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代社會很少再會發生朱鎖鎖那樣的傳奇,而且如今的女孩子也不再需要那樣的傳奇。
——遇言姐
如果你年輕的時候愛過亦舒,你會一輩子愛亦舒;
如果你曾經艷羨過亦舒女郎,你會一直想念白襯衫和卡其褲。
但是有一天,你會發現師太她老人家已經74歲了, 而我們亦不是流金歲月里的少年少女。
上一部《流金歲月》,是1988年的電影版。片子跟成書時間接近,張曼玉、鍾楚紅和角色是同一代人
如今,社會環境、職場生態、價值取向、性別話題,都有巨變。
所以,亦舒小說要影視化——
要麼,找一個張婉婷那樣對舊時代香港特別著迷的導演,全盤復古。
要麼,乾脆重新寫一個故事,只保留一點人物關係。
就像是 《我的前半生》,還有正在播出的 《流金歲月》。
《流金歲月》的豆瓣評分還不錯,遇言姐昨天一口氣刷了十幾集
蔣南孫和朱鎖鎖,出生在50年代末期,到如今已經60歲了,是媽媽輩的人。
小說從兩個姑娘的17歲寫到27歲,間中,股票與房市的起落跟中英關係有關。
書的結尾,鎖鎖離開豪門,再嫁澳大利亞。
南孫帶著朱鎖鎖的女兒,決定跟男友王永正結婚。
10年的時間線其實並不長,但是以前的女孩子成熟得早。
加上鎖鎖男友不斷,南孫經歷家門巨變,是以給人滄海桑田紅顏不再的感覺。
就來說說原著和電視劇的幾點結構性改變——
第一:女主角的年齡長了10歲。
以前的女孩子很早就進入社會了。
早年的香港小姐評選,18歲的少女已經性感嫵媚。
在人前表演訝異和驚喜信手拈來,更深諳如何撒嬌討得男觀眾歡心。
小說中,朱鎖鎖中五(高二)畢業即開始工作,20齣頭已經是歷盡千帆的江湖客。
電影版中,張曼玉和鍾楚紅都是23歲上下,看起來比同樣年紀的關曉彤成熟。
以前女性的年齡焦慮更嚴重,30歲已經是黃金時代的盡頭。
是以,在小說結尾,27歲的南孫會對鎖鎖說: 「我們老了,怎麼再從頭走,已經沒有力氣。」
這話放到2021年簡直矯情,27歲才哪兒到哪兒啊,都還是少女呢。
倪妮和劉詩詩都是32歲,一個在原著中令朱鎖鎖深感恐懼的 「年年貶值」的黑洞年紀。
然而如今社會已經大不同。
現代年輕人整體晚熟10年,研究生畢業已經25、6歲,30齣頭都還是萌新小朋友呢。
30幾歲的演員飾演初出社會的角色倒也沒有十分違和。
窮人的孩子早當家,富裕家庭和富裕社會出身的孩子,則普遍age delay。
年輕人有資格晚熟,應該算是件好事吧。
亦舒師太或許想不到,有一日,蔣南孫和朱鎖鎖會由30+的女演員來出演
第二:朱鎖鎖的撈女標籤洗掉了。
雙主角中,蔣南孫這個角色最接近現代女孩。
獨生女兒,父母疼愛,自力更生,大學畢業後工作,跟初戀男友分手,職場上略有成就,27歲遇良人結婚。
無論在哪個時代,都有這樣的女孩。
朱鎖鎖的發展線比較難處理,因為如今不存在這樣的傳奇。
小說中,17歲的朱鎖鎖從小公司文員做起。
秘書、銷售、買手、空姐,工作每3個月一換,兼職去夜總會陪舞。
工作9個月買下自己的公寓,19歲攀附上祖父輩的地產商,23歲擒獲航運業家族富二代。
利劍出鞘充滿攻擊性,是混社會的九段高手,年輕美貌堪比原子彈。
但是,在人變得更精明的網際網路時代,這種古早的路數比較難以走通,而且拍出來也會顯得太駭人了。
所以,倪妮飾演的朱鎖鎖,削弱了不堪的一面,修改為有點逗比、有點迷瞪的女神。
還有另外兩個抓馬人設的范秘書、楊經理,配合她一起作。
至於朱鎖鎖大筆錢財的來源,編劇安排成房屋銷售的提成。
如果照著原著來演,是要被觀眾罵死的。
電視劇中,陳道明飾演的地產商,也不像是倪妮的金主,更像一個有錢有閒愛指點年輕人的長輩-這種長輩,遇言姐在生活中還真見過不少,不知道兩個人談戀愛這段要怎麼表現呢?
而蔣南孫這個白蓮花角色,在小說中也不是吃素的。
在大學裡求系主任為自己出頭,會溫情含蓄別有用心地招呼人:「我來看看你。」
事後,她寬慰自己: 「有幾個女子,一生中未曾用一個笑一個眼神換取自己想要的東西?」
但是,劉詩詩飾演的南孫完全沒有這一面, 又正又硬,從來沒有想過給自己搞點性別紅利。
第三:現代的朱鎖鎖不需要豪門傳奇。
雖然有撈女的嫌疑,但朱鎖鎖這個角色並不讓人討厭。
伊人出身令人同情,又與南孫情誼真摯,對有恩於自己的人皆心存感激,哪怕這點關懷並不是全心全意。
朱鎖鎖搬出舅舅家後,一直想著還上父親欠下的生活費,惦記著表哥和舅母對自己的好處。
最窘迫的時候,鎖鎖在南孫家住過半年,後來南孫家中遭遇巨變,往日親友忙著撇清之際,唯有朱鎖鎖出手幫一把。
僅憑知恩圖報不忘舊情這一點,也是很難讓人反感後來的她。
電視劇中說朱鎖鎖不愛讀書。
但在小說中,朱鎖鎖是個優等生,天生好記性,勤勉又細心,成績比蔣南孫還好。
之所以輟學打工,是因為沒得選擇。
後來鎖鎖習慣了靠美色度日,積重難返、令人唏噓。
以前,貧窮而美貌的少女想要翻身,除了嫁入豪門沒有其它辦法。
如今網際網路時代沒有寶珠蒙塵這回事。
才華和顏值不會被埋沒,還會被放大。
朱鎖鎖這樣的女孩子,不再需要豪門的加持,有的是辦法活得很好。
雖然電視劇《流金歲月》重新寫了一個故事,但遇言姐這個曾經的師奶粉還是能挑出一些向原著致敬的鏡頭。
比如,倪妮住在弄堂,窗外是一堵牆。
原著中是這樣寫的——
「鎖鎖的房間有隻窗,鐵枝已被無數隻孩子的手摩挲得烏黑髮亮,隔一條巷子,對面是麵包店 的作坊。」
倪妮出現在餐館的時候,店裡所有人都盯著她看,是對應原著中的這一段——
「鎖鎖出現時日本館子裡每個人都眼前一亮。南孫只覺得她渾身閃爍奪目,皮膚中似揉了寶石粉,頓時忘了呆坐二十分鐘的事。」
倪妮向劉詩詩訴說自己在舅舅家的待遇,全文照搬了原著中的話——
「初搬到他們處,才八歲,一夜他們闔家去吃喜酒,剩下我一個人,每間房間都下了鎖才走,連大門都鎖幾重,南孫,那夜倘若有一場大火,你就不會認識朱鎖鎖。」
劉詩詩狠下心來反擊來問罪的男友——
「既然沒有損失,何必那麼激動?」
也是書中原話化來。
而倪妮打趣別人的時候會說——
「您有顆金子般的心。」
這是亦舒常用的比喻。
其中,最貼合原著氣質的,還數 袁泉演的小姨。
消瘦、冷靜、神秘、有錢,上了點年紀但依然風姿綽約,真真是魂穿過來的亦舒女郎。
袁泉一出場,遇言姐的眼睛裡也是看不到其他人了。
亦舒的故事中, 總有這樣有故事的獨身女人。
姿態瀟洒、品味高絕、行蹤不定、自給自足,令初出茅廬的少女們十分嚮往。
袁泉是出現在兩部亦舒劇中的配角,但她更接近大家心目中的亦舒女郎
《流金歲月》的小說和電視劇差了32年,最令遇言姐感慨的是女性境遇的不同。
32年前的香港是製造業的時代。
南孫和鎖鎖都是從成衣公司的文員做起。
而如今,令人羨慕的精英女性都是專業技術人才。
以前,大家對華僑有濾鏡。
南孫小姨在倫敦西區開一家店,賣賣東方小玩意,被少女視為榜樣。
如今看來,這個身份非常普通。
小姨曾經用羨慕的語氣對南孫和鎖鎖說——
「你們這一代,真是占盡天時地利人和,只要依著黃磚路走,很容易到達目的地。」
而我們這一代,又比南孫和鎖鎖更幸運一點。
亦舒的作品之所以很難改編,也是因為——
現代社會很少再會發生朱鎖鎖那樣的傳奇,而且如今的女孩子也不再需要那樣的傳奇。
像李嘉欣、章小蕙那樣的香艷傳奇,只適合徒留一個背影,午夜夢回。
當代女性各自憑藉一雙手一雙足打造屬於自己的傳奇。
不必濃墨重彩、滿城風雨,已經值得稱賞,可歌可泣。
本文圖片均來自網絡
-END-
學習席越老師《18招即學即用的鑽石影響力》課程,讓你收穫的不僅僅是知識點乾貨,更有藉助打造影響力而變現的萬種可能。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tw/zlpL3XYBur8RWXSAYhYg.html