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憐天下父母心!幼升小家長最擔心什麼?做好7點幫孩子輕鬆銜接

2022-07-06     京媽說

原標題:可憐天下父母心!幼升小家長最擔心什麼?做好7點幫孩子輕鬆銜接

「你為什麼焦慮?」
「卷又卷不贏,躺又躺不平。」

中考成績出來了,京媽身邊又一大批家長開始焦慮,包括我自己。真的是從小學,甚至幼兒園就開始焦慮了。

一個朋友的兒子今年上小學,全家人都跟著焦慮,媽媽負責語文和英語,爸爸負責數學和體育,問她在幹什麼時,不是輔導孩子學習,就是在備課,約她出來玩都不來。

才剛要上小學,氛圍就這麼緊張。

我身邊幾乎每年都有升小學的家長,感覺不管在哪個城市,大家都是一樣的焦慮。

幼兒園升小學,孩子緊張不緊張不好說,但家長大多緊張焦慮,各種擔心!

幼升小,絕對是父母焦慮榜的榜首。

孩子幼兒園升小學,家長最擔心什麼?

看過一個採訪視頻,是採訪了一些即將幼升小孩子的家長,主題是:關於幼升小,有哪些問題讓爸媽們十分擔心?

先是採訪了幾個年輕父母:

有媽媽擔心,孩子比其他孩子小、學東西慢,而且比較內向、對性格有影響,和同學相處有困難等。

也有媽媽說,孩子因為年齡小,晚一年上學,其他方面還好,主要擔心是怕孩子學習跟不上。

還有媽媽擔心孩子會不習慣,之前幼兒園有午睡、加餐的習慣,上小學這些都沒有了。

還採訪了一位接送孩子的老人,老人則擔心孩子衣服穿多穿少,冷熱的問題;還有在學校能不能吃飽,因為孩子平時吃飯一直很慢;還有就是早上起不來的問題,幼兒園可以墨跡一會兒,晚去會兒也沒事兒,但上了小學了就不能這樣了。

是不是隔著螢幕都能感受到家長的焦慮和擔心呢?

過來人經驗分享:為了讓孩子更快更好適應,家長提前做好這幾點

我兒子是去年上一年級,前面的這些問題,我和我的家人也都擔心過,畢竟小學和幼兒園不一樣,幼兒園是「教養並重」,而小學則是「教學為主」,在習慣方面有很大差別,作為家長就會擔心孩子不適應,而且更多的是開始擔心學習方面的問題。

但事實證明,只要提前做好準備,這些擔心大多是多餘的,要相信孩子的適應能力。

都提前做好哪些準備呢?我是從這幾個方面做的:

提前告訴他小學是什麼樣的

也就是小學和幼兒園有哪些不一樣,讓他自己也有所準備。

就比如上課時長,小學教學模式是一節課40-45分鐘,姿勢端正,認真聽老師講課,課後還要寫不少作業。

再比如老師的態度也會不一樣,在幼兒園老師可能會哄著,很多方面會幫忙,但小學的老師很嚴格,有問題可以和老師反饋,但老師大多會培養孩子自己獨立完成。

調整作息習慣

一進小學,氛圍立刻緊張起來了,不像幼兒園那麼鬆散,小學到校要早一些,一天課程安排的比較滿,還不能午睡,因此要至少提前半年讓孩子早睡早起,調好生物鐘;再就是鍛鍊讓他自己進行時間規劃。

規範孩子的行為

比如我兒子很愛動,總坐不住,我就安排了些專注力方面的鍛鍊,比如做些鍛鍊遊戲,看專注力鍛鍊書等。

還有很多事情會有意的鍛鍊他獨自完成,進入小學這也是一項基本能力;還有就是安全教育,遵守秩序,不隨便亂跑,不推不擠等。

自己在家教些學前知識

比如寫自己的名字,26個拼音字母,學前識字,簡10以內的加減法等,數學可以隨時情景教學,很容易掌握。

提升身體運動協調能力

給他報了一個跆拳道班,另外趁著假期,還開始學習跳繩,這裡有個小經驗分享下:用竹節繩可以學會的更快。

剛開始家裡有一個塑料跳繩,繞起來很輕,但這種跳繩對於剛學的孩子並不友好,不好掌控,學了七八次效果都不明顯。

買回來後,他跳了兩次就學會了,能一次完整的跳五六個,自己也特別開心,後來一次性跳10、20、30多個,現在能連續跳50多個。

學習用品、入學需要的資料提前準備好

書包、文具盒這些就不說了,現在特殊時期,可能還需要家長的疫苗證明,孩子的核酸報告等,都要根據要求提前準備。

家長的自我提升

家長除了焦慮,也可以同時提升自己,準備幾本幼小銜接、小學階段家庭教育的書,有時間多翻翻,了解了這個階段孩子的成長發育的特點,正確家庭教育的方法,緩解焦慮,也不容易走彎路。

總之呢,育兒育己,為人父母是一場修行,陪孩子長大,自己也不斷成長,跟上孩子的節奏,做個好父母!

孩子幼升小,你作為家長最擔心什麼?也歡迎來分享你的經驗和建議。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09fdeed806e794a788a98d7a05fad88e.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