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大火鍋新秀出爐,個個自帶「疫情抗體」

2022-07-12     火鍋餐見

原標題:10大火鍋新秀出爐,個個自帶「疫情抗體」

2022年過半,有人黯然離場,也有人花式自救。

我們觀察到,有一批生於疫情的火鍋新秀,自帶疫情抗體,快速晉升為「現象級」品牌,要麼刷爆社交平台,要麼獲資本青睞......

希望他們的成長路徑,給你以借鑑思路。

杉姐老火鍋

把「電影文化」融入火鍋

杉姐老火鍋,國內首家「電影文化」火鍋品牌,據說專門找的電影拍攝團隊布景,讓人仿佛走進了片場,解決了消費客群對場景更極致的個性化體驗

6月8日才正式開業,它有多火?抖音上7.1萬人種草,試營業一周,日均排隊量300+,王心凌、林允等明星親自抵達現場支持,什麼來頭?

作為杉姐品牌背後的抓手,上縱餐飲就像一個超級航母,已有楠火鍋強有力的背書,從創始人到運營團隊都是90後,他們比年輕人更懂得年輕人。

好吃是一種綜合體驗,好看會讓消費者記住你,有趣會讓消費者種草你。

李火辣老火鍋

將「山城市井風」進行到底

在如此內卷之下,重慶殺出來的這匹火鍋黑馬,有3個點值得學習。

一是產品研發力,進門的地方就是明檔,進行菜品展示,產品結構多元,從9塊錢的鮮鴨腸,到30幾塊的燒菜,用火鍋人阿迅的話來說,很好滿足了各種需求的消費群體,價格帶非常長。

二是裝修有特色的市井店,80年代的老物件、穿著大紅花襯衫的服務員......市井風在重慶很容易火,但是複製到外地就不一定了,加入一些元素,既有特點,成本也還算可控。

三是超強的品牌運營能力,在新媒體上超級火,有很多網友為他們種草背書,還有很多網紅自己來打卡,配合上想讓人打卡的爆款產品和差異化的賣點,轉化就成了可能。

牛爽爽鮮滷牛肉火鍋

專注「社區火鍋店」模型

名不見經傳的「牛爽爽」,因獲千萬融資,一時間成為萬眾矚目的焦點。1月在上海寶山區開出首店,3月底之前平均單日營收在2萬。

他採用店中店模型,門口開一個滷味檔口,提供新鮮熱鹵,「鮮鹵+牛肉火鍋」模式有以下幾個創新點:

第一,火鍋消費有淡旺季之分,滷味恰好與其進行季節性互補,可保證門店的正常業績。

第二,單點滷味只能外帶,不能堂食,在店內吃火鍋的消費者則可以點一份鹵豬蹄解饞,以緩解在排隊等候時的「饞」。

第三,就人效和坪效而言,滷味占地5㎡左右,只需要一個銷售人員,而坪效較其它火鍋店更高。

北步園火鍋

「火鍋+茶館」,還原煙火人生

開在巷子裡,為啥每天排隊100多桌?前幾日,北步園火鍋還登上了抖音重慶火鍋種草榜首。

先說環境,雖說開在居民樓下,但裡面還藏著「小文和友」,重慶市井生活的還原,老樓房、電線桿、隱秘的年代感,店裡的特色是「蓋碗火鍋」,性價比很高。

越是難找的火鍋店,越需要爆款的產品來吸引顧客。小紅書上,有重慶地標特色的竹筒冰淇淋、泡菜罈子奶茶等,都實現了刷屏效果。

隱藏福利是「小北茶館」,從火鍋店進去,不吃火鍋也可以喝喝下午茶,叫上幾份店裡的地道小吃,悠享愜意人生。火鍋+茶館,或許是下一個流行趨勢。

譚家莊·爆炒火鍋

底料現炒,農村土味兒風

這是一家南京火鍋店,爆炒火鍋,顧名思義,底料現炒,類似地攤火鍋,被稱為「鄉村大排檔土灶火鍋」「農村排隊王」。

店裡設置了很多豬豬元素,萌態可掬,尤其是門口一個超大的粉色豬屁屁,足足三米高,瞬間俘獲了小姐姐的心,成為打卡標誌。

進門就能看到小哥現切牛油,現炒鍋底,煙火氣十足。有記憶點的是,這裡不止牛油鍋底,豆米鍋也是招牌鍋底,很多顧客都說,第一次吃這麼特別的鍋底。

盤點發現,這批火鍋新秀一個比一個「土」,生產隊、大花被單、老舊物品......場景類似鄉村田園風的生產隊,農村復古氛圍拉滿。

炊牛堂火鍋小酒

獨棟唐風火鍋,開業即排隊

重慶老牌美食街科園四路又添一員大將,它叫炊牛堂,主打火鍋與小酒,開業即排隊,刷屏社交媒體,牢牢霸占石橋鋪火鍋熱榜第一。

整個六層獨棟小樓,盛世唐風火鍋酒館,喝酒吃火鍋一站式體驗,濃濃的國風氣息忍不住咔嚓拍兩張。

他有高質量牛肉系列,自帶古風俠氣的老壇牛肉、令人十分上頭的老壇芥末牛肉......進門你會懷疑它是披著火鍋皮的小酒館,因為那一整面果酒牆實在太震撼了,30多種高顏值低度數的果酒任選擇。

「火鍋+低度酒」,越來越受年輕人追捧,火鍋老闆們,你要開啟微醺模式嗎?

付一八火鍋

只賣一款鍋底,開在工地旁

成都這家火鍋店,背街、難找,開在小巷上的「工地火鍋」,100多平,26張台,鍋底僅一款,開業3個月,顧客卻每天排隊到凌晨。

付一八火鍋整體給人感覺,市井味兒濃厚、接地氣、不飾裝修、簡潔直接(這可能是餐見君見過最省錢的裝修)。

樸實的外表,卻掩蓋不住它豐富多元的內在。它的產品在社交平台十分出圈,餐廳有不少原創菜品,諸如脆皮五花、炸酥排、炸鯽魚、鮮燉筒子骨之類,都能成為很好的傳播因子。

餐飲在逐漸回歸本質,疫情當下,社區小店成了很多火鍋人的首選,流量很重要,但產品仍是第一要義。

牛人李鮮牛肆

一牛九吃,「小而美」社區火鍋

去年8月,牛人李鮮牛肆悄然開業。200來平,20來張台,每天門口的外擺區都坐滿顧客。

該火鍋品牌由魯西肥牛原班人馬操盤,傳統的牛肉火鍋吃法太過單一,他不走尋常路,推出「一牛九吃」,即涮、鹵、烤等多種吃法和牛身體的多個部位。

除了涮、鹵,他們還有燒烤系列,看起來非常多元化,但其實只是在做單一產品:牛肉。涮鹵烤一體的模式,延長了經營時段,也彌補了高溫淡季的空缺。

「小而美」「性價比」「健康養生」,是它的代名詞,也是火鍋下半場的決戰關鍵。

咖咖火鍋

耙雞腳和甜品,是流量密碼

咖咖火鍋,常年霸占重慶渝北區美食榜榜首,堪稱「重慶神級火鍋」,排隊2、3個小時更是常事。

聽說耙雞腳是讓咖咖火鍋一舉成為排隊王的秘訣?做出了7種味道和樣式,採用拼盤的方式,還在店招上打上「耙雞腳專家」,成為桌桌必點菜。

經典的九大金剛,好食者的拼盤之王,圓形小簸箕里整齊的放著9個小碗,酸奶冰,也是在網絡平台的出圈關鍵,呈現在消費者面前,非常有顏有味,給人超值的體驗。

其實咖咖火鍋,嚴格意義上已不屬於火鍋新秀,但它的產品創意很新,值得借鑑。

五里關火鍋

古法手工菜品,現場演示

五里關火鍋和咖咖火鍋一樣,都不屬於火鍋新秀,它成立於2020年,但卻在今年卻火得不要不要的,成為排隊神店,牛市口店每天能翻7輪往上。

它最大的特色是古法手工菜品,糍粑、蒜泥、冰湯圓、手打茶系列等,都是員工在門店手工製作的,在顧客眼皮子底下現場演示,極具差異化和賣點。

再以鍋底為例,最開始全為手工炒料,現在雖大部分為工廠代工,但依然保持部分手工炒料。

品牌只有創造價值,不管是社交價值、產品價值亦或是服務價值,顧客才會願意等待。

寫到最後

餐見君的見解或有偏差,但每個品牌身上都有閃光點和制勝秘籍,盤點發現,我也捕捉到幾點共性——

1、有特色的市井風,仍然是眾多場景中,性價比最高的,想想如何植入地域文化,是下半場的突圍關鍵。

2、火鍋+酒館,火鍋+茶館,火鍋+甜品,屬於賦予火鍋店又一生命力,在增加體驗感的同時,也是引流密碼。

3、小而美的社區火鍋,成為「香餑餑」,成本低,運營形式靈活,或將成為一眾大牌餐企的掘金新戰場。

4、「獨棟風」越來越流行,居民樓也成為火鍋品牌的心頭好,容易做出新意和深度,但可遇而不可求。

你看好哪個品牌?評論區告訴我。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09bacb91d527775f2935f8c394390fe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