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活態度丨是生活,還是生存?日本快樂哲學ikigai告訴你正解

2019-12-09   北歐生活日誌


「你內心深處有一種激情,一種獨特的才能,它賦予你的每一天的意義,驅使你分享你最好的自己,直到生命的盡頭。」——加西亞和米拉利斯

人究竟是從哪個時候長大的呢?

是第一次離開父母的羽翼的時候?是開始自己養活自己的時候?抑或是,當我們發現同齡人間的話題不再是風花雪月,而是育兒和養生?

35歲高以翔的離開,讓許多人內心掀起了波瀾。我們目睹著一個正當盛年的生命,在一場可以稱得上「毫無價值」的綜藝節目賽跑遊戲中,黯然消逝。

一個個生命的消逝,一個個的意外,忽然讓在匆匆趕路的人們錯愕了,原來生活是會這樣戛然而止,原來我們覺得的很遠,並沒有那麼遠。

在這個喜歡用焦慮感吸引流量的時代,我們前所未有地,高密度地,全方位地接受各種「成功學」的洗腦。貌似非常積極的態度,其實所有的目標都聚集在一個非常狹隘的核心上:獲得金錢和社會地位。

我們努力去實現普世價值中的優秀和得體,卻從來不關注自己的感受和真正的需求。總認為「未來會好」,卻不知道有時「未來」或許不會來。

北歐幾國被譽為世界上「最幸福」的國度,然而它們的抑鬱率和自殺率同樣高排榜首。甚至有人戲說,「北歐人之所以幸福,是因為不幸的人都自殺了。」

究竟是什麼讓人們不快樂呢?我們世俗認為的「幸福」,是真的幸福嗎?今天,我們去到日本沖繩著名的長壽之鄉,學習他們特有的ikigai哲學,希望可以從中獲得一點點的啟示!

日本的ikigai哲學

ikigai之於日本人,就好像Hygge之于丹麥人,Lagom之於瑞典人,是日本人的生活哲學,應對生活的法則。

其中,iki是「生活」的意思 ,而gai的日本含義是「殼」,在平安時代的日本,貝殼是一種貨幣,代表著價值。ikigai可以理解為「生活的價值」or「使生活有價值的東西」、「忙於某項活動而得到的快樂」。也就是,每天喚醒你起床的理由!

一旦涉及「生活的意義」的思考,就很容易陷入死胡同。因為每個人都有著不一樣的成長經歷和理想,自然意義也是不一樣的,假如思考到生命的終點:死亡,那麼就更容易讓一切都喪失「意義」。

所以在這裡,我們先把ikigai定義為:「忙於某項活動而得到的快樂」。我們究竟要做怎樣的事情,如何去生活,才能得到真正的快樂呢?

在沖繩島上,有一個名為Ogimi的村莊,裡面居住了超過3000名世界上最長壽的人。這些村民都過著樸素的生活,吃自己種植的蔬菜,閒來沒事料理小花園,親自動手做家用小玩意,喜歡跟老朋友們聚會聊天。

雖然他們或許沒有多少財產,可是村民的生活質量非常高,連一般老人都患有的慢性病、心臟病及老人痴呆症都遠低於世界水平。他們都為自己活過100歲而感到自豪,可謂每天都非常ikigai。

曾經有人採訪過這些長壽老人,有什麼事情覺得最ikigai,他們的回答是:「我自己種蔬菜,自己做飯」、「和朋友聚會」、「用柳條做東西」。

這看似非常微不足道的事情,卻是他們生活的意義,讓他們覺得有價值的活動。雖然不能創造什麼財富,也沒有驚天動地的作用,但這些活動,都是他們活在當下,享受此刻的途徑。

找到你的ikigai

我們發現獲得快樂,並不需要高大上的陳設,不需要金光閃閃的舞台,而是享受日常生活中細碎的快樂。我們會發現,因為有著不同的生活背景,每個人的ikigai可能是不一樣的。

作為一名經常需要絞盡腦汁寫稿的人,我最大的ikigai是勾毛線,雖然很多人認為這是屬於老年人的愛好,但我可以在簡單的一針一線中放空自己,找到了內心的平和。

一位事業非常成功的朋友,管理著自己的家公司,但他的ikigai卻是游泳,他說:「當頭埋在水裡的時候,可以屏蔽其他的聲音,更好地聆聽自己,更好地思考。」

然而,這種生活的小確幸,在英國邏輯學家維恩看來,並不是真正意義上的ikigai,他認為Ikigai需要同時滿足4個條件:1.你愛什麼?2.你擅長什麼?3.世界需要你做什麼?4.你可以獲得什麼報酬。

把這四個條件想像為4個圓,那麼它們四個交融的中心地帶:一個你擅長且熱愛,並能幫助到別人,且你能從中獲得報酬的事情,就是你人生的意義所在。

延續上面的例子,也就是說,假如我的毛線作品,可以給身邊的朋友帶來幸福感,並有人願意因此付我錢,那麼這項勾毛線的活動就能給予我莫大的快樂。

理論上來說,這個是最為理想的狀態!做喜歡的事情,而且能賺到錢。滿足了精神世界,也滿足了物質世界,同時獲得了成就感和社會認同。

做你擅長且熱愛的事

弗洛伊德曾經說過 「快樂的秘訣在於工作與愛。」大多數的人都無法擁有日本長壽老人的生活環境,我們面臨著現實生活的考驗和需求,在工作中尋找到ikigai,對於大多數人而言,才是更為現實的方式。

所以,當我們感覺到不快樂的時候,可以用這四個方面來自我排查,我是對這份工作不感興趣,還是錢不夠?還是自己壓根不擅長?抑或是,我做的事情沒有幫助到別人?

假如我們暫時沒有找到答案,也可以先嘗試找到自己的ikigai,從最簡單的部分做起,去做你熱愛且擅長的事情吧!

對於如何判斷自己是否熱愛且擅長一項工作,心流狀態是一個很好的指標。心流是心理學家米哈里·契可森米哈賴提出的概念,當一個人進入心流狀態,他會完全沉浸在這項活動中,非常專注,甚至感覺不到時間到流逝。

我們此生都是第一次生活,悅納不完美的自己,時不時製造一些小確幸,給自己一個愉快起床的理由,與喜歡的人度過簡單而愉快的一生,也是另一種意義上的人生巔峰。

每個人都不止一次地想過「我為啥而活,我人生的意義是什麼?「相信每個人都會有自己的答案,或者尋找意義的過程,本身就是一種答案。

祝你早日找到自己的ikigai!


註:文中部分圖片來自網絡

配圖/阿V

文字/阿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