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元恆:企業管理的三個核心要素

2019-11-19     蔡元恆頻道

一個企業想成功,想通過管理獲得良好的績效並且使生產力獲得飛速的發展。通過整體的管理體系,構建核心的競爭力,繞不開這三個核心要素:

1、目標的設定

很多企業無論是短期的年終目標,還是長遠的戰略目標,很多情況下都是董事長自己拍腦門來決定。特別是每一年的年度目標,員工在不知情的情況下,就由高層下達給下面的員工。有時候目標不符合實際情況,員工也不知道能不能達到,這樣的話目標就變成空話。

目標管理的前提是如何與員工達成一致。如果沒有人相信,這些目標就不可能實現,那員工的工作積極性也就被大大降低。

所以目標管理首先是要分析我們的數據,總結過去,分析未來,通過過去、現在和未來的結合,與企業的員工探討、交流、分享,然後達成一致的行動策略,這樣才能保證目標管理的實現。

2、績效管理

績效考核的目的不是為了對員工進行獎勵或懲罰,而是想通過績效考核來激勵員工的積極性,獲得員工更多的貢獻價值。

實際上,績效考核根本不是為了考員工是否有積極性,或者是否達成工作目標,而是為了反映企業的戰略是否能真正落地,更多是從企業長期發展戰略規劃的角度來看,績效考核到底是怎麼實現公司的具體戰略方針的。所以如果把這些考核看成是對員工的一種約束,一種激勵的話,那這就大錯特錯了。

我們說管理就是為了讓員工儘可能的不犯錯,通過績效考核,通過路徑的設計、流程的銜接,讓標準化的操作過程,變得更加的有效率、有效果。

績效考核的核心根本不是為了所謂的獎懲,而是為了找到員工在工作中有哪些可以提升的地方,然後根據這些來匹配企業的培訓機制、培養機制和戰略調整的機制。

3、過程管理

考核的結果是用來衡量和檢驗的,只有過程才可以被管理。很多企業都在談目標管理、績效管理,可是很多人卻忽略了所謂的過程管理,因為沒有過程就沒有結果。

企業招聘很多的中層管理者,他們的作用更多的是來幫我們實現所有過程的管控,通過過程的管理,最後達到企業想要實現的目標,然後再對目標進行考核,對責任、權利、義務和利益進行合理分配。這樣才能實現企業戰略規劃所要發展的目標。

一般情況下,打破制度的人首先是我們的管理幹部,因為員工是沒有什麼權利打破公司制度和體系的。很多的管理者站在高高的位置,把資源和權力都放在自己手上,但他又離市場消費者最遠。

所以過程管理中,管理者不要高高在上,要更好得貼近消費者,更合得地對員工的工作進行責任分配,更好得配置資源、利用資源。

只有良好的過程管理,才能達到最終想要的結果。

所以企業管理離不開目標、績效、過程管理這三個要素,只有將這三個要素結合起來,才能有效地去管理企業,實現企業想要達到的目標。

本文來源:公眾號 @蔡元恆頻道,作者蔡元恆,精益化管理、轉型升級實踐專家;北京企業管理諮詢協會副會長;北京大學總裁班特邀講師;北大博雅智庫特聘精益化管理專家;專注於企業精益化管理知識與實踐的分享和傳播,與你共同進步。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NSfhW4BMH2_cNUgMa-Y.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