些內向他不願意動嘴的人又有一個什麼問題呢?他早年的撫養一定在相當一段時間時間內缺少耳邊的嘮叨。
這個孩子小的時候,我們的撫養過程大家可以知道,凡是一對一的,或者說多對一的,比如奶奶,媽媽對一個孩子奶奶媽媽姑姑,爺爺對一個孩子,這叫多對一。一對一就是媽媽對孩子,這都是有親情撫養的,那麼有親情撫養有什麼特點呢?他一定是有話的我舉一個最簡單的例子,我們家裡要養個寵物,你進門兒那寵物搖頭擺尾上來了,你應該怎麼跟他反應?
你不會跟他一塊兒跳吧。比如那狗看到你,它跟你扭頭擺尾,你說你也跟它那樣對著跳。不會吧。你肯定跟它說話對吧?你真正愛它的時候你一定蹲下來,你跟他說你想我了嗎?拿手摸摸他,這時候你們倆你是用話跟動物交流,而動物是以動作來跟你表示。那麼同樣撫養孩子也一樣,你比如我就舉兩種情景,同樣給孩子換尿布,換屎尿布。然後呢,你看媽媽換和那個幼兒園裡換應該不是一個風格,那媽媽換的話那很精心,雖然一看這孩子吃完了肯定拉了一盆熱水,一個干毛巾,一個濕毛巾,衛生紙,然後新的尿布換之類的,這個尿不濕上,然後呢那小屁股小被子一揭開,小腿一滴了起來,這媽媽就開始有話了,呦,寶貝你瞧你拉的這個多喲,呦,臭死了。
一邊弄一邊媽媽一邊叨叨,呀我的天吶,你瞧你拉的這些媽媽一堆的話,最後都弄完了以後還拍拍小屁股,舒服不舒服。這孩子這時候一舒服了肯定是手放到嘴裡頭,媽媽越看越喜歡,弄完了以後先抱起來親一親,待會兒再干別的對吧。親夠了然後弄個高興了,孩子哄著了再放下,這也是媽媽換尿布的前後過程,但是你要在幼兒園呢,大家都知道,那老師看那麼多孩子至少得看十個以上吧,要麼就是準點兒換到這點兒,吃不了奶半個小時之後他換一茬,要麼就是誰鬧了過去看拉了弄過來,那老師換的什麼的應該是機械化操作,叉叉叉一揭開被子兩三下擦乾淨以後飛完了咔嚓扭頭走開了,東西拿走了對吧。
他絕對不會有那麼多話。所以呢這個愛的撫養和非愛的撫養,包括我就說你就是讓保姆看保姆,他這個孩子他也不會跟孩子說話,他幹嘛呢?他把孩子弄乾凈,推到車裡,弄出去外邊兒曬太陽,他找另外一個保姆聊天兒去,他不會跟你的孩子說話,只有自己的媽媽和自己的奶奶什麼姥姥看這個孫子看孩子,越看看不夠的話多著呢,孩子就是不會說也得說半天。寶貝呀,你在幹嘛呀,你你快樂不快樂,你高興不高興得得得得說一大堆。
所以這個孩子有什麼特點呢。就是聽得多的孩子一定說的早,所以你等著孩子三四歲領出來,假如說一個女同志領著她的孩子出來說看同事了,說你叫叔叔,這孩子小嘴兒巴巴,看著你叫叔叔,這種孩子一定。
剛才我講那種親親撫養的孩子,就是大量的時間,有親人在旁邊,那麼相反,這孩子領出來,他叫叔叔,叫阿姨看你一眼,腦袋低下去了,就不叫看別的地方,盤古左右就不看你了,然後到最後等走的時候說跟叔叔再見,馬上拜拜他這他會做,但是他不跟你說話,這種孩子一看就跟我講一定第二種背景撫養,也就是說他身邊話很少。那麼這兩種孩子呢,這就剛才我講的言語發育,他慢慢就會發展不同的性格。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0c5e361e655e3f3df89974de7382e84b.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