強國復興有我 | 楚雄州姚安縣:「文藝+普法」擦出新火花

2024-10-31     雲貴高原生活指南

近年來,楚雄州姚安縣充分利用縣內「接地氣」「有土氣」「冒熱氣」的文藝隊伍資源,以「花燈」「梅葛」「壩子腔」等獨具特色且喜聞樂見的民間藝術形式,將普法強基「好聲音」傳播到千家萬戶。

「三個一」普法貼民心。在全縣開展「三個一」(即一個部門掛鉤幫扶聯繫一支文藝隊伍,創作一出部門法律劇目,落實一場基層普法演出任務)法治文藝進村(社區)活動,切實增強普法工作的感染力、吸引力和滲透力。通過掛鉤聯繫民間文藝隊伍開展定期普法活動,讓「誰執法誰普法、誰主管誰普法、誰服務誰普法」的普法理念得到充分彰顯,不斷滿足群眾日益增長的普法需求。全縣57支業餘文藝隊以及非遺傳承人、文藝骨幹1000餘人深入全縣各鄉鎮、村(社區)、小區、學校開展法治文藝巡演160餘場次,受益群眾達15萬人次,取得了良好的法治宣傳效果。

「農戲」促調解效率提升。將法律法規宣傳、身邊的案例等內容以劇目形式展現給群眾,讓群眾在「愛看」「愛聽」的過程中自覺學習法律知識。「八五」普法以來,隨著「農戲」普法進鄉村活動的持續開展,全縣各族群眾的法律意識有了明顯提升,有效減少了「民轉刑」案件發生。

發揮「法律明白人」作用。依託「農戲」演職人員這個群體的優勢開展普法宣傳,同時,在姚安縣「農戲協會」掛牌成立「法律明白人」工作室,將農村文藝隊伍中的退休老黨員、村(社區)調解能手納入全縣百名「法律明白人」重點培訓,各項普法活動中邀請民間文藝隊伍編排普法劇目進行巡演,形成一支獨具特色的「曲藝法律明白人」隊伍,為全縣普法強基工作深入開展起到了積極助推作用。

文章來源法治楚雄

審核丨安浩瑩 劉銘心

編輯丨謝盛梅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013cb9e6ddc8a9ba54c92fb58b865c2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