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7號線一期車站封頂,19號線二期年內開通……這場發布會幹貨滿滿!

2023-03-22     成都地鐵

原標題:27號線一期車站封頂,19號線二期年內開通……這場發布會幹貨滿滿!

黨的二十大報告指出

要建設現代化產業體系

堅持把發展經濟的著力點

放在實體經濟上

加快建設交通強國

成都認真落實交通強國戰略

全力推動城市軌道交通建設

3月22日

成都市人民政府新聞辦公室

成都市「軌道交通建設」

專場新聞發布會正式舉行

軌道交通建設有哪些進展?

軌道出行又有哪些新亮點?

這場發布會,乾貨滿滿——

01

S11線快開工了嗎?

在今年的成都市政府工作報告中,推進軌道交通加速成網被列為成都市2023年民生實事工作目標。當前,8號線二期、27號線一期和30號線一期等成都城市軌道交通第四期建設規劃線路及軌道交通資陽線(S3線)、市域(郊)鐵路成都至眉山線(S5線)10條線路、274公里在建里程正全速推進,多個在建項目取得重要突破

10條在建軌道交通線路 中,94座車站主體結構已封頂,盾構累計完成掘進設計總量的77%。其中,8號線二期已實現全線洞通;27號線一期工程全線車站封頂;19號線二期正線整體機電安裝完成95%,將在年內開通初期運營。另外, 市域鐵路成都至德陽線(S11線 ) 即將開工,市域鐵路龍泉至天府機場S13線正在加緊推進前期工作。

27號線一期工程全線車站封頂

02

成都有多少軌道線路,未來規劃怎樣?

建軌道就是建城市,成都軌道集團秉持「人民地鐵為人民」的初心,緊跟城市發展和人民群眾出行需求,持續推進軌道交通加速成網。從2005年軌道交通1號線一期工程開工建設,再到2020年底,累計13條線558公里高標準開通投運,僅僅用了15年的時間。其中,僅2020年就一次性開通5線7項目216公里,占全國城市軌道交通年度新增運營總里程的17.5%,創造了年度開通線路最多、里程最長的行業紀錄。

當前,成都軌道交通堅持聚焦「三個做優做強」,加快推進第五期城市軌道交通建設規劃編制申報工作。結合城市不同圈層、不同場景下軌道交通制式需求,系統研究低運量軌道交通規劃建設,著力構建以幹線鐵路、城際鐵路、市域鐵路、城市軌道「四網融合」的軌道交通骨幹網絡為主,以不同制式低運量軌道交通為補充的城市軌道交通體系。預計至「十四五末 」 ,成都軌道交通 運營 及 在建 里程將達到850公里以上。

18號線三期騾馬市站順利「見底」

03

成都軌道集團如何推動「四網融合」?

深入貫徹落實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戰略、縱深推進成德眉資同城化發展,成都軌道集團堅持以軌道交通引領都市圈高質量發展,推動幹線鐵路、城際鐵路、市域鐵路、城市軌道交通「四網融合」,強化軌道交通建設與都市圈發展有機銜接。

通過協調推動多層次軌道融合發展,軌道交通資陽線(S3線)、市域鐵路成眉線(S5線)、市域鐵路成德線(S11線)、市域鐵路龍泉至天府機場線(S13線)可分別與成渝高鐵、成貴高鐵和成都外環鐵路等重要線路便捷銜接,有力推進各層次軌道交通高效融合、管理協同、綠色發展,優化提升都市圈軌道服務水平和乘客出行體驗。

軌道交通資陽線建設現場

04

成都TOD示範效應如何呈現?

以軌道交通站點為中心的TOD綜合開發,已在成都全域鋪開,TOD營城模式有力彰顯示範效應。按照規劃,成都推進實施2035年軌道交通線網規劃中695個站點和90個車輛基地的TOD綜合開發。

5年來,成都TOD緊扣幸福美好公園社區和智慧蓉城建設,科學確定片區開發強度、建築高度及形態色彩,將容積率向核心區轉移,退讓更多綠地和開敞空間,精心塑造大美城市形態。

雙鳳橋TOD

堅持對項目實施垂直立體、集約高效開發,實現地上地下、樓宇之間、軌道站點與TOD項目互聯互通,落實「綠地率不低於35%、綠化率不低於40%」要求,構建起「公園+小遊園+微綠地」多層次公園體系,有力彰顯公園城市美學價值、減碳效益;深度耦合公共運輸與慢行綠道,形成「軌道+公交+慢行」綠色出行體系,有效緩解都市出行擁堵、調節都市運轉節奏和提升都市運行效率,切實契合公園社區自然共生、綠色低碳、立體開放、慢行優先四大特徵;以物聯網、大數據、人工智慧等現代科技為抓手,統籌協調市民居住、物業服務、商業消費、社區治理等資源要素,有效搭建人本化、智慧化社區運營平台,大力營造便民利民、舒心交往的社區場景。

此外,為解決好新市民、青年人等群體住房問題,成都軌道集團創新在TOD項目中優先建設保障性租賃住房。成都TOD項目於2021年全面啟動保障性租賃住房的總體規劃、產品研發和建設運營等工作。截至目前,已經在10餘個TOD綜合開發項目中,籌集保障性租賃住房超過2萬套,今年首批項目將陸續封頂,明年投入運營。「十四五」期間,TOD項目將建設保障性租賃住房5萬套。

四川師大站TOD

05

如何促進公共運輸提質升級?

城市軌道交通是引領城市高質量發展、重構城市空間格局的重要支撐。在市委、市政府堅強領導下,成都軌道集團堅持以建設踐行新發展理念的公園城市示範區為引領,全力織密城市軌道交通線網,推動成德眉資互聯互通,構建以軌道交通為骨幹的綠色交通體系。

在國內率先量化提出中心城區綠色交通出行結構模型——即40%軌道交通、10%常規公交、35%慢行系統和15%機動車;業內首創提出「運營前置、TOD前置、資源開發前置」的「三前置」管理理念,著力構建80公里/小時至160公里/小時的多層次軌道交通網絡和市區30分鐘軌道出行圈,從頂層設計上落實城市軌道交通在公共運輸中的骨幹主體地位,構建「軌道引領、公交優先」的綠色交通格局。

目前,成都558公里、13條軌道交通線路、373座車站每日高效服務城市綠色出行,成都地鐵已累計發送乘客超95億乘次,線網運行圖準點率99.99%、兌現率100%,最小行車間隔2分鐘,工作日客流量常態化「600萬+」,軌道交通占公共運輸出行分擔率超60%,實現城市交通向綠色、低碳轉變,城市交通結構轉型趨勢總體向好,成都綠色轉型步伐加快。

06

成都地鐵有哪些文明出行新服務?

創新推進「智慧出行」模式。成都軌道集團創新搭建了國內軌道交通行業首個集智慧安檢、智慧票務、智慧測溫系統為一體的綜合性智慧乘客服務平台,實現乘客進站的無感服務;在孵化園站打造智能導乘屏、多媒體站台屏、智能客服中心、智能售票機、智慧邊門五大系統;打造全景式服務性官方APP,可實現車輛位置查詢、手機購票、人臉過閘、路徑規劃、信息查詢、投訴建議、失物招領等全功能服務,有效提升乘客出行便利度

乘客全通道無接觸式「戴口罩刷臉乘車」

全國首創「文明365」服務。成都軌道集團將文明典範城市創建標準與地鐵運營服務標準深度融合,在國內行業首創「文明365」服務長效機制,進一步細化服務顆粒度;提供全齡友好出行服務,開展「軌道文化進校園」,打造「兒童乘車體驗館」互動平台、母嬰候車室、高低位愛心窗口等全齡友好設施; 保障各年齡層及特殊乘客便捷出行,設置無障礙渡板、電梯、衛生間、盲文盲道等服務設施; 改善乘客出行體驗,上線「同站過街」「列車分區控溫」等服務,並在6座車站投放 「醫保自助服務終端機」; 讓市民乘客一碼在手暢遊無阻,先後與重慶、西安、南昌、鄭州、廣州等5座城市實現軌道交通出行二維碼關聯互通等。

乘客使用地鐵站內醫保自助服務終端機

07

「地下空間 」 有哪些新玩法?

堅持「通軌道就是通生活」,引領開創軌道生活場景,成都軌道集團立足全國軌道交通第一方陣的優勢,構建更具活力、更有文化的軌道交通幸福通勤場景。聚焦地下空間開發,成都軌道集團打造成都首個TOD主題商業示範項目——「世紀城·上閒里」,持續推出鮮花機、飲水機等多種類自助設備和商業方艙。

「世紀城·上閒里」的鮮花機

構建幸福美好通勤路,最近,成都軌道集團 創新打造地鐵傳統文化沉浸式藝術空間,推出全國首個地鐵數字藝術空間,引入「畫游千里江山」等數字藝術展,並推出「江山如畫號」主題列車。今年,「川師大·上閒里」運動空間還將面向公眾開放,地鐵空間裡的自營連鎖商超也將啟動亮相, 蓉城市民的上班路、回家路更有溫度、更有質感、更有內涵。

「川師大·上閒里」運動空間效果圖

當前,成都軌道交通以13條線路

373座車站、558公里的大線網運營

為2100多萬蓉城市民

帶來優質便捷的出行場景

也為成都邁步全國第3個

經濟總量突破2萬億元的副省級城市

貢獻積極的軌道力量

未來,聚焦建設踐行

新發展理念公園城市示範區

圍繞超大城市建設、聚焦職住平衡

成都軌道集團將大力提升城市通勤效率

讓「人·軌道·生活」相融相通的

軌道生態圈面貌煥然一新

讓市民乘客從「快出行」與「慢生活」中

品味煙火里的幸福成都

編輯 | 廖小川

校對︱木 木

責編︱皮 蛋

往期推薦

01

你見過凌晨三點的地鐵站嗎?

02

嘀!這是一趟來自宋代的地鐵

03

轉發提醒,請你務必留意這些站點!

點個「在看」,期待新線早日開通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0a0a1b99e6f09143335471772c7c8d8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