採訪鄭好好,感覺好好

2024-08-08     鄭州日報

新華社記者 曹奕博

採訪鄭好好是記者職業生涯中最奇妙的體驗——雖然記者的職業生涯倒也不算長。

作為中國體育代表團在巴黎奧運會上年齡最小的參賽選手,鄭好好在11歲的第360天登上奧運會女子碗池的賽場。預賽中她第一滑發揮穩定,但在接下來兩滑中嘗試高難度動作沒能成功,最終以第一滑的63.19分完賽。

當記者趕往混合採訪區時,發現這裡已經擠滿了「蹲」鄭好好的各路同行。說實話,採訪一個11歲的小朋友對記者來說還是頭一回,無從下手之時想起了同事對她的描述——她不光是個小孩,還是個話不驚人語不休的「小孩姐」。記者便決定改變以往的採訪套路,和鄭好好來個鬆弛的「聊到哪算哪」。

「今天的表現很精彩。」記者說。

「還行,還行。」鄭好好笑著接過話來。

「但是滿分10分的話,我只能給自己打3到4分,因為後兩滑失誤了。哎,您等一下,剛剛比賽我手蹭破了。」不等記者發問,開朗的鄭好好邊整理臉頰和手上的傷口,邊自顧自地說了起來,她的思維跳躍速度記者有點跟不上。

「抱歉,您繼續。」

被問到第一次參加奧運會的感受,這個11歲的小孩又瞬間切換成「小大人」,發表起了看似正式、實則搞笑的賽後感言:「很開心,很自豪能代表國家出場,也要感謝我的媽媽,她付出了很多,還有領導那些的……(這是)比較官方的回答。」

在鄭好好眼裡,奧運會是她來「玩」的地方。「(比賽)不會緊張,放輕鬆才會減少失誤。相比我在家樓下滑滑板,奧運會沒什麼太大的區別,這裡就是人多一點。」

齊聚22位世界頂尖滑手的奧運會碗池賽場,給鄭好好「玩」的時間並不多。她在面對一眾更有經驗的滑手時,想要晉級只有八席的決賽,目前還不太現實。比賽之外,鄭好好展現自己的機會只有每個預賽小組的練習時間。

緊張的賽前試滑階段,鄭好好向觀眾展現了她的「鬆弛」。本組其餘5名選手都在練習時,鄭好好卻被身後大螢幕播放的奧運會宣傳片所吸引,過了一陣才回過神來。

因為每位運動員在碗池中試滑的線路、速度不同,且沒有固定的下池順序,選手們通常要在熱身時搶場地。

「我搶到了,但不多。」鄭好好笑著說。和今年6月底在布達佩斯舉行的奧運會資格系列賽一樣,年齡最小、資歷很淺的鄭好好,還不足以和「大孩子」搶場地。但在巴黎,她絲毫不怯場。而同場比賽的滑手也會默契地在幾分鐘里同時讓開場地,讓鄭好好進池熱身。

有意思的是,記者在混採區和鄭好好聊天的同時,來自巴西和加拿大的記者也聚過來認真地錄音,雖然他們聽不懂中文,但顯然已被這個自信開朗、熱愛挑戰,同時又敢於在大舞台上展現自己態度的小姑娘所吸引。

這時候,鄭好好的教練、美國人維恩懷特走了過來,這位僅執教了鄭好好6個月的資深滑手說:「如果用一個詞來形容她,那就是不可思議。」

預賽第18的排名為鄭好好的奧運之旅畫上了句號,剛剛小學畢業的她聊到自己的同學,更加滔滔不絕,臉上洋溢著快樂。

「我們班有個微信群,同學們在裡邊為我加油打氣。看了他們的留言,我特別開心,感覺一點也不緊張。我的閨蜜還把她的微信狀態改成了『祝閨蜜奪得奧運金牌』。」

最後,記者問她會怎麼跟家人朋友講述這段經歷,小姑娘又是語出不凡:「不能表現得太自豪吧,我想想啊……就說抽空去參加了個奧運會吧。」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0454d86dadf052edf48ad7ad622dd3ee.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