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鼠狼盜雞明明遭人恨,眾人咋還不願殲滅它?專家:這麼干要後悔

2022-03-14     安慶大同

原標題:黃鼠狼盜雞明明遭人恨,眾人咋還不願殲滅它?專家:這麼干要後悔

引言

《長爪梵志請問經》中說:「萬物皆有靈,不可妄欺生。縱不入空門,當有向佛心。」一直以來人類需要正視的一個問題,就是人類並非地球的主宰,相對於自然而言只是微不足道的存在,因此對萬物都應該有敬畏之心,不可認為它們任由人類生殺予奪。

提起黃鼠狼這種動物想必大家都不會陌生。「黃鼠狼」只是本土化的叫法,其學名叫做黃鼬,因為逃走時會放臭屁,所以也被稱為臭鼬。黃鼠狼在我國分布地區極廣,西藏、泰國等的高寒地區,或者熱帶地區也能看到黃鼠狼這種動物。

黃鼠狼照片

眾所周知,坊間有句諺語叫:「黃鼠狼給雞拜年——不安好心。」指的是有些比較倒霉的人家養的雞被黃鼠狼偷吃過,因此對黃鼠狼的存在可謂是深惡痛絕,所以對黃鼠狼喊打喊殺,認為說黃鼠狼進家門是吉兆的觀點都是封建迷信。但是,黃鼠狼盜雞明明遭人恨,眾人咋還不願獵捕、殲滅它?

01

事實上,出現人們不殺黃鼠狼的原因,其中之一跟「黃大仙」很有關係。東北有五大仙,其中人們說的「黃大仙」在很多人的認知中正是黃鼠狼化身,所以老一輩人認為黃鼠狼進家門是一種吉兆,也因此黃鼠狼是打不得的。

黃鼠狼偷雞被抓住

首先說說黃大仙這個名稱的由來。真正的黃大仙叫黃初平,在道教中是排的上號的神仙,對於黃大仙的信仰地域分布極廣,至今還有很多海外華人在供奉黃大仙的牌位。那麼,黃初平是否是黃鼠狼的化身呢?答案是否定的。大乘佛教的教義很類似孔子的有教無類,認為不但動物可以成仙,連草木也能成精,因此我們在農村裡常常能見到村民給古樹裹一圈紅布,而且說是某某樹仙,甚至還會在樹旁蓋上一座小廟,在其中供奉樹仙牌位。我國民間受大乘佛教影響極深,因此對於精怪的敬畏也是深入人心。類似黃初平這樣的道教神仙也被安排成了這類化身。

黃初平雕塑

在民間傳說中,黃鼠狼會跳一種很妖嬈的舞蹈,可以迷惑人心,也就是「黃鼠狼給雞拜年」這句諺語的由來。人們認為黃鼠狼有很強的復仇意識,如果將其打死,其親朋好友甚至子孫後代都會前來報復,雖然不會危及人命,但是會給家裡帶來災厄。所謂「只有千日做賊,沒有千日防賊」,如果被記仇的黃鼠狼盯上,就會永不得安寧,因此老人才說黃鼠狼不能殺。當然上述說法只是迷信,聽聽就好。

黃鼠狼給雞拜年雕塑

02

不過,黃鼠狼可以迷惑心志似乎是有科學依據。人們說不能盯著黃鼠狼的眼睛看,否則會受到迷惑。其實是因為黃鼠狼生性膽小,與它對視會被認為是向它挑釁,感到危險,如果是熊瞎子會撲上來把挑釁者撕碎,黃鼠狼就只好逃跑了。逃跑時黃鼠狼會放臭屁,而這臭屁中會含有一些讓人神經錯亂的成分,被人吸入鼻中會感覺神經興奮或意識模糊,給人的感覺就是受到了黃鼠狼的控制。於是黃鼠狼的神通在人們口耳相傳中就越發離譜了。

黃鼠狼抓老鼠照片

不過從人類自身利益出發,黃鼠狼對於人類而言同樣是利大於弊的。黃鼠狼在野外的主食其實是老鼠,如果跑到人類的家中第一選擇依然是捉老鼠吃。據統計,一隻成年黃鼠狼每年能夠吃掉1500到3200隻老鼠,而老鼠對於人類而言危害就相當大了,不但會偷吃家裡的糧食,還會咬壞家裡的家具,鑿開家裡的牆壁。從這一角度來說黃鼠狼對人類的生存生產而言都是有利的。

黃鼠狼照片

可能有人會有顧慮,說黃鼠狼不是還會偷雞吃嗎?實際上,黃鼠狼雖然也不排斥吃雞,但是一般來說這是黃鼠狼餓得不行的情況下的無奈選擇,當食物來源充足時黃鼠狼是不會吃雞的。

綜上所述,就人類自身利益角度出發,一隻黃鼠狼每年可以消滅超過一千隻老鼠,而現如今人們養的貓,無論是寵物貓還是土貓都很少有抓老鼠的了,為此常常讓家裡的老人大發雷霆卻又無可奈何,這麼看來除了不便飼養外黃鼠狼遠比貓有用多了!對此專家也表示,獵捕殲滅黃鼠狼,如果這麼干要後悔。

結語

黃鼠狼已經於2008年被列入世界自然保護聯盟瀕危物種紅色名錄,可見黃鼠狼如今已經到了種族存亡的關頭,如果人類再肆意亂打亂殺甚至捕殺黃鼠狼,那麼導致的後果可能就是黃鼠狼徹底絕種。即使不說黃鼠狼對人類的益處,單說其對生物多樣性和食物鏈的穩定作用就不可小覷,如果絲毫不顧及其他種族的存亡,到人類面臨存亡之際時就會後悔莫及了。

參考資料:

《長爪梵志請問經》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041db86baaa78898fc4965510efcf2df.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