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驚蟄刮北風,從頭另過冬。」今年驚蟄節氣開始後不久,廣州正好就要刮北風。不過這次不見得要「另過冬」,明晚冷空氣帶來的寒冷程度顯然不如2月份,而且降溫過後氣溫很快就回升。
每年的公曆3月5日左右,太陽運行到黃經345°時為驚蟄節氣。此時春雷響動,氣溫回升、土壤解凍,經過冬眠的動物開始出土活動。「蟄」有小動物藏起來的意思,古代人們認為鑽到土裡過冬的動物,是被雷聲震醒又鑽出來活動的,所以叫驚蟄。
驚蟄處於冬春季節交替時期,東亞高空環流發生顯著變化,沿海大槽已明顯減弱,西風帶槽脊尺度減小,移動性明顯。槽脊東移時,北方地區會交替出現移動性高、低壓,影響江淮地區的冷暖氣團比較活躍。受其影響,氣溫變化幅度較大,並會出現初雷雨或連續陰雨。驚蟄節氣人們要注意氣象台對強冷空氣活動的預報,當心冷暖變化,預防感冒等季節性疾病的流行。
一般來說,「驚蟄始雷」只與我國南方部分地區的氣候比較吻合,主要集中在長江中下游等地。
對於廣東來說,中部地區的初雷平均恰好發生在驚蟄前後。廣東北部雖然氣溫比中部低,可是早在雨水節氣就可能出現初雷,這是由於當地多山,在春季空氣的上升運動往往比中部強烈,又容易受到高空南支西風小槽的影響,誘發不穩定天氣。從降水量看,驚蟄與上個節氣接近,平均降水量在35毫米左右。
從廣州來看,常年驚蟄節氣開始氣溫明顯上升,比雨水節氣平均氣溫上升2.2℃,達17.7℃,最高氣溫大多超過20℃,節氣平均最高氣溫達21.6℃。
預計今年驚蟄節氣前半段,我國大部氣溫仍會偏高。據中國天氣網氣象分析師張娟介紹,未來10天,影響我國冷空氣勢力較弱,全國大部地區平均氣溫較常年同期偏高1℃~3℃,其中河北南部、河南、山東、湖北、安徽、江蘇北部、黑龍江北部和東部、新疆西北部等地的部分地區偏高4℃以上。
不過,氣溫也並不是一路向暖,而是在震盪中上升。預計3月5日至6日,中東部大部地區氣溫將自北向南先後下降3℃~8℃,淮河以北地區有4~6級偏北風。但是到下周,中東部大部又將迎來明顯回暖,下周五前後,最高氣溫20℃線最北端將抵達京津冀一帶,屆時中東部很多地方都會迎來今年以來最暖的一天。
廣州3月5日多云為主,早晚有輕霧;3月6日-7日,新一股冷空氣補充,多雲到陰天有小雨,氣溫下降4℃左右。3月8人-9日,廣州晴到多雲,晝夜溫差大,早晚寒涼。3月10日-14日,廣州多云為主,氣溫回升。
文/廣州日報·新花城記者 葉卡斯
圖/廣州日報·新花城記者 楊耀燁
廣州日報·新花城編輯:張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