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為心理學研究:這四種性格的人,更容易成功

2020-06-11     第一心理

原標題:行為心理學研究:這四種性格的人,更容易成功

每天耕耘最有趣、最實用的心理學

心理學家對性格的定義為:性格是一種與社會相關最密切的人格特徵,在性格中包含有許多社會道德的含義。

性格主要體現在對自己、對別人、對事物的態度和所採取的言行上。性格表現了人們對現實和周圍世界的態度,並表現在他的行為舉止中。

性格是在社會生活中逐漸形成的,但心理學研究發現,性格也受先天影響。

羅和富爾頓(Rowe&Fulton,1979)研究發現,腦損傷或腦病變對人的性格有影響:

一個額葉受損的人,性格會發生明顯的變化,病人變得動靜無常,有時粗魯愛說下流話,缺少對旁人的尊敬。很難約束自己的行為力。

心理學家在對大量人類行為心理進行研究後發現,那些較為成功的人都有著相似的性格特徵,大致分為以下四種類型。

  • A型——獨立型

A型人有著強烈的情緒體驗,他們心直口快,口無遮攔,在與人交往中不喜歡拐彎抹角,更傾向於直接表達自己的想法。

同時他們精力旺盛,爭強好鬥,有著強烈的時間觀念。

在面對新的事物時候,他們感到新奇、興奮想迫不及待的去接觸。在辦事中他們行動敏捷,很快能將任務完成好,但是這類人容易魯莽冒失,容易不慎做出錯誤的事情。

很多人將A型的人稱之為「工作狂」,因為他們熱衷於事業,將生命大多數時間投身於事業之中。

因為本身具來的天性讓他們無法做到全身性的放鬆,即使在休息的時間他們也會考慮工作。

但是A型性格的人也有著明顯的缺點:他們討厭等待,對他人忍耐度低。

在他人講話時很容易會直接打斷別人。由於過於獨立的性格,他們很難考慮到他人的感受,所以容易被周圍的人所孤立。

  • B型——樂觀型

樂觀型的人情感豐富,思維敏捷,但不求甚解。

對於生活他們更是鎮定自若,不對過去的事情執著,也不焦慮未來沒有發生的事情。面對巨大的壓力他們感到從容,生活處於相對輕鬆自在的狀態。

在人際交往中他們熱情大方,善於與他人成為朋友。

因為他們的淡定從容與不拘小節讓他們獲得了很多段友誼。

這種輕鬆的心態會讓他們心理狀態得到很好的發展。

但樂觀型有著缺點是,對一件事缺乏耐心和毅力,更傾向於隨遇而安。他們穩定性差,容易見異思遷。

  • C型——內向型

內向型的人情緒平穩,從外表來看不善言辭,但其實他們思維靈活,考慮問題細緻而周到。

C型性格的人主動性較差,很難主動與他人交往,害怕與他人打交道。所以大多數時間都沉溺於他們自己的世界中。

他們不喜歡冒險,更喜歡沉穩踏踏實實的生活。內剛外柔通常用於形容他們。

正是因為C型的人思慮周全,在工作中他們會更加慢慢透徹地了解問題所在,在遇到困難時,也能細緻的做出決定。

正是因為他們的思想高度較常人更為深刻,所以他們能更好的完成工作。

  • D型——經驗型

經驗型的人習慣總結經驗,在做事情方面也更喜歡跟著他人的腳步走,害怕創新與冒險。

他們習慣將生活前進的方向掌握在自己手中。但同時,他們缺乏一定的責任感,如果與他人合作導致失敗,他們會將首要責任推向給他人。

D型的人多半缺乏安全感,同時缺乏自信。對自我的較低價值感讓他們對生活充滿了憂慮,因此他們的心理狀況不容樂觀。

有研究表明,約有20%的人是D型性格。

德國心理學家斯普蘭格(E.Spranger,1928)從價值觀的角度出發,依據人類社會文化的六種形態也將人分為了六種性格類型。

它們分別是:經濟型、理論型、審美型、權力型,社會型與宗教型。

經濟型的人注重實效,其生活目的是追求利潤和獲得財富。

理論型的人是能客觀冷靜的觀察事物,力圖探索事物本質。

審美型的人充滿想像力,追求美感,對現實生活不太關注。

權力型的人更傾向於意識與權利的享受,他們以得到某種權利和地位為目標。

社會型的人關心他人,奉獻社會,助人為樂。

而宗教型的人信奉宗教,相信神的存在,把信仰視為人生的最高價值。

即使大致相同,每個人都有著獨一無二的性格特徵,每個人都具有成功者的潛力。

- The End -

作者 | 神奇小小

第一心理主筆團 | 一群喜歡仰望星空的年輕人

參考資料:《Cognitive Psychology》

微信公眾號:第一心理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9qKpHIBfGB4SiUw-GYv.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