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花錢對於孩子來說,至關重要。
零花錢對於孩子來說,至關重要。
小時候,我們都憧憬自己能夠到小賣部中任意消費的場景,不受父母的限制,自己想買什麼買什麼,買到手裡,就算是不吃心情也很好。
另外,當看到其他孩子擁有新玩具的時候,自己也想馬上擁有,無論是相同的,還是更高級的,都無所謂,但前提是自己擁有經濟大權。
為啥孩子對零花錢的執念那麼深?
因為零花錢,父母總和孩子發生矛盾
當父母意識到孩子可以自由支配零花錢的時候,就會適當地將零花錢當成一種獎勵方式,只需要一點點小錢,就能夠發揮更大的能量。這也是所謂的「花小錢辦大事呀」!
但是錢數的多少會引起孩子和家長之間的矛盾,孩子永遠想要更多一些,父母則會擔心孩子拿到更多的錢之後養成浪費的習慣,就一直打壓孩子的支配權,尤其是面對壓歲錢的時候,孩子通常是有權無實。
並且,孩子會把零花錢當成一種自我權利的實現方式,我有了零花錢之後,就證明我已經長大了,只有大孩子才會為自己的消費買單,不是嗎?如果不能實現,就總是會抗爭、
消費的快樂是令人上癮的
如今的商品經濟,只有用錢才能換來等價的商品,也只有錢才能換來想要的商品,沒有錢就算是再喜歡和想要什麼東西,也是無濟於事的。這個道理從孩子有意識之後,家長就會進行灌輸了。
或是因為孩子過度要求導致父母不得不將這個事實告知孩子,並告知他自己的家庭經濟狀況堪憂,或許是因為父母想要從早培養孩子的消費觀念,才會如此大費周章。
但不管怎麼樣,家長遲早會有一天讓孩子感受到消費的快樂的,買到自己想要的食物和玩具,快樂的體驗感是感受一次就成癮的,時不時地想要重新感受一次。
「有零花錢」和「被限制花錢」的孩子,長大後的差距,比想像中大
在消費觀念上:前者更能養成良好的消費觀念
當孩子過著一直擁有零花錢的生活,別管零花錢有多少,起碼能讓孩子擁有自己支配的權利,可以時不時地滿足自己小小的願望,吃一些小零食,買一些小玩具,體會生活中的小美好。
並且,當他們養成了一定的支配金錢的能力和習慣之後,他們就會把期望從父母身上轉換到自己身上。當自己沒有錢,或是錢不夠的時候,第一時間想到的是節流,而不是向父母要更多的錢。
慢慢的,為了實現自己的願望,會努力地挑戰自己的消費觀念,怎麼做能夠讓自己既買到想要的零食又能買到想要的玩具,如果剩下了錢,他們會存在起來,而不是報復性消費。
反之,那些一直被限制花錢的孩子,手裡一旦有了錢,就會馬上揮霍一空,錢這個東西,是可遇不可求的,拿到手之後就要及時行樂,馬上滿足自己曾經的願望。
就算是等到他們擁有了支配權之後,也很難改掉這個毛病的,畢竟曾經的經歷讓他們刻骨銘心,突然之間沒有人管著自己了,還不是想怎麼花就怎麼花嗎?
人際交往能力上:前者更受歡迎一些
在人際交往過程中,多多少少都是要和金錢打交道的,互相贈與和分享,是提升彼此之間關係的重要環節。這就對孩子的經濟能力進行了很大的挑戰。
如果是自己有零花錢的孩子,他們遇到問題之後,不會有小氣的舉動產生,給別人花一點錢也不會覺察到什麼。反之,被限制花錢的孩子,手裡原本就不富裕,怎麼會心甘情願地為別人買單呢?
今日小結:
你就孩子多大應該擁有零花錢呢?歡迎和我們一起分享你的想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