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援外醫療工作步入新時代

2023-12-11     健康報

原標題:我國援外醫療工作步入新時代

12月8日,國家衛生健康委召開新聞發布會,介紹中國援外醫療隊派遣60周年有關情況。國家衛生健康委國際合作司副司長、一級巡視員何炤華在會上表示,黨的十八大以來,我國構建了全方位、立體式的援外醫療隊工作格局,援外醫療工作步入新時代。

何炤華介紹,十年間,根據有關受援國請求,我國向南太平洋島國、加勒比海地區等的7個國家新增派中國醫療隊,醫療隊年均服務受援國患者已達數百萬人次,並逐年增加。我國與43個國家的48家醫院建立了不同形式的對口合作關係,與有關國家合作建立25個臨床重點專科中心,引入數百項新技術。我國援外醫療從「輸血式」援助轉向可持續「造血式」合作,幫助受援國提升醫療服務能力。

何炤華舉例說,在中國的幫助下,幾內亞中幾友好醫院已初步實現該國患者大病不出國的目標,坦尚尼亞心臟病中心的建立大大減少了該國患者赴海外就醫的需求,桑給巴爾的醫療已進入微創手術時代。同時,我國創新援外醫療模式,開展短期義診,在30多個國家開展實施白內障復明手術「光明行」、開展實施先天性心臟病手術「愛心行」,幫助萬餘名患者解除病痛。

我國還在公共衛生方面與許多國家開展合作。從2014年開始,我國援非抗擊伊波拉疫情,協助多國防控黃熱病、鼠疫、寨卡等疫情,積極支持非洲疾控中心建設,與坦尚尼亞、葛摩等國以及國際組織共同實施瘧疾、血吸蟲病等公共衛生合作項目,為維護全球衛生安全作出貢獻。坦尚尼亞桑給巴爾血吸蟲防控項目使項目地區血吸蟲病的發病率從8.92%下降到0.64%,大大減輕了當地血吸蟲病的負擔,獲得世界衛生組織肯定。

「這些年,援外醫療的量和質不斷提升,實施了很多高水平的手術;同時,通過培訓帶教、巡診義診,幫助當地醫生提高醫療水平,留下了一支『帶不走的醫療隊』。」何炤華說。

何炤華表示,我國將繼續向有需要的發展中國家派遣中國醫療隊,深入推進對口醫院合作,通過派遣短期專家組、臨床帶教、學術交流、遠程指導等多種形式,支持受援國建立重點專科中心;發揮傳統醫藥的獨特作用,不斷促進受援國醫學發展,提升醫療服務能力和水平,加強公共衛生領域的發展和合作,不斷打造援外醫療工作新格局,為落實全球發展倡議提供健康驅動力,為落實全球安全倡議築牢衛生安全防線,為落實全球文明倡議豐富健康內容,更好服務和構建人類衛生健康共同體。

文:健康報記者 楊世嘉

編輯:管仲瑤

校對:楊真宇

審核:徐秉楠 王樂民

喜歡就告訴我們您「在看」

本文經「原本」原創認證,作者健康報社有限公司,點擊「閱讀原文」或訪問yuanben.io查詢【5X6JOC4V】獲取授權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0047e13fdc1576e395cf696f24f37e8f.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