衝刺年底還是運籌未來?10月車企人事變動有玄機

2023-11-01     汽扯扒談

雖然在經歷過「價格戰」的洗禮過後,現如今車市已不似2023年初見時的慌亂,但也不曾體現出屈服或麻木。對於手握企業生存命脈的汽車職業經理人而言,寒冬越是陷入冰點,他們就越要為「突圍」而迅速做出正確的選擇,其中就包括人才方面的排兵布陣。

而今,10月已過,車市也進入到了更為焦灼的年末「衝刺」階段,那麼在競爭激烈的汽車行業中,又有哪些新的排兵布陣,以更好的迎接車市未知的動盪呢?

一汽東風密集「換防」

當前,在變幻莫測的汽車行業中,每一次人事變動實際都是車企在為未來的發展走的一步大棋,頗有牽一髮而動全身之感。而進入到今年第四季度以來,調整幅度最大的車企莫過於「共和國長子」中國一汽。

自邱現東在9月1日正式出任中國第一汽車集團有限公司董事長、黨委書記後,也開始了針對一汽集團新一輪人事調整,包括紅旗、奔騰、一汽奧迪、一汽-大眾與集團等品牌在內的25位高管職位發生了變更。

首先在最受關注紅旗品牌當中,就有7位集團總部高管構成了新成立的紅旗品牌運營委員會的領導核心。其中,中國一汽黨委常委、副總經理劉亦功出任紅旗品牌運營委員會總裁;中國一汽黨委常委、副總經理周治平和梁貴友分別擔任執行副總裁。此外,柳長慶、張永訓、高璞、門欣出任副總裁。

除了紅旗品牌,一汽奔騰也開啟了高層人事調整。楊虓升任一汽奔騰轎車有限公司董事長、黨委書記。原中國一汽股份公司供應採購部副總經理孔德軍,出任一汽奔騰轎車有限公司總經理、黨委副書記。此次調整也可被看做是邱現東帶領一汽集團變革的重要組成部分。

在合資品牌方面,一汽-大眾和一汽奧迪同樣進行了高層調整。原一汽大眾有限公司黨委副書記、工會主席李研出任中國一汽股份公司質量保障部總經理。接替他的將是原中國一汽股份公司紅旗製造中心黨委副書記、 紀委書記、工會負責人李振奎。

此外,帶領一汽奧迪實現800萬輛「里程碑」的孫惠斌,調任中國一汽戰略與合作部。繼任者李鳳剛擔任一汽奧迪銷售有限責任公司執行副總經理,全面負責一汽奧迪在華所有國產及進口車的銷售、售後服務、網絡及品牌營銷工作。

自今年3月竺延風正式退休後,空缺7個月之久的東風集團「一把手」人選在不久前也「塵埃落定」。10月27日,東風汽車宣布,原總經理、黨委副書記楊青正式升任東風汽車集團有限公司董事長、黨委書記。

作為在東風汽車體系內工作30多年的「老將」,楊青曾見證了東風無數個高光時刻,也陪東風走過了無數個人生低谷。目前,東風汽車已經制定了2024年實現東風自主乘用車主力品牌全新車型100%電動化,到2025年實現新能源汽車年銷量突破100萬輛的發展戰略。而想要完成這一目標,楊青依然任重道遠。

而在合資品牌方面,在鄭純楷因年齡原因退居二線後,潘建新正式接任東風本田執行副總經理一職,成為東風本田新的中方一把手。不久前,東風本田剛剛發布了全新新能源品牌「靈悉」,未來在潘建新的帶領下,東風本田也有望在電動化改革的進程中再次提速。

相比於一汽與東風「大刀闊斧」般的調整,長安汽車在10月份並未進行重要的人事調整,僅在10月25日發布公告宣布10月25日,長安汽車公告稱,公司執行副總裁譚本宏因工作變動不再擔任執行副總裁職務,仍在公司任職,擔任黨委副書記職務,並將其認定為公司高級管理人員,任期與公司第九屆董事會任期一致。

目前,譚本宏的工作重心依然聚焦於阿維塔,在11月10日阿維塔首款轎車產品阿維塔12就將正式上市。同時,在2024年阿維塔的全系產品還將新增增程動力,屆時也有望進一步助推其市場表現。

豪華品牌「換帥」求變

對於豪華品牌來說,中國市場的重要性早已不言而喻。而在中國取得出色業績後,自然能得到更多升遷的機遇。自2018年擔任寶馬集團大中華區總裁兼執行長以來,高樂就積極推動了寶馬集團電動化、數字化、可持續發展等轉型戰略在中國市場的落地,並且在他的領導下,寶馬品牌銷量在過去5年內也保持了高速增長。

10月18日,寶馬集團宣布人事任命,寶馬集團已公布前大中華區總裁兼執行長高樂將返回德國總部,升任寶馬集團董事,負責客戶、品牌及銷售。同時,華晨寶馬營銷高級副總裁高翔將出任寶馬集團大中華區總裁兼執行長。寶馬(中國)汽車貿易有限公司總裁邵賓將接替高翔,出任華晨寶馬營銷高級副總裁。

當前,寶馬正不斷在華推進電動化、數字化以及可持續發展轉型。隨著新一屆管理層到位,憑藉著多年在中國市場中取得的經驗,寶馬也有望迎來全新的發展局面。

與整個豪華品牌市場都保持增長態勢相比,來自韓國的捷尼賽思已經「徹底」掉隊。新車乏善可陳、電動化布局「匱乏",手中「無糧」的高管選擇了離開,也在情理之中。

目前,前捷尼賽思執行長何睿思為尋求其他發展機會,已在10月25日離任。捷尼賽思首席協調官李哲將接替其職位。

需要注意的是,捷尼賽思還承受著巨大的虧損壓力。有媒體報道稱,過去3年內,捷尼賽思在中國市場的合計虧損額高達30億元。而單車71萬元的營銷費用無疑是引發虧損的重要原因,面對即將開始審計,難怪捷尼賽思首席協調官李哲在近期還因為沒有員工內部購車而斥責其對公司沒感情。

現階段,隨著韓系車型在中國市場整體表現低迷的影響,相對「小眾」的捷尼賽思在品牌認知度方面始終沒有找到有效的提升辦法,因此在短期內,其「水土不服」的難題恐怕並非靠換帥就能解決。

在跨國豪華品牌高層變動的同時,長城汽車旗下的高端品牌魏牌,在10月也經歷了高層離職的動盪。在10月13日,魏牌兼坦克CEO陳思英通過個人微博表示,將因為家庭原因離職,結束其僅有8個月的「長城生涯」。

至此,自進入2023年以來,長城汽車旗下哈弗、魏牌和歐拉等三大品牌的營銷高管均相繼離職。加上年初加盟小鵬汽車的王鳳英,長城汽車的營銷體系已經經歷了一輪全面換血。

但是在市場表現方面,長城汽車今年1-9月的累計銷量為864045輛,同比增長7.69%,其中魏牌累計銷量為32968輛,同比增長僅8.22%,與既定目標相差較大。目前,陳思英的繼任者還未對外公布,誰將帶領魏牌和坦克繼續前進也更加值得關注。

通過上述簡單的盤點可以發現,無論哪家車企的高層人事調整,都是希望在市場表現方面取得更好的成績。隨著10月的結束,天晴轉冷後的車市競爭也必將愈演愈烈,車企高管們究竟等否帶領著各自的企業扛過寒冬,也需要時間來驗證。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052a43163a4b9762400f6645379f492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